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書讀後感

  你看過哪些青春勵志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後感

  看完了安東尼·羅賓的《喚醒心中的巨人》後, 終於明白了,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無外乎兩個目的:逃避痛苦和追求快樂。

  然而,逃避痛苦的力量往往比追求快樂的力量更大,比如說人在什麼時候跑的是最快的?如果給你一百萬讓你跑得話,我想你一定會竭盡全力,但是你仍然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潛力,然而如果你身後有一隻老虎在追你的話,我想你一定會跑得比世界上最棒的運動員都要快!這就是逃避痛苦的力量,這種力量比追求快樂的力量大幾千幾萬倍!正如書的作者奧裡森馬登說: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具有非凡的潛在能力,但這種潛能大部分時間處於一種酣睡狀態,它一旦被喚醒,就會做出許多神奇的事情。是的,生命不僅意味著活力,而且也是智慧和能力的結晶,樸素的生命蘊藏著巨大神奇的力量。一般說來,生命的能量有三種,一種是指我們的身體固有的能量,一種是指我們的心理和精神能量,一種是智慧和知識帶來的能量。不過,儘管生命力是與生俱來的,但它必須依賴一種有效的能源來引導並激發生命個體固有的創造力,簡單地說,就是必須開啟生命潛能的閘門,生命的能量達到了自然的“沸點”,生命的熔岩才能夠自由地噴發!

  在《喚醒心中的巨人》這本書中,講述了我們如何挖掘酣睡於生命之中的巨大潛力,成就一個偉大的巨人。是的,無限的生命力量不會輕易地釋放出來,也不會鍾情於所有的人。假如你是一個思想貧窮的人,一個缺乏自信、堅韌、善良和修養的人,生命潛力將無法成為馳騁生命疆場的可貴資本,也無法進一步補充生命潛能的儲備,終將喪失擔當大事、應付非常事件的機遇。

  書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農夫約翰費爾特為使兒子馬歇爾將來有出息,將他送至城裡,跟他的朋友一個成功的商人戴維斯學習經商。一段時間過後,父親進城打探兒子長進如何?沒曾想被戴維斯當頭一棒:“馬歇爾生來就不是經商的料,即使留在我店裡一千年,也學不成一個真正的商人!你最好還是帶他回鄉下跟你學種地吧!”這句話深深的刺痛了馬歇爾強烈的自尊心。憤恨之餘,他並沒有放棄自己,沒有跟父親回鄉下,而是毅然獨自跑到大都市芝加哥,從當夥計起步,歷經千辛萬苦闖蕩天下,在自強不息中找回自信,終於成長為聞名於世的大商人。在談起往事時,馬歇爾非常感謝戴維斯當年那些刻薄的話語對他所產生的刺激。人只有遇到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和極限得到挖掘。如同從小小原子核中釋放出來的原子能,其威力是巨大的。

  人生有時就是這樣,許多事是在瞬間註定的,有些本來看上去很偶然的一件小事,就可能使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從此發生轉變。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具有非凡的潛在能力,但這種潛能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一種酣睡的狀態,它一旦被喚醒,就會做出許多令人神奇的事情。大量實踐表明,自尊心對於事業的成功簡直是一種奇蹟,它是喚醒心中巨人的良方。有了它,你就會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一個沒有自尊心的人,無論有多大本領,也不可能抓住任何成功的機會。

  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條條大道通羅馬,人生中任何一種經歷都是一種財富,人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成功機會,積累的越多,人就越成熟、越充實,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多。只要你稍稍留心,就會發現生活中許多成功者,都曾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但他們靠著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跌倒了重新爬起來,更加努力的奮鬥。畫家齊白石三十歲以前是個木匠,如果他當初自卑地抱怨自己這輩子只能當個木匠,那麼中國畫壇將永遠少了一代宗師。

  人生中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失掉自尊和自信。當一個人失去自尊和自信時,一切事情都將不再有成功的希望。

  我以為,對每一個希望獲得成功的朋友來講,一要學會選擇。生活為每個人都提供了一個平臺,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不會選擇就會無所適從,浪費時間。二要自我加壓。俗話說:“響鼓也要重錘敲。”低頭需要勇氣,抬頭需要實力。成功的機遇歷來都青睞有準備者,任何一種成功都不會從天而降,必須靠厚重的知識底蘊和經驗積澱作支撐。三要心態正確。競技體育的魅力就在於比賽結果的不確定性。人生也是如此,總是變幻莫測,付出了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但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能看到奮鬥者的足跡。人的一生都要經過幼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儘管人們不知道內在的能量何時才能釋放出來,但對處在每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惟有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天,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從容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就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隨時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心中的巨人才能早日被喚醒,我們才能早日走向成功!

  俗話說:“響鼓也要重錘敲。”人生也是如此,總是變幻莫測,付出了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但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能看到奮鬥者的足跡。人的一生都要經過幼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儘管人們不知道內在的能量何時才能釋放出來,但對處在每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惟有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天,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從容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就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隨時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心中的巨人才能早日被喚醒,我們才能早日走向成功!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讀後感

  前些日子,偶爾會在網上看一些最近的暢銷書排行榜。看到了《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這個名字,頓時覺得很吸引我去讀,想要知道書中講了什麼。再加上作者的前一本書《誰的青春不迷茫》我也有所瞭解,所以我就決定買了這本書。

  我們的孤獨源於何方?是什麼造就了我們的孤獨?為什麼當孤獨剛開始出現時,人們選擇了接受而不是拒絕?面對孤獨,人們是該一點點地摘除它,還是繼續將它封閉起來保護它?

