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有哲理的經典文章

  每一篇關於都能教會我們很多人生道理,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不抬起頭 又怎能離天空更近

  作者:派大欣

  在我看來,人的一生,無非大多是在笑笑別人而又笑笑自己中度過。如果在私下暗自地嘲笑別人兩句,能帶給自己一絲虛偽的滿足感,那麼我倒自私地覺得挺不錯。可我終究還是沒能搞懂,給自己的嘲笑,算作何?

  我有這麼一個朋友,很久之前,我們還在上學。他總覺得自己很棒,有很多的女孩成天圍在他身邊,自然而然,我們每天有吃不完的早餐,有喝不完的飲料。直到有一天,一個天仙似得女孩出現在隔壁班,然後他變了。他不再享受著那些熱氣騰騰的愛心早餐,大家也看不見那個從球場回來,大汗淋漓喝著“免費”飲料站在教室門口吹風的他,他不再是那個不羈放縱的他,但是一切還是原來的一切,除了隔壁那個女孩。

  日曆莫名其妙地就那樣一篇篇翻著,終於有一天,在我們常去的酒吧,他喝醉了。然後他咬字不清地傾吐著所有的一切,關於那個女孩,我沒有打斷他,當然我也插不上哪怕一字。本以為以他的性格說不出的話,卻有氣無力地飄到耳邊。他把自己貶低地一無是處,根本看不到了從前的自信,從前的那個傲嬌的少年。他總感慨那個女孩多麼完美以及自己多麼的一無是處,和她相提自己連自卑都算不上。

  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個蒼白的日夜,他們都開始了各自的生活。終於還是有一天,靠著酒精的麻痺還有幾許尼古丁的慫恿,他向她道出了悶在心口不知多少年的,快被時間磨滅的心裡話。那一晚聽說女孩哭了,可QQ上,只是回覆了簡單的幾個字“你不抬起頭,所以也沒看見我愛慕的眼睛”。可是那段曾經,卻再也回不去了。

  倘若連自己都覺得卑微,都覺得自己是個loser,那麼你就輸給了人生,徹徹底底。也許上帝開啟一扇窗,所期望的,是讓你抬頭看看那片別人所擁有不了的,如夢如幻的雲彩。可偏偏不曾想,你看到的,是那窗子下面,那株剛剛開了花的野草。

  唯有抬頭才能遠眺,才會看到那萬丈的光輝;才會看到那精彩的遠方。那又豈是低頭所能及的那些花花草草所能替代的雄偉。或許只有感受過的人才會心有所想,如同我們這般凡夫俗子,所體會不了而又無比憧憬的慰藉。不過話這麼說,倘若一天你真的能有這般感同身受,我不會相信你還是那般碌碌無為,那般憤世嫉俗,還自豪地感嘆著事與願違。

  古言,“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你低頭感慨自己沒有一雙漂亮鞋子的時候,卻又不曾發現遠處褲管空空卻笑聲甜如天籟的孩童。

  或許只在輕微的抬頭間, 你會看見世界並非那般無可奈何,在不遠的前方,還有一抹刺眼的光亮。

  古有李白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雄心,又有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的壯志。我亦渴望有那一天,立於山尖,那種登峰頂而小天下的巨集偉;渴望有那一天,那種站於浪端,萬流歸於海的磅礴。

  暗歸暗,灰隨灰,假若目光上揚,那又怎懼感傷。

  終究一天,在飽受這個殘忍社會的剝蝕之下,你會異常無畏地站直身子,仰起頭顱,你也才會發現,那不可企及的天空,就在上方。

  :別讓自己一直停留在“舒適區”!

