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畢業論文範文參考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對於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音樂被作為人們改善精神生活的途徑之一。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蒙古長調的音樂風格及形式

  蒙古長調,是蒙古族人民內心情感和生活的完美結合體,作為遊牧民族文化的重要藝術載體,其壯美的情感表露、高亢粗獷的音調、悠長且富有裝飾性的旋律以及獨具魅力的節奏型和句式特徵造就了蒙古長調具有特定地域的民俗民風以及獨特的音樂特色。本文針對蒙古長調的音樂風格及特點做了一些粗淺的闡述。

  一、蒙古長調的音樂風格

  蒙古族長調與蒙古族的歷史,蒙古族人們的生活是融為一體的,所以要想充分掌握蒙古長調音樂的風格的話,需要對蒙古族的歷史、風俗習慣及長調的產生與形成作基本的瞭解。蒙古族由於歷史的變遷,生產方式由狩獵變為畜牧,從而誘導了蒙古長調的產生,逐步發展並替代狩獵歌曲,佔據主導地位。長調民歌是最能夠突出蒙古族人民遊牧生活特質的藝術形式。

  ***一***蒙古長調的題材特徵

  長調歌曲將草原的風光、英雄的功績、家鄉的思情、牧場的歡樂、牛羊的肥美、駿馬的剽悍、愛情的甜蜜、婚禮的喜悅,生活的美滿全部囊括。下文就以較常見的幾種題材為例:

  牧歌,如作品《遼闊的草原》、《走馬》等這類讚美牛羊肥壯、駿馬剽悍、歌唱草原和牧場的歌曲,意境悠遠,節奏悠長舒緩,旋律寬闊,氣勢磅礴。

  讚歌,這類歌曲讚頌的物件有《聖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頌歌》這類讚頌領袖的,也有《遼闊富饒的阿拉善》、《金泉》、《烏拉蓋河》這類讚頌家園故鄉秀美山川的,還有《班禪廟》這類讚頌古剎寺廟的。

  情歌,在長調的所有歌曲中佔較大數量,歌曲講述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相思之苦,曲調婉轉優美,內涵淳樸,歌聲動聽。例如作品《小黑馬》。

  婚禮歌,顧名思義是在結婚儀式上演唱的歌曲,它屬於風俗性歌曲這一體裁範圍。婚禮歌所涵蓋的內容很多,主要包括迎賓曲、敬酒歌、婚禮舞曲、哭嫁曲、搶羊拐歌和送賓曲等部分,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套曲形式。

  酒歌,飽含了蒙古族人對賓客真誠的敬重和愛戴。酒歌中節奏相對較舒緩的,一般表抒發人們內心美好情感的“優美型的酒歌”;也有節奏相對緊湊,雄壯,豪邁之感較強的“壯美型的酒歌”。

  ***二***蒙古長調的結構特徵

  根據長調民歌的結構特徵可分為小型長調、中型長調以及大型長調。其中,小型長調意為結構相對較小的長調歌曲。這類長調歌曲整體音域不寬,基本保持在十度左右。曲體結構多由上下兩句構成,每句包括三到四個歌詞。歌詞當中襯詞較少,拖腔往往都在歌詞的某一實詞或某一音節上進行,所需演唱技巧不是很多。例如作品:《金色的聖山》《黑駿馬》等。中型長調意為常見的、普通的長調歌曲。此類長調歌曲一般都要在十度以上。曲體結構一般由四個或四個以上樂句構成。例如作品:《吉塔拉的金雀》。大型長調是較有旋律性的、大型的長調歌曲。此類歌曲的音域很寬,要在十二度以上,甚至有些歌曲達到兩個八度以上。曲體結構相對較大,一般都由六個或六個以上樂句構成。此類大型長調歌曲演唱技巧要求較高,需要演唱者經過長期的訓練。例如作品《四季草原》。

  ***三***節奏、節拍及旋律特徵

  首先從節拍上來說,蒙古族長調民歌常見的有二拍子和四拍子,雖然也會有複合拍子出現,但性質仍為二或四拍子;從節奏上來說,裝飾音和假聲在蒙古長調演唱中是最具特色的地方,並且佔有較大篇幅,等時值、後附點、前附點等節奏型都較常見,切分、連音符這類特殊節奏也會出現。總的來說蒙古長調節奏形式雖即興性較強散板較多但都要受到特殊節奏的制約,目的在於增強音樂的推動性及表現力。從旋律上來說,蒙古長調的上行旋律通常緩慢平穩,下行常常插入較活潑的三音重複句式,旋律進行,有各種型別的級進;有各種形式的跳進;還有連續十幾度的直線進行。

  二、蒙古長調的音樂形式

  ***一***體裁形式

  首先從體裁形式上來說,蒙古族長調民歌既有獨唱“齊唱”“重唱”也有“合唱” 其中 “潮爾合唱”是蒙古族所特有的一種體裁,這種體裁分為兩個聲部,其中主旋律是極為典型的長調民歌,由一個人演唱,另一個聲部由一個或者兩個“潮爾手”配上固定的低音演唱,以襯托主旋律。

  ***二***表現形式

  其次從表現形式上來說,多以有伴奏形式展現,無伴奏形式較少。有伴奏時人們總以馬頭琴作為伴奏的樂器,長調與馬頭琴的結合,二者相輔相成,單獨品味各自的優點都展現到極致,共同品味更有另一番滋味,這感受不僅只有因長調而產生的心靈上的震盪,還要加上馬頭琴悠揚的聲音帶給聽眾的蒼涼,悲愴,二者創造的濃重情景之感也同樣讓人享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且長調歌手的演唱和馬頭琴樂手的演奏,通常都帶有很強的即興性,演唱者和演奏者會根據現場氣氛、盡情發揮,做些恰如其分的處理。

  三、總結

  蒙古族長調是蒙古族特有的歌曲,是一種具有鮮明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其旋律、節奏、調式調性、結構及織體諸方面都有其獨有的民族特徵,演唱風格與技術難度較大。長調民歌是蒙古族傳統音樂中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形式,有其較高的研究價值。蒙古長調具有內斂結合質樸的獨特音樂性格特徵,蒙古長調外在表現既簡單又直接,直白的歌詞、嘹亮的演唱;但它的內在表達卻又深沉、含蓄,直接表現,含蓄表達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服務於長調藝術,使蒙古長調傳唱難度變得很小,表達深刻內心情感變得簡單。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