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積極心理學論文範文
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研究領域之一。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研究作為積極心理品質研究的基礎,使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開發及應用研究成為可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積極心理學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提升
摘要:積極心理學研究人的積極力量和美德。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消極因素過多。應當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樹立高職院校學生健康的人格,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
一、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調查
1.職業敏感度。職業敏感度能夠體現關係到高職院校畢業生是否能適用人力資源市場的需要。職業敏感度也是考慮一個人職業素養的首要條件。通過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學習與培訓,對其將來所從事的職業是否存在聯絡這個問題上認識普遍不夠。高職院校在校學生中,大學一年級學生參與課餘的職業學習比重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8%,大學二年級參與課餘的職業學習比重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25%,大學三年級參與課餘的職業學習比重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45%。大學一年級學生持有商務英語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等證書的比重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3%,大學二年級持有商務英語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等證書的比重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43%,大學三年級持有商務英語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的比重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72%。通過調查走訪發現,不管大學一年級還是二年級、三年級學生,對自己將來所學專業的發展趨勢均沒有深刻的認識,普遍都是通過教學過程所學習的知識來對所學專業進行判斷。
2.招聘資訊關注度。招聘資訊關注度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期望值以及學習的方向。通過調查發現,大學一年級學生通過瀏覽網站、閱讀報紙等方式瞭解招聘資訊的人數為0。大學二年級學生通過瀏覽網站、閱讀報紙等方式瞭解招聘資訊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12%。大學三年級通過瀏覽網站、閱讀報紙等方式瞭解招聘資訊的人數為89%。對了解招聘資訊的學生進行了進一步的走訪,發現瞭解招聘資訊的高職院校學生中,其關注比重最大的是招聘單位,其次是薪酬,很少有對職位本身的資訊關注。
3.獨立思考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是一個人在職場上能否取得發展的必要因素,也是學生積極應對學習和工作的一種能力。通過調查發現,大一學生在學校進行實際操作教學過程中能自己動手單獨完成實際操作任務的比重佔同年級調查學生的23%,大學二年級學生在學校進行實際操作教學過程中能自己動手單獨完成實際操作任務的比重佔同年級調查學生的45%,大學三年級進行實際操作教學過程中能自己動手單獨完成實際操作任務的比重佔同年級調查學生的79%。
4.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職業素養中最基本的要求。雖然高職院校學生未能參加工作,就算是從事暑假工工作或者兼職的情況,也不能真實體現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道德的情況。但是,通過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以及學校規章制度遵守程度,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大學一年級學生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34%,基本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55%,不願遵守或者忽視學校規章制度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11%。大學二年級學生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18%,基本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62%,不願遵守或者忽視學校規章制度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20%。大學三年級學生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8%,基本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54%,不願遵守或者忽視學校規章制度的人數佔同年級調查人數的38%。
5.理論知識轉化能力。理論知識轉化實踐的能力是高職院校畢業生能否適應工作所必備的條件。通過調查發現,有佔調查人數63%的學生認為自己能認真聽課,有佔調查人數總數32%的學生認為自己有選擇性的聽課,還有5%的學生沒有認真聽課。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24%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知識課程難度高,自己無法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1.職業敏感度普遍低是高職院校學生消極心理帶來的影響。通過高考的分流,普通高校與高職院校的生源通過高考分數線進行了分類。眾所周知,普通高校的錄取分數線高於高職院校錄取分數線。這樣公開的事實,給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帶來了一種暗示,高職院校學生無形中會認為自己與普通高校學生差一個等次,其所帶來的職業預期也低於普通高校學生。這種消極的心態帶來了學生的低沉和將來職業需求層次的降低。高職院校學生在其學生時代沒有對職業生涯進行很好的規劃,自然談不上有的放矢的關注招聘資訊並通過招聘資訊查詢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對招聘資訊關注度低也是消極心理所帶來的影響。部分學生仍然沒有脫離父母的關照和影響,認為將來的就業還是需要關係、需要父輩的指引,所以對就業資訊以及動態關注較少。在對招聘資訊關注的過程中,對招聘單位的關注度最高,說明高職院校學生對自身的職業生涯沒有明確的規劃,招聘資訊中的用人單位固然是應當考慮的原因之一,但不能是首要原因,並不是高職院校所有學生都能在名聲顯赫的用人單位中找到一席之地,能夠讓自己找到發展之路、提升自身能力的工作才是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選擇。
