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深基坑中支護施工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築物的重要性和安全等級越來越高,且深基坑的開挖深度也越來越大,合理的基坑支護技術是保障建築物安全施工的關鍵,為了確保建築物的穩定性,建築基礎必須要滿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規範要求。建築結構主體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對基坑工程施工要求也就越高,隨之存在問題也越來越多,這給建築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現今深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理論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在實際施工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1 邊坡修理不達標

  在深基坑施工中經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現象,這都是由於施工管理人員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機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機械開挖後的邊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順直度不規則,而人工修理時又由於條件的限制不可能作深度挖掘,故經常性的會出現擋土支付後出現超挖和欠挖現象。這是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中較為常見的不足之處。

  1.2 施工過程與施工設計的差別大

  在深基坑中需要支護施工時,會用到深層攪拌樁,但其水泥摻量會不夠,這就影響水泥土的支護強度,進而使得水泥土發生裂縫,另外,在實際施工中,偷工減料的現象也時常發生,深基坑挖土設計中常常對挖土程式有所要求來減少支護變形,並進行圖紙交底,而實際施工中往往不管這些框框,搶進度,圖區域性效益,這往往就會造成偷工減料現象的發生。深基坑開挖是一個空間問題。傳統的深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是按平面應變問題處理的。在未能進行空間問題處理之前而需按平面應變假設設計時,支護結構的構造要適當調整,以適應開挖空間效應的要求。這點在設計與實際施工相差較大,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1.3 土層開挖和邊坡支護不配套

  當土方開挖技術含量較低時,組織管理也相對容易。而擋土支護的技術含量較高,施工組織和管理都比土方開挖複雜。所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大型的工程一般都是由專業的施工隊伍來完成的,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兩個平行的合同。這樣,在施工過程中協調管理的難度大,土方施工單位搶進度,拖延工期,開挖順序較亂,特別是雨天期間施工,甚至不顧擋土支護施工所需要工作面,留給支護施工的操作面幾乎是無法操作,時間上也無法去完成支護工作,對屬於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專案,資質限制不嚴格,基坑支護工程轉手承包較為普遍,一些施工單位不具備技術條件,為了追求利潤而隨意修改工程設計,降低安全度。現場管理混亂,以致出現險情,未做到資訊化施工和動態化管理。這也是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常見的問題之一。

  2、深基坑支護實施策略

  2.1 轉變傳統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理念

  現如今我國在深基坑支護技術上已經積累很多實踐經驗,初步摸索出岩土變化支護結構實際受力的規律,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的新理論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對於岩土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實際設計和施工方法仍處於摸索和探討階段,而且,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支護結構設計的相關規範和標準。土壓力分佈還按庫倫或朗肯理論確定,支護樁仍用“等值樑法”進行計算。這些陳舊的計算理論所計算出的結果與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實際受力懸殊較大,既不安全也不經濟。因此,深基坑支護結構的施工工程設計不應該再採用以往傳統的“結構荷載法”,而應徹底改變傳統的設計觀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監測為主導的資訊反饋動態設計體系。

  2.2 重視變形觀測,並注意及時補救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護結構變形觀測的內容包括:基坑邊坡的變形觀測、及周圍建築物及地下管線變形觀測等。通過對監測資料可以及時分析並及時瞭解土方開挖及支護設計在實際應用中的情況,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時的瞭解基坑土體變形狀況以及土方開挖影響的沉降情況還有地下管線的變形情況等。對設計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時校正設計引數,對已施工的部位採取恰當的補救和控制措施,為此,要求現場變形觀測的資料必須準確、可靠、及時,要求變形觀測人員嚴格按照預定設計方案精心測量、認真負責,保證觀測質量。如果在實際測量中確實發現異常情況,就需要即時研究採取措施以防止其惡化。而一旦出現大的變形或滑動,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設計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變形或滑動繼續發展。研究和應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業的和地區性規範以及當地的工程經驗。對於重大複雜的基坑工程目前國內採用專家論證的形式,對保證工程安全、降低造價是有效和現實的一種方法。

  2.3 全程控制基坑支護的施工質量

  岩土深基坑支護施工重在於過程控制,一旦施工過程控制環節出現問題,事後糾正和補救都會比較困難。因此我們必須進行嚴格的施工過程控制管理,確保施工質量。嚴格按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工程施工前,有關人員需要熟悉當地的地質資料、本次施工設計圖紙及施工現場周圍的環境,另外,降水系統應確保正常工作。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改變錨杆位置、長度、型號、數量,鋼筋網間距,加強筋範圍,放坡係數等。設計方案變更時必須重新經專家評審。基坑支護施工單位要與挖土施工單位緊密配合,堅持分層分段開挖和分層分段支護的施工原則進行施工。土方開挖的順序和具體開挖的方法必須與設計的工作情況相一致,並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後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減少開挖過程中土體的擾動範圍,縮短基坑開挖卸荷後無支撐的暴露時間,對稱開挖,均衡開挖,合理利用土體自身在開挖過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岩土深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應採取措施以防止碰撞支護結構、工程樁或撓動基底原狀土。

  3、結束語

  鑑於岩土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複雜性和風險性,實際施工管理中要求決策者需要掌握本地區或類似條件下已有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根據特定的工程要求和條件進行綜合考慮,做出安全、可靠、經濟的包括圍護結構、支護體系、土方開挖、降水、地基加固、監測和環保的整體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