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納西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在春節期間,各少數民族都有一些活動來慶祝,其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雲南納西族春節習俗,歡迎大家閱讀。

  雲南納西族的介紹

  主要聚居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寧蒗、永勝、維西、中甸、德欽以及四川的鹽源、鹽邊、木裡等縣也有少量分佈。納西族與我國古代遊牧民族氏羌支系有淵源關係,古文獻裡記載的“犛牛夷”、“摩些旁”、“摩沙夷”指的就是納西族的先民。其自稱叫“納”、“納西”、“摩梭”等。

  納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創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書寫的東巴經籍,使納西族文化享譽世界。流傳至今的兩萬餘冊“東巴”經典,記載了古代納西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東巴”文化對研究比較文字學和人類文化史學等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納西族十分重視接受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今天們可以從納西族的建築、音樂、壁畫等看到具有漢、藏、白、納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點。

  納西族春節習俗:

  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說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繡球》、《凰舞》等。

  燈會的介紹

  燈會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元宵節時,由政府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並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漢族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燈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鬥”儀式,算是迄今瞭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

  燈會從古至今流傳下來,根據地域、地區、民俗不同,分為很多地方特色的燈會,比如:自貢燈會、成都燈會、上海燈會、無錫燈會、南京燈會、揚州燈會、常熟燈會、武漢燈會、廣州燈會、深圳燈會、千燈湖燈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