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模擬技術課程論文

  模擬機是計算機的一種應用工程。隨著模擬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模擬技術的應用領域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地擴充套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空間折杆機構運動計算機模擬分析 》

  空間折杆可以將輸入的旋轉運動轉變為擺動輸出,並且結構簡單、緊湊,可以應用於伺服舵機。空間折杆機構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圖解法和解析法。圖解法原理簡單、直觀易行,但繪圖誤差較大;解析法計算精度較高,但其推導過程複雜,程式設計工作量大,許多工程技術人員深感難以理解和推導。利用虛擬樣機技術,使用ADAMS軟體進行計算機模擬,利用其豐富的建模工具和強大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功能,可以方便、快速的分析折杆機構運動的輸入/輸出之間的關係以及輸出運動的特點。

  1虛擬樣機技術和ADAMS軟體概述

  虛擬樣機技術***virtualprototypingtechnology***是利用軟體所提供的各零部件的物理和幾何資訊,直接在計算機上對機械系統進行建模和虛擬裝配,從而獲得基於產品的計算機數字模型,即虛擬樣機***virtualprototype***,並對其進行計算機模擬分析。這種方法使設計人員能在計算機上快速試驗多種設計方案,直至得到最優化結果,從而免去了傳統設計方法中物理樣機的試製,從而大幅度縮短了開發週期,減少了開發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ADAMS***AutomaticDynamicAnalysisofMechanicalSystem***軟體是由美國MSC公司開發研製的集建模、求解、視覺化技術於一體的虛擬樣機軟體,最主要的模組為ADAMS/View***使用者介面模組***和ADAMS/Solve***r求解器***。通過這兩個模組,可以對大部分的機械系統進行計算機模擬。進行計算機模擬分析的模型既可以在ADAMS環境下直接建模,也可以從其它CAD軟體中匯入,然後在模型上施加一定的運動約束副、力或力矩的運動激勵,就可以進行運動計算機模擬分析。

  2分析目的

  折杆折角為θ,左端是輸入端,右端是輸出端。輸入運動為:杆的左端繞著公轉軸線轉動的同時也繞著自轉軸線轉動,即其公轉的同時自轉。下面進行折杆運動計算機模擬分析,主要解決如下問題:

  1***折角10°時,一週期內折杆公轉角與擺角之間關係以及橫向位移變化情況。

  2***折角15°時,一週期內折杆公轉角與擺角之間關係以及橫向位移變化情況。3***在折角10°與15°兩種情況下,橫向位移比較,以及公轉角與擺角關係的變化。2計算機模擬模型與輸入引數折杆adams計算機模擬模型設折角為θ,擺角為δ,公轉角為折角為10°時,根據輸出擺動速度50°s,求得用於計算機模擬的輸入引數公轉角速度225°s,自轉角速度450°s。折角為15°時,根據輸出擺動速度50°s,求得用於計算機模擬的輸入引數公轉角速度300°s,自轉角速度600°s。

  3、計算機模擬分析結果

  3.1折角為10°時擺角與公轉角的關係可以用δ=δmaxcos******,即δ=20cos******擬合如下,誤差可達0.039°。

  2***橫向位移變化情況橫向位移呈週期變化,最大可達到0.9mm,分別在公轉角為36°,144°,216°,324°,最小為0mm。

  3.2折角為15°時1***擺角與公轉角的關係擺角與公轉角的關係可以用δ=δmaxcos******,即δ=30cos******擬合如下,誤差可達0.097°。

  2***橫向位移變化情況橫向位移呈週期變化,最大可達到2.03mm,分別在公轉角為36°,144°,216°,324°時,最小為0mm。

  3.3在折角10°與15°兩種情況下計算機模擬分析比較,與折角為15°相比較,折角為10°時,

  1***輸出擺角與輸入公轉角關係曲線更接近於δ=δmaxcos******曲線;

