哲思經典文章

  哲學思想是一門偉大的學問,是值得每個人去研究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價值的真諦

  某個角落的壁畫、某個石階的缺損,他們甚至可以循著千百年前在那宮廷中發生的爭鬥,見到大理石上濺染的血跡。

  於是,古蹟變得更生動更有情了;那遊覽變得更深刻更有趣了。至於那些自己逛的人,只見東一片廢墟、西一座殘像,逛完義大利的每個古競技場,印象幾乎完全一樣。

  無論古蹟、名勝或博物館,都像人。

  你不認識他,他就是個人,大不了是長得特殊的人。但是當你認識他之後,他則由陌生人成為你的朋友,成為一個活生生、令你瞭解與同情的“有情人”。

  什麼是價值

  畢加索生前在一張報紙空白處畫的速寫,居然拍賣到十幾萬美金。

  “這速寫不過草草幾筆,根本沒什麼藝術價值。”有評論家說,“有的話,只是市場價值。”

  20世紀10年代的中國,政經混亂、通貨膨脹,百元當十元用,千元當百元用,買個雞蛋也要上萬元。“這錢還有什麼錢的價值?”有人罵,“它還不如紙的價值。”

  一張古畫,今天人人都想收藏,它可能是無價之寶;明天,有人鑑定它是贗品,它有可能不值幾文。

  一個公司的股票,今天大家都想買,它可能大漲。明天財報出來,顯示前景不佳,又可能一落千丈。

  一國的貨幣,今天它的國力強,人人搶著持有,匯率可能一直攀升;明天出了泡沫經濟,它又可能大幅貶值。

  價值是它在人們心中的分量。大家都看好它、欣賞它、希望持有它,它就有價值。

  這世間的東西,哪樣東西能永遠不變呢?流行會退潮、股市能甭盤、幣值能狂瀉。也就因此,許多投資人突然間一無所有,跳樓自殺。

  他們錯了啊!他們忘了有一樣價值,可以由他們自己決定,那就是“生命的價值”。只要有信心、肯努力、認定自己能東山再起,生命的價值就能維持在最高點。

  當你失去所有身外的價值時,別忘了你還有生命的價值;當你費盡力量,提升財產的價值,卻失敗的時候,別忘了還有一樣絕對操之在你的東西——生命的價值。

  印度佛教復興之父安貝卡說得好:“即使你窮得只剩一件衣服,你也應該把它洗得乾乾淨淨,讓自己穿起來,有一種尊嚴。”

  ***文/劉墉***

  :別虧了人生的本

  遇到一個剛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的年輕人。

  “真不簡單,”我讚美他,“拿到MIT的博士,你可以好好施展抱負了。”

  “對,我是得趕快加油,要不然就虧大了。”

  “虧大了?”我不太懂他的話。

  “是啊!”他笑笑,“你算算,我今年28歲,前面從出生、學坐、學爬、學走路、學說話、小學、中學、大學,到今天拿到學位,我用了28年啊,我也消耗了我父母和社會的資源28年啊!可是算算下面還有多少年?像我們這種搞尖端科技的,如果不一直努力,只怕能工作的時間還不到28年,等我56歲,早落伍了。”

  “可不是嗎?我算算,原來求學的報酬是相當有限的。拿這位博士來算,他學1年只相當於以後用1年,學1小時,也只有用1小時的報酬率,怪不得他說——“我得趕快起跑,畢業的那一刻,就是我起跑的那一刻,在今後的28年,我要好好利用過去的28年才能扯平,我的人生也才能不虧本哪!”

  :誰也不能擁有世界

  兒子要一隻瓶子,我沒給。他就大哭,任何人都哄不乖。半個小時後,他的哭聲停了,第一句話還是:“瓶子。”

  我說:“瓶子已經扔了。”他又哭了。母親站在一邊說:“他才兩歲,再哄哄他吧。”

  於是,我給他講了許多謊言,譬如瓶子像水一樣蒸發了、被我吃下去了等等。

  兒子說:“瓶子,我要。”我所做的一切都白搭。

  成熟與非成熟的界限據說是妥協,一個人什麼時候知道有所放棄,他就長大了。

  人之初,所有的慾望都像野地裡的草一樣沒遮沒擋的生長,因為不知天高地厚,他們希望把天上的月亮也摘下來玩。

  一個暴君的慾望遠沒有一個孩子那樣龐大,每個孩子的慾望都會讓任何暴君自殘形穢。

  我們為什麼教育孩子?很大程度上就是讓孩子不要貪得無厭,但又要保持他們必要的虛榮和慾望。

  我帶兒子到街上玩,街上很熱,兒子讓我攔過往的車回家,我告訴他這是別人的車,爸爸不能攔。兒子看到快餐店的門口有他愛吃的小籠包,他伸手要拿,我說:“這是別人的,如果要,只能用錢來買。”

  我的外甥七歲那年拿了別人水果攤上的一顆楊梅,他的姐姐回家告訴了我姐。

  我姐訓了他一頓,外甥哭道:“我只是拿了一顆呀,而且半顆已經爛了的呀。”

  我姐說:“一顆也不行,除非你自己賺錢去買。”

  現在,外甥對我說:“我以後要賺很多錢,我想開一家水果店,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他仍然有慾望,但是這個慾望已經有了前提,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實現。

  我們對孩子所做的,有時候,就是想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不是我們的,我們只擁有其中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且還要付出足夠大的代價才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