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的春節習俗
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閩南地區信奉神明,所以春節過年風俗特別多。你知道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一起看看吧!
1、筅塵日
這是年終的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乾淨,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掃完塵,掃把上的嫩竹枝葉、稻草、甘蔗葉等一般都不會丟棄,而是收藏起來,待到除夕夜時,再拿出來,用來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裡,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敬天公
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4、開正
除夕之夜守歲至深夜12點鐘響,迎來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5、賀正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閤家吃麵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閩南泉州春節習俗
***一***初一
1、拜年:親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對方來年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永珍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對新年的期待,有一套自己喜歡的衣物,從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麼另人興奮的一件事。
3、行春:新年第一次出門,通常會到廟裡祈福,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尤期會注意出門時的方位,先往東走走會大吉大利,就鮮少有人會往南走的。
4、開門、關門看吉時:開門、關門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在初一這天就顯得隆重,因為農民曆上都有註明幾時開門、關門是大吉,所以大家寧可按照時間討個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間凡是認為不夠吉利的事,都被列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穢言、不能罵人、不能倒垃圾清穢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覺、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這是以前農業社會,一般吃葷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是祖先們憐惜萬物的仁愛之心,現代的想法認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前一晚的年菜太油膩,清腸胃也有益健康。
***二***初二
1、做牙:一般從商者拜土地公,而沒從商也會拜,大多都用牲禮祭拜,現代也逐漸改為以鮮花水果祭拜,因為家裡還有許多肉類沒吃完呢!而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就多用牲禮祭拜。
2、公媽***祖先***開葷:早上要拜祖先,而且是準備牲禮和菜碗,豐盛的一餐請祖先品嚐。
3、回孃家:原來出嫁的女兒回孃家是十一***請子婿***或十二***女兒回孃家***,但不知何時開始改為初二,或許因工商業社會新年假期短***只有五天***,所比選擇這一天比較適當。舊時女兒回孃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詢女兒在婆家的情形,是否孝順公婆?勤儉持家和勉勵女婿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
安徽過春節的習俗
從臘月初八開始準備到正月十五結束,“春節”延續達一月之久。
臘八早晨要喝“臘八粥”。這種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裡面還要放上紅棗、栗子、綠豆、花生仁等。有的人家全天吃粥,早餐甜粥,午餐鹹粥,晚餐淡粥。寺廟的僧人都講究吃“臘八粥”。
常言道“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一般人家從這天開始就著手辦年了。磨年面,殺豬宰羊,做新衣服,採購各種年貨。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和掃除的日子。相傳“老灶爺”是一家之主,他每年上天述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官祭三,民祭四”,一般人家常在臘月二十四日祭祀,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這一天還要“去塵穢,淨庭戶”。把大小傢俱抬到院子裡刷洗乾淨,室內要掃屋頂,擦門窗,打掃得窗明几淨,迎接春節的到來。
祭灶後,家家都大忙起來。蒸饃,炸丸子,炸麻葉,炸饊子,做菜等,準備各種過年的東西,各家都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盡力操辦。
臘月三十日***小月是二十九日,如今年***是“除夕”。這一天全家團聚,除舊迎新,還要到墳地裡祭祖。春聯也在這一天貼。舊社會欠債的人家多,他們認為貼上春聯,有了門神把門,討債的人就不敢來。中午閤家要吃團圓飯,晚上要“安神”,在神主和祖先牌位前面擺供,燒香、點蠟,表示敬意。晚輩要給長輩“辭歲”,長輩給孩子們壓歲錢,天倫之樂融融。主婦此時都忙著包餃子,把包好的餃子放在鍋拍上,人再少也要包上三拍子,意思是“連中三元”,也有包四拍子、五拍子的,意思是“四季如意”“五子登科”。
除夕之夜,鞭炮齊鳴,此起彼伏,通宵達旦。人們睡得很晚,有的徹夜不眠,這叫“守歲”。
正月初一最為隆重。人們天不亮就起床了,身著新衣,向神主、祖先牌位、長輩拜年。五更時分下扁食***餃子***,也有深更半夜下的,同村人家有的爭著早起,說是搶財。有些人家在某一個餃子中包上銅錢***或硬幣***,誰吃著這個帶錢的餃子,誰就最“有福”。
春節時,拜年最熱鬧。吃過扁食,“近門”的成年男子要集結一起去祖先墳地上墳。天亮後,晚輩要到長輩家拜年,有近親關係的要下跪磕頭,長輩拿花生、麻葉、糖等給晚輩吃。
從初二起,就要去親戚家拜年了。這種拜年十分講究。要先到最親的親戚家去,如姥姥家、岳父家,然後再按親疏情況一家一家地拜。拜者要帶禮物,受拜者要設宴款待。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不興拜年,對居喪人家也不拜年。有時受拜者還要根據情況進行象徵性的“回拜年”,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前結束。
正月初五叫“破五”,俗稱“小年”。早餐也吃扁食,但這次吃的扁食必須當天包,這叫“捏破”,意思是破除不利之事。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也是燈節。在鄉村,各家孩子都要打燈籠,說是“十五不亮燈,揚場沒有風”。大人也要打燈籠照照自家的各處牆根,說是以後能防止蠍子、蜈蚣等蜇咬。這天晚上,各家都要放煙花,說是能“刺”去晦氣。
在春節期間,亳州地區還有一些“忌諱”,年前蒸饃、炸丸子時小孩不能在廚房裡,以免亂說話;不過初五不能使剪刀等等。這些“忌諱”如今有的還存在,有的已無影無蹤了。
- 閩南的春節習俗
- 國學經典誦讀心得體會作文
- 課前三分鐘有哲理短文演講稿
- 比較經典好看的小說排行榜
- 經典好看的美劇排行榜
- 歐緹麗葡萄籽賦顏夜間煥膚精油的效果如何
- 熱血感人的動漫排行榜推薦
- 網路比較經典搞笑的歌曲排行榜
- 空靈造句例子
- 網路最新經典搞笑的歌曲排行榜
- 非常經典好聽的歌曲排行榜
- 2017最新經典好聽的歌曲排行榜
- 經典好聽的老歌排行榜
- 世界上最感人的歌曲排行榜
- 最新經典搞笑的歌曲排行榜
-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 網上經典好聽的歌曲排行榜
- 高考化學衝刺備考策略
- 腹黑搞笑的動漫排行榜推薦
- 五四青年節綻放戰疫青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5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