  2***最大橫向位移更小。

  4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摺杆機構原理分析,運用ADAMS計算機模擬軟體進行分析空間折杆機構的運動特點情況,分析輸入運動與輸出運動的關係並用函式曲線擬合,找到輸出橫向位移與輸入運動的關係。最終找到了折杆折角大小對機構運動的影響。為該空間折杆機構運動原理研究提供了參考,對工程運用具有很好的借鑑。

  篇二

  《 電子通訊學科計算機模擬論文 》

  一、SystemView通訊模擬系統

  SystemView通訊模擬系統是針對現代電子通訊科研和教學開放的一種專業的電子通訊模擬系統,在實踐應用中可以實現訊號處理、濾波器設計以及複雜的通訊系統數學模型建立等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設計和模擬,在電子通訊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從結構設計角度來看,SystemView通訊模擬系統是在Windows平臺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動態模擬系統,在具象的實驗應用中能夠實現視覺化的動態電子通訊系統的動態設計、分析和模擬。在當前電子通訊領域廣泛存在的模擬、數字、數模混合,在各種多速率系統中的應用效果顯著,模擬活動延續到各種線性、非線性控制系統領域,能夠進行各種系統的時域與頻域分析、譜分析,以及對各種邏輯電路、射頻、類比電路進行理論分析和失真分析等,這廣泛應用於現代數字訊號處理、通訊系統以及控制系統的設計與模擬領域。

  二、虛擬模擬實驗的開展

  1.軟硬體實驗環境的建設

  虛擬模擬實驗的開展是建立在對虛擬儀器技術和計算機模擬模擬技術的基礎之上的,所以虛擬模擬實驗在電子通訊領域的應用一定要從電子通訊的角度出發,對相應的虛擬儀器和計算機模擬模擬技術進行研究,並在電子通訊技術的基礎上以資料交換為主要手段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提升虛擬模擬實驗開展的水平和質量。同時,針對電子通訊領域所特有的一些現象和規律,藉助計算機模擬模擬軟體進行模擬模擬,將電子通訊的技術和理論環境模擬做到極致,為電子通訊技術的虛擬模擬實驗營造一個最大限度接近真實的實驗環境。

  2.虛擬模擬實驗專案的合理選擇

  虛擬模擬實驗在電子通訊領域的應用是一種工具性的應用,所以其功能的發揮是從電子通訊角度出發的,只有從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角度出發,對每門課程中的每一個實驗目的、內容、要求和實驗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才能將電子通訊的教學內容與虛擬模擬實驗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虛擬模擬實驗的真正作用。電子通訊是現代社會經濟不可或缺的學科內容,其自身的發展質量將會對社會經濟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因此對基於開放式虛擬實驗室電子通訊學科計算機模擬實驗進行的研究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本文從計算機模擬實驗的概念、作用、設計實現和應用四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篇三

  《 現代教育教學計算機模擬論文》

  一、計算機模擬

  第一,功能確定。根據《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教學需要,系統應完成以下功能:

  ***1***建立與裝置實際安裝情況相同的平臺,使用了3DMAX,虛擬現實軟體cult3D,Flash,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AfferEffect等建立最新型號的虛擬電腦硬體,然後建立與裝置相關的各種保障設施模型,最後建立要進行虛擬模擬的裝置的模型。

  ***2***實現虛擬電腦硬體組裝後相關的暫存器、儲存器、I/O裝置、介面、CPU晶片及插座的操作,對可採用滑鼠控制方式實現對其控制元件的操作,並通過模擬邏輯,將其動作結果顯示在裝置顯示器上,從而完成裝置的通電檢查步驟,實現通電邏輯。第二,設計思路。從課程教學的需要,計算機模擬互動教學網站的課件常見的有如下幾種型別:

  1***Flash課件;

  2***三分屏課件;

  3***PPT課件;