  作者:別吵我煩著呢

  家裡開的淨水器店一直想招個女業務員,工作挺簡單,大部分時間留在店裡做下內勤,招待上門的客戶,只有店裡出去做大型活動時偶爾需要幫下忙。我們給出的底薪不算低,加上最低的業務提成,也比當地平均水平高一些,每天工作八小時,時間比較彈性,相對自由。但是快一年了,一個都沒招上。中間有幾個女孩來試過一兩天,很快就表示勝任不了。

  一個在本地一家食品公司負責招聘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的車間工人工作時間長,每天三班倒,很多時候還要上夜班,工資也就是當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前來應聘的女生應接不暇,我百思不得其解。

  朋友微微一笑:做你們這行業的需要學習一些專業的理論知識並且需要不斷學習,每月有最低的銷售任務,現在有些人寧願選擇工資低點、很機械的工作,也不願做需要很多腦力和能力不斷去學習的工作。

  哪個工作是事少錢多離家近?幾乎任何一個工作要想做出一點成績,都需要付出一番努力。

  你說老師們清閒,那是你沒看到他們早讀晚自習的辛苦;你說老闆們有錢瀟灑,你是沒看到他們創業打拼時的壓力;你說很多銷售行業薪水高,你是沒看到他們來回奔波的各種艱辛。

  待在公司前臺只能接個電話的姑娘,只能拿其相對應的薪水,如果想要突破,必須打破你所設定的“舒適區”,找到目標,讓自己為難,讓自己沒那麼舒服,讓自己堅持下去。

  同學L和M讀書時都是胖子,一米八幾的個子,200斤左右的體重,被譽為班裡“左右兩大護法”。臨畢業時,看到L的新QQ簽名:“打破舒適的狀態,要麼瘦,要麼死。”大家為此還起鬨,打賭他肯定像之前的無數次一樣在減肥的道路上當一個“逃兵”。

  畢業後的第三年,我們幾個留在本省的同學有一個小聚會。那天因為堵車,我到聚會地點的時間有點晚,剛推門進去,好友格子將一個高高瘦瘦的帥哥推到我面前。我仔細端詳一番,哇哦,是那個左護法L,目測現在的他最多也就140斤左右,以前圓圓的胖臉現在變得線條清晰,輪廓分明。

  那天的L自帶光環,儼然是聚會的核心人物。酒過三巡後,他說出了自己堅持減肥健身的動力。

  打破舒適度是件很難的事。當初的L擔心自己會半途而廢,直接應聘去了健身房工作,做年卡推銷員。他每天跟著那些健身教練們一起練,拒絕數不清的美食誘惑,流了數不清的汗水,終於在兩年後迎來了自己的完美逆襲。

  但舒適區也就那麼一回事,以前覺得離開那些琳琅滿目的美食會死,結果依然活得很健康。以前信奉能坐著絕對不站著、能躺著絕對不坐著,結果現在依然過得很痛快。身體的適應能力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強得多。

  L那天說的話我深有體會。健身是條不舒適的路,相比風雨無阻去健身房報到,待在家裡隨心所欲該吃吃該喝喝容易得多。但當舒適成為一種習慣,再打破習慣推倒重來會更加困難,不如試著不讓身體處於“舒適”的狀態,也許你會發現,離開舒適區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

  人類本身就是一種趨利避害的生物,經常聽說“懶癌晚期” 、“拖延症” 等名詞,說白了就是懶和拖延可以讓我們身心愉悅,我們暫時不想打破目前的境況。就像一個衣食無憂的富家女突然被要求週末去勤工儉學,像一個天天窩在宿舍打遊戲的宅男被要求不分晝夜地去學習考試,還像一個天天必須按時上下班的人被要求連軸加班很多天。

  朋友A這麼多年來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週末在家睡覺追劇,天王老子叫她也不出去。但是當她換了喜歡的記者工作後,週末不是在採訪的路上就是在沒日沒夜寫稿子,每次見她還總是一副打了雞血的樣子。我問她原因,她說走出固定的模式,戰勝自己的感覺真的是精彩絕倫。她發現自己好像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弱,能力那麼差,長久舒適的生活讓本該朝氣蓬勃的她逐漸在“溫水煮青蛙”式的生活方式裡迷失了自己。

  所以,你還準備待在你設定的“舒適區”裡巍然不動嗎?也許當你下決心走出“舒適區”,去做你早想做卻遲遲沒做的事情,未來的那個你會感謝今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