2.獨立思考能力缺乏是學生自主意識不強導致的。我國的教育模式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高職院校學生也不例外,從小就形成了以考試為中心的學習模式,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後,大部分學生均以學期期末能夠順利通過考試為目的。這樣被動的學習模式,自然無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也就無法融會貫通。
3.職業道德是一個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在學校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在社會要遵紀守法,工作過程中要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這是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當然,當前社會風氣也影響著大學生的紀律性。父母、教師等的道德水準能夠影響到學生的遵守紀律情況。低年級學生比高年級學生能夠更好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其實也能反映出學校的管理存在著一些漏洞,大學一年級學生新來乍到,無法發現規章制度的漏洞,所以選擇嚴格遵守。學生髮現漏洞或者是學校規章制度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將會導致學生遵守規章制度的情況惡化。
三、從積極心理學角度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對策研究
1.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機制。高職院校應當在建立健全心理諮詢室的前提下,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健康心理教育。從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角度來看,心理諮詢僅僅是對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或者疑惑進行諮詢和指導,是被動的、消極的一種教育方式。所以,高職院校應當普遍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都能有積極的心態。同時,應當進一步完善資訊渠道,通過建立聊天室、qq群、微信群等現代化手段,多元化的疏導模式能夠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溝通渠道,及時瞭解和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有的放矢地進行鍼對性教育,讓學生能夠有一個積極的心態。
2.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就業指導過程中,不能流於形式,而是要緊密結合就業實際情況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例如有些學校在就業指導過程中就強調要先就業然後找工作,也就是說先隨便取得一份工作,然後在工作過程中再去發現自己喜歡的工作,這也是一種典型的消極心理。就業指導過程中,雖然應當教育高職院校學生不能好高騖遠,但是應當指導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所學習的專業,並且根據自己的需求對職業生涯提早規劃。只有提早規劃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才可能讓自己在將來的工作中找準定位。
3.培養高職院校的積極健全人格。積極健康的人格是職業素養的保障。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健康的人格是良好心理素質的必備條件,人格的良好特質是良好心境形成的必備條件。只有具備良好心境,才會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有效地遏制消極人格的出現,才能保障我們心理健康。所以,學生應當通過心理諮詢中心的引導、學校的激勵措施鼓勵、高職院校學生參與積極的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積極健康的人格。
4.提高教學和管理的水平為高職院校學生提供良好的服務。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服務,一種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的服務。職業道德的形成與學校教學和管理水平息息相關,學校規章制度是否能嚴格執行、教師是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職業道德。所以,高職院校應當提高教學水平,通過教育教學改革措施,讓學生能充分了解專業知識掌握專業知識,並能讓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能力。通過嚴格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讓學生能夠遵紀守法,為將來在工作過程中能嚴格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洪冬美.大學生知性化生存的心理困境及其超越[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2]朱翠英,胡義秋.積極心理取向的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必然性及其模式建構[J].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5
二:積極心理學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
一、引言
在很多的學生看來,思政課太過於理論、枯燥、乏味,一點實際意義都沒有,純粹是“說教課”,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學生都不喜歡也不屑於上思政課,認為思政課講的都是“高、大、上”的道理。而隨著我國對外經濟往來的日益頻繁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社會主流思想都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對我國的學生的心理以及傳統的主流價值觀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心理的變化。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可以說為思政課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有價值的教學視角,它提倡要充分肯定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積極性和主體性,認為教育中應該要注意挖掘個體的潛在正力量以及固有的美德,利用個體本身具有的天賦和優勢特點,不斷激發個體內在固有品質,這對思政課的教學具有積極的啟發作用。
二、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整體現狀
思政課在我國國內的教學體系中,一直是重要的教育課程,但是其教學效果卻並不理想,呈現出以下的特點:
***一***思政課教學教師容易出現職業倦怠
根據相關的調查,很多從事思政課教學的老師產生職業倦怠感的時間要比其它學科老師產生倦怠感來得快,一般學科的教學老師從事至少五六年以後才會有輕微的職業倦怠感,但是思政課的教學老師三到四年的時間就會開始產生職業倦怠感,這種倦怠感主要表現在:消極情緒較多,缺乏上課的激情以及探索新教學方法的動力,上課較為應付,很多老師常常是照本宣科,對職業的認同感比較低,不要求有多大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產生多大的影響,只要求把課講完,導致長期以來,教學的方法都不會革新,教師缺乏創新的動力,而學生也很容易受此影響,產生消極學習的情緒,很多學生甚至將思政課當成“自習課”,老師講老師的,自己看自己的。
***二***學生容易出現習得性無助的學習心理
習得性無助主要指的是“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為,在學習方面的表現就是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在學生身上主要表現為:學生也曾經很努力的想要學好思想政治教育課,想要努力認可教師教學的方法、課本的內容等,但是長期的堅持,卻仍然無法獲得教師以及家長的肯定,久而久之就會消極對待這門課程。學生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師的因素、教學環境、周圍同伴的影響,學生自身的心理,學習能力等,尤其是學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的影響最為明顯。
***三***思政課課程教學不受重視
在我國國內,智育被擺在絕對的優勢地位,而德育一直被放在輔助性教育的地位,學校一般更注重的對學生智育的提高,而忽視德育的重要性,忽視了教育的本質。筆者針對思想政治課程在教學中的地位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中發展,認為其地位高的學生和教師所佔的比例不到10%,而認為其地位一般所佔的比例則佔到32%,認為其沒什麼地位的所佔的比例超過58%,這表明思政課在我國國內的教學體系中處於“冷門”課程,教師厭教、學生厭學是對其現狀的反映。
***四***學生學習的興趣動力不足
雖然當前,我國在不斷的推進素質教育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傳統應試教育的思維卻仍然存在。在筆者針對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動力的調查中發現,認為自己對思政課非常感興趣的學生不到2%,認為沒感覺的所佔的比例為5%,認為自己有一點興趣的所佔的比例為22.3%,而認為“一般”的所佔的比例則超過70%,也就是說並不是一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調查中筆者還發現,認為“思政課”對自己有幫助的所佔的比例大約為25%,認為教師講課沒意思所佔的比例超過60%,在學習動力方面,普遍學生認為學習思政課都是被迫的,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
三、思政課教學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的策略探究
筆者認為要將其應用於思政課教學中,可以嘗試的策略主要有:
***一***貫徹積極的教學理念
教學的理念是意識形態的東西,但是意識對行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積極的理念和消極的理念對於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消極的教學理念帶來的是“教師厭教,學生厭學”,而積極的教學理念可能帶來的是“學生愛學、教師愛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要以積極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向學生傳遞正面的“教學能量。”積極的教學理念包括積極的教學觀、積極的學生觀、積極的教育觀。積極心理學認為,看待問題應該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裡不可能沒件事都如人意,同時也不存在完美的個體,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面對挫折的時候,人的態度越消極,就會越被動,事情就會朝著更加消極的方向發展,反之則正好相反,教學也一樣。思政課本身是沒有有趣無趣、有用無用的屬性的,其趣味和作用關鍵在於“人的態度”。因此,對於教師來說,應該要努力肯定思政課教學的積極作用,注意關注學生學習中的積極因素,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教學,尋找教學的動力,改變教學的方法,變“無趣”的教學為“有趣”的教學,同時要注意挖掘學生身上積極的因素和品質,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理念,指導學生在逆境中成長,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讓學生更加健康的學習成長。
***二***注意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對學生的學習雖然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卻具有較大的影響,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要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積極心理學所提倡的理念,用積極的態度來轉變教學的方式、變革教學的手段以及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生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關係。在教學方式方法上,教師應該要不斷的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更新教學的方式。在過去的教學中,思政課的教學方式大多是以講授法為主,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只有“聽”的份,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基本的情感上的互動,使得學生上課很容易出現疲乏的狀態,消極的情緒容易佔主要的位置。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創新,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有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錄影、錄音、視訊等,不斷豐富教學的內容,使得思政課充滿趣味性,可以廣泛應用案例分析法、討論法、模擬課堂教學法等來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獲得積極的情感的體驗,讓學生通過各種討論提升對思政課教學情感認可,樹立積極的學習觀。
四、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優秀品質,激發學生內在美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方式,積極心理學在其教學中的應用對於促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現狀的改變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著重在於探究思政課教學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策略,希望能為相關的研究提供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