  4***用於模擬互動自學的課件。

  第三,Flash課件。傳統教學中計算機工作過程和原理的講解,採用圖形和文字加以介紹,學生不易理解,感到課程單調、枯燥,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大。採用Flash製作動態課件,充分用動畫、聲音、互動、視訊以及剪輯等基本元素,能形象地表述計算機各部件的安裝和各元器件資料交換和指令傳送的過程。因Flash製作的課件圖文聲像並茂,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Flash課件容量小,適應於網路的流式播發技術。

  第四,三分屏課件。三分屏課件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種支援網路點播和直播的課件,主要包括視訊***或音訊***模組,課件提綱模組和PPT講義模組。為了方便學生網上學習,我們將課程各小節的知識點以及難點和重點,錄製成網頁格式的檔案,放在學校網站的樹形目錄結構中。三分屏課件可解決各級學校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讓優秀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乃至生動的肢體語言和獨特的教學感染力得以傳播推廣,降低教育工作者交流學習的成本,幫助教師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水平。同時,學生可以對沒聽懂的、不理解的內容可以反覆觀看,提高學習質量。

  第五,PPT課件。PPT課件的製作功能強大,不僅文字編輯功能強、段落格式豐富、檔案格式多樣,繪圖手段齊全,而且通用性強,易學易用,有強大的多媒體展示功能,較好的WEB支援等優點,PPT課件形式的多樣化,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內在對知識的渴求,特別適合教師拿它來教學。第六,用於模擬互動自學的課件。教師製作課件的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強調學習過程以學生為中心,充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制定學習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構建他們自己能掌握的一套知識,因此課件設計中強調學樂相結合,比如,學生可依據所學的計算機組成原理的知識來進行計算機元器件的安裝、除錯,如某一步驟不正確的話,模擬系統會給予提示並自行評分,這樣,學生就能明白錯誤出在哪裡,下次學習時能避免同樣的錯誤,學生在模擬組裝中漸漸掌握所學的元器件安裝的基本知識。

  二、運用計算機模擬課件進行《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

  《計算機組成原理》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核心必修課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必須保證該課程教學內容及實現手段的先進性,才能確保該課程教學效果的優秀。本課程的特點是教學內容多、資訊量大、難度大,而授課學時僅幾十個學時,因此很難使學生能完全掌握課程的所有內容,因此,我們採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內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

  因國家開放大學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本課程大力推進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課程教改實踐中我們採取如下作法:第一,在“計算機工作原理”的教學實施中採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模式。將TEC-2000教學計算機硬體系統的基本組成和實踐分解成若干任務,任務的難度、具體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確定,增加其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以課程實習的形式,到計算機硬體實驗室開展現場教學,因實驗教學是本課程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

  例如TEC-2000教學計算機硬體系統的運算器、控制器、主儲存器、I/O序列介面、中斷線路、啟停控制部件、各類控制按鍵、開關及指示燈的的組成和連線以及使用方法,並讓學生按時完成實訓報告。第三,動態教學網站輔助教學系統,我們開發了基於B/S的網路輔助教學系統———計算機硬體的安裝及工作原理的虛擬模擬網站。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如網站“課件製作庫”模組包含各知識點的動畫教學課件;“教師授課”模組是以小節為單位的屏錄Flash課件;“學生自學”模組也是以五大專案為主結構,專案下又分成具體的工作任務,完全從工作過程來講解課程的知識點。為了方便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將實驗指導及實驗錄影放於網站“實踐指導”模組,便於學生實驗前預習,使學生對實驗的全過程做到心中有數。第四,運用網路考試功能鞏固及測試學習效果。

  我們提出網站輔助教學和網路考試的教改模式,在虛擬模擬網站的“習題”和“疑難解答”庫中含有大量習題及疑難問題解答,因為我們開發的系統採用的是基於XML技術的WEB網頁,學生可以快速查詢相關知識點。通過網站輔助教學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未完全掌握知識的不斷溫習;通過線上的網路考試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測試,並在最終的課程成績中佔據約50%的份額,而期末的測試內容以實操為主,並在最終的課程成績中佔據50%的份額。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