  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孤獨是一件很可怕的東西,當它洶湧襲來時,任你千般抗拒也毫無作用,反而會讓自己越發感到空虛和害怕。

  所以,我一般會給自己設立一個固定的時間表,該工作時工作,該放鬆時放鬆,該娛樂時娛樂。

  隨時帶本書在身邊,書包裡、辦公桌上、枕頭邊…不要限制書的種類,因為閱讀不同的書可以帶來不同的體驗和視野,當你能慢慢汲取不同作者的各種思想精華時,自己的思維也就打開了。

  雖然孤獨很可怕,但它的魂牽夢繞卻總令人如醉如痴,甚至因為它的存在,才造就了那些孤獨群體中的超凡脫俗者。

  "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然而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很多人離開另外一個人,就沒有自己。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

  第一次看到這段話,是在劉同的微博上,作為當下最具影響力的一代年輕領袖,他的話總能輕易穿透人心,直指人的靈魂深處。“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這與當下都市年輕人的現實生活是多麼地切合!

  多少年輕朝氣的年輕人每天穿梭於帝都的人潮人海中,腳下從來都是步履匆匆,來不及瞟一眼擦肩而過的人長什麼樣子、穿什麼樣的衣服就匆匆奔向下一個目的地,可是人們越是表面的忙碌,內心越是遏制不住的孤獨。

  還好,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因為在你遇到那個對的人之前,你選擇用孤獨笑對人生,而不是隨便選一個人留在身邊,兩人一起承受孤獨帶來的另類煎熬!

  我一直相信,單身沒什麼不好,至少在你遇到那個對的人之前,單身好過兩個不合適的人且過就過,好過兩個並不想通的人硬說山盟海誓,好過兩個各懷鬼胎的人對彼此猜疑指責,好過兩個原本可以成為朋友的人最後因怨生恨。

  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暫時告別孤獨,卻不一定非要找個和你一起生活的人,何況還是一個有一天會離開你的人。

  你可以試著走出臥室,到小區看看嬉笑打鬧的孩子們,看看趴在廣場中央的小狗狗們,可以看看圍聚一旁認真下棋的老人們,看看天橋上吆喝著西瓜、櫻桃的小販們,看看地鐵裡恪守職責的安檢人員,看看拿著相機到處留影的行人…

  青春是件如此寶貴的東西,稍縱即逝。如果在爛漫蓬勃的年華里,我們遲遲等不到那個人,何不在心裡留一個等待的位置給對方呢?

  當你能用最熱忱的愛對待生活、對待身邊的每個人時,你也就不再感到孤獨了。我相信,當你能用一顆平常心面對自己的單身時,總有一天,那個對的人會穿越人山人海來到你的身邊。

  那時,你會由衷地感嘆:我的孤獨,雖敗猶榮!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今天我讀完了美國著名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寫的《誰動了我的乳酪》一書,真是受益匪淺!《誰動了我的乳酪》講的是兩個小矮人和兩隻小老鼠的故事。文章主要圍繞“乳酪”的獲得、擁有、失去,不同的人產生的不同心態,由此產生迥異的行動策略。是像嗅嗅和匆匆,迅速開始行動?還是像哼哼那樣害怕變化,否認和拒絕變化?還是像唧唧那樣看到變化會使事情變得更好,並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其實,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生活和學習中有太多的變化,變化無時無處不在發生,無論我們是否害怕變革的到來。如果我們能夠儘快調整自己適應變化,我們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當我們面對變化時,我們會害怕,會感到無所適從,這很正常。

  只要我們能夠認真科學的對待畏懼,它甚至可以幫助我們避開真正的危險。我們無須拒絕變化,我們完全可以改變對變化的態度,在變化中享受變化,擁抱變化,迎接變化。從另一方面來說,“乳酪”是一種通過艱辛努力而獲得的優越狀態。“乳酪”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擁有的核心能力。我們該如何把握和擁有呢?作為一種換位思考,我們對於常常向往著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輕狂和喜悅,卻難以體會“小樓昨夜又東風”的李煜傷感情懷。

  作為這種對比,我們就需要把握今天,把握機會,學會細心保護和精心呵護,不要等手中的“乳酪”變酸、變壞,在無可奈何之中又驚羨別人的擁有。變化是永恆的。儘管還有如同嗅嗅一般因害怕變化而否認變化,怨天尤人的人在,但如唧唧一樣及時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這是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所致。原有的“乳酪”總有一天會消耗,我們該如何面對?卡奈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不要為打碎的玻璃杯而傷心,我們也不要為記憶中的“乳酪”而嚮往,那隻會是“白頭宮女話玄宗”的無奈和一廂情願的神往。我們需要的是發現適合自己的道路,擺脫安逸,超越恐懼,恃機而動,尋找新的“乳酪”。

  生活並不會遵從某個人的願望,改變隨時會降臨,但積極地面對改變卻會讓你發現更好的乳酪,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新的“乳酪”總是存在於某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