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風光攝影技巧

  在數碼風光攝影中,逆光拍攝是一種既有一定的拍攝難度而又可產生獨特藝術效果的攝影手法。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第一點

  曝光時要以拍攝主體的曝光量為依據,其餘在所不計。如拍攝日出或晚霞時就應以天空或太陽的曝光值為主要依據。

  第二點

  逆光拍攝花卉、植物、人物、動物等輪廓清晰、質感透明的景物時,應選擇較暗的背景予以反襯,曝光時以高光部位為測光依據,以造成較強的光比反差,強化逆光光效,達到輪廓清晰,突現主體的藝術效果。

  第三點

  拍攝剪影效果時,應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為曝光依據。

  第四點

  由於逆光拍攝時,相機對著強光源,要注意眩光的影響。儘量使用遮光罩或用手、帽子、紙板等在鏡頭前遮擋,或者調整拍攝角度以防止眩光產生。最常用的逆光拍攝效果有兩種:一是剪影效果,二是“輪廓光”效果。以下就是在同一時間、地點、題材採用不同拍攝手法而產生截然不同效果的逆光照片。

  增強被攝體的質感

  在拍攝透明或半透明的物體,如花卉、植物枝葉等,逆光為最佳光線。因為,一方面逆光照射使透光物體的色明度和飽和度都能得到提高,使順光光照下平淡無味的透明或半透明物體呈現出美麗的光澤和較好的透明感;另一方面,使同一畫面中的透光物體與不透光物體之間亮度差明顯拉大,明暗相對,大大增強了畫面的藝術效果。

  增強氛圍的渲染性

  風光攝影中的早晨和傍晚,採用低角度、大逆光的光影造型手段,逆射的光線會勾畫出紅霞如染、雲海蒸騰,山巒、村落、林木如墨,如果再加上薄霧、輕舟、飛鳥,相互襯托起來,在視覺和心靈上就會引發出深深的共鳴,使作品的內涵更深,意境更高,韻味更濃。

  增強視覺衝擊力

  在逆光拍攝中,由於暗部比例增大,相當部分細節被陰影所掩蓋,被攝體以簡潔的線條或很少的受光面積突現在畫面之中,這種大光比、高反差給入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從而產生較強的藝術造型效果。

  具體地說,首先,它能使背景處於背光之下,曝光不足,使背景得到淨化,從而獲得突出主體的效果;其次,它能生動地勾勒出被攝體清晰的輪廓線,使主體與背景分離,突現被攝體外形起伏和線條,強化被攝體的主體感;再次,它能深入地刻畫人物性格,由於整個畫面受光面積小,面部與身體的大部分處於陰影之中,形成以深色為主的濃重低調畫面,有助於表現人物深沉、含蓄、肅穆或憂鬱的性格。同時,由於影調反差對比度較大,明暗光線佈局強烈,既可使人物面部的某些欠缺藉助強光加以沖淡,又可利用背光的暗影予以隱匿,以取得揚長避短之效。

  增強畫面的縱深感

  特別是早晨或傍晚在逆光下拍攝,由於空氣中介質狀況的不同,使色彩構成發生了遠近不同的變化:前景暗,背景亮;前景色彩飽和度高,背景色彩飽和度低,從而造成整個畫面由遠及近,色彩由淡而濃,由亮而暗,形成了微妙的空間縱深感。

  風光人像攝影技巧

  吸引人的景物

  構圖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找一個吸引人的景物。攝影不是簡單地拿起照相機按快門,在按下快門之前,你要問自己,這個景物有什麼吸引你的地方?是顏色?雲彩?倒影?還是落日?確定了主體後,下一步就是怎麼去表現它了。通常,主體要有足夠的尺寸,才能引人注目。主體太小,就不成為主體,這時候就要用長點的焦距,或後期剪裁來處理了。

  避免居中

  初學攝影的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最吸引人的景物放在正中間。的確,在正中間的景物是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的,但是,一張好的照片應該是在吸引讀者的目光後,能夠引導讀者的目光到其他地方去的。如果,吸引人的物體放在正中間,很容易只讓人專注在那個物體上,而令畫面變得呆板。同時,儘量不要把水平線放在畫面的正中間,因為那樣的話容易導致主次不明顯,不知道重點是要表達天空還是地面。但有時候在天空和地面同樣重要時,我也會把水平線放在中間。

  構圖三分法則

  既然要避免居中,就要知道所謂的“三分法則”***rule of the thirds***,也稱“黃金分割”,“九格宮”……“三分法則”是構圖的基本的規則,意思是:把畫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畫兩條水平線,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畫兩條垂直線,然後把景物儘量放在交點的位置上。如圖:

  前景

  因為我們有兩個眼睛,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三維,但照片是兩維的,要在兩維的照片裡表達出三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的大腦告訴我們:大的物體是比較近的,小的物體是比較遠的,所以,通過物體大小在照片裡的對比,就可以讓人感覺出距離。在攝影的世界裡,長焦拍攝效果是把景物“壓縮”在一起,而廣角的效果則是縮小了遠處的景物,讓人產生距離感。所以,在這種場合,我們一般使用廣角鏡頭。

  簡單

  有人說攝影是“減法”,就是說畫面上跟主題無關的物體最好全部去掉,越簡單就越好。我同意這個觀點,特別是對初學者,構圖更是應該從簡單開始。

  匯入線

  “匯入線”顧名思義就是帶領讀者的目光進入畫面的路徑,匯入線是一條小徑,一條小橋,一條小河……或任何匯入畫面的物體。通常,匯入線應該引導讀者到畫面最吸引人的地方,應該儘量避免引導讀者出去了畫面外面。匯入線是畫面的一部分,所以匯入線本身也應該是吸引人的,而且應該和畫面其他部分很協調的。

  天空

  在風景攝影裡,天空是很重要的部分,很多時候天空是構圖的主要部分,而自然界的很多自然想象的美就足以讓人震撼。所以,好的攝影愛好者,應該要時常留意天氣的變化,這樣就會總結到一些自然的規律,例如雨後的晚霞是最漂亮的,雨後如果出太陽,你就會見到彩虹等等……

  紋理

  世間萬物都有紋理,美麗的紋理很容易能把人吸引,每講到美麗的紋理,總讓我想起沙漠的紋理,可惜我還沒有機會到沙漠拍攝。

  負空間***negative space***

  負空間是什麼?簡單來說,負空間就是物體之間的空間,負空間在攝影裡通常是表現孤立的一種手法。

  參照物

  單憑照片裡的景物,有時候我們很難判斷物體實際的大小,而通過我們熟悉的參照物,對比後我們就能“感覺”到景物的大小了。這種參照物通常用來表大自然的雄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