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質量管理論文

  船舶質量關係到船舶建造業的發展,如果船舶質量不過關,對於船舶製造業來說,將會是致命的打擊。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淺談船舶檢驗質量監督管理

  【摘要】船舶檢驗是保證船舶能夠穩定安全執行的重點工作,做好檢驗工作的監督管理是提高檢驗水平的有效途徑。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詳細論述如何做好船舶檢驗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關鍵詞】船舶;檢驗質量;監督;管理

  中圖分類號:F470.474 文獻標識碼:A

  一、前言

  船舶安全問題的出現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平時的維護和檢驗工作,因此,為了降低船舶出現故障的概率,提高船舶執行的安全性,必須要提高船舶的檢驗質量。

  二、加強船舶檢驗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性

  據統計,國內因船舶質量問題引發的重大人為事故頻發,均是由於質量檢測時疏忽而造成的,“吉長春貨”四艘投入使用的貨船相繼出現影響惡劣的質量問題,均是船體發生斷裂問題,以“吉長春貨5016”為例,在松花江榆樹江橋碼頭起航後掉頭時因船體質量不堪承重而斷裂沉沒,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而其影響不僅是經濟上的牽連,而是損害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民眾、承運商對船舶業安全問題的質疑,影響了社會穩定。為了響應和諧社會構建的號召以及維護、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船舶業的質量安全問題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加強質量檢驗和監督管理能夠保證航運業健康穩定地發展。

  三、船舶檢驗的種類

  船舶檢驗按其性質分為三大類:

  1、船舶法定檢驗:船舶法定檢驗,英文名稱:statutory survey,法定檢驗是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主管機關頒佈的技術規範***法規***,以及船旗國政府批准接受、承認或加入的有關國際公約***條約***,由主管機關下設的船舶檢驗機構或主管機關委託、授權、指定的檢驗機構對船舶、海上設施和船運貨物集裝箱實施的是否符合國家技術規範強制要求的檢驗活動。

  2、船舶入級檢驗:船舶入級檢驗,英文名稱:class survey,其他名稱:船級檢驗,船東為保險和市場競爭的需要,為取得某船級社的船級而自願申請該船級社進行的檢驗。

  ***一***入級檢驗。係指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管理人在法定檢驗的基礎上為了保險和航運市場競爭的需要,向船級社申請入級,由船級社對船舶、海上設施和船運貨物集裝箱是否符合船級社釋出的船舶入級規範的檢驗活動。它包括船舶、海上設施、集裝箱及相關工業產品的入級檢驗和發證工作。入級是船東由於保險和船舶登記的需要而自願申請,接受船級社的檢驗,使自己的船舶或海上設施在該船級社的監督下並按照該船級社的技術規範建造或由該船級社進行全面的初次入級檢驗,證明符合或等效於此船級社的規範或規定,即為取得該種船級。入級檢驗合格後,由船級社發給證書,授予船級符號及附加標誌,並登入船級社出版的船舶名錄內。

  ***二***船舶入級檢驗的性質和特點。按照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入級檢驗是由船級社根據其制定的規範、檢驗程式對船舶實施的檢驗。入級檢驗是一種商業性質的檢驗服務,從法律意義上講,屬於非強制性檢驗。但目前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規定了幾類特殊船舶需要進行入級檢驗。

  3、船舶公證檢驗:船舶公證檢驗,英文名稱:justice survey。公證檢驗是指船檢機構接受委託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對某種情況進行鑑定,出具證明的一種檢驗。檢驗機構進行公證檢驗後出具的檢驗報告可作為交接、計費、索賠及海事仲裁行為的有效憑證。另外,船舶的起、退租檢驗、保修專案檢驗、船舶買賣核價及核定廢鋼船鋼鐵重量等均屬公證檢驗。

  四、開展船舶檢驗質量監督管理的途徑

  船舶檢驗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涉及到多個部門、多個環節,因而對船舶檢驗質量的監督管理不能只從某一個方面或某一個環節入手,而應從船舶生產、製造、檢驗、航運等各個環節入手,對船舶生命週期實施全過程控制,打造“造、檢、航”船舶安全管理鏈,嚴把“三關”,提高檢驗質量。

  1、加強對船舶建造環節的管理,嚴把“出生”關

  ***一***加強船舶製造廠的資質管理。船舶是“造”出來的,船舶製造廠理所當然是船舶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應為船舶的製造質量負首要責任。現階段國內的船舶製造廠參差不齊,既有大型船舶製造廠,也有那些“沙灘造船廠”。大型船舶製造廠的技術力量雄厚、硬體裝置先進,持有國家主管機關頒發的生產許可證;而大多數中、小型船舶製造廠還處於資金積累階段,未取得國家主管機關頒發的生產許可證,質量意識比較淡薄。因此船舶工業行業管理部門要根據船舶工業發展規劃,設立和把好造船市場準入門檻,嚴格把好修造船廠資質關。整合中小型船廠資源,向規範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指導企業改造升級裝置設施,改進造船工藝技術,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把好船舶源頭關。

  ***二***加強對船舶輔助檢驗機構的管理。船舶輔助檢驗機構主要是指與船舶製造過程相關的輔助性機構,如船舶設計機構、船舶焊接機構、船舶拍片機構等等,此類機構對船舶的檢驗質量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保障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船舶的檢驗質量。如上所述的“金富星18”等三輪的斷裂事故經查均是由於船舶的焊接質量差而導致的。負責對船舶焊接質量進行拍片的機構提供虛假的拍片結果,直接誤導了船舶檢驗機構對船舶焊接質量的判斷。

  現階段主管機關除對氣脹式救生筏檢修站納入管理範圍外,對其它的船舶輔助檢驗機構尚未納入管理,有些目前由船舶檢驗機構對其實施間接的管理,有些則完全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況,導致了目前國內輔助檢驗機構准入門檻低、機構氾濫,市場處於無序競爭和惡性競爭狀態,威脅著船舶的製造和質量的檢驗。因此主管機關應制訂統一的管理標準,加強對船舶輔助檢驗機構的監管,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2、加強對船舶檢驗環節的管理,嚴把“檢驗”關

  船舶檢驗機構是船舶檢驗質量的控制和保證機構,對船舶的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船舶檢驗機構除加強自身的軟硬體建設外,在檢驗過程中應遵循“一檢、二幫、三把關”的原則,強化審圖、現場檢驗和稽核等環節的過程控制,嚴格有效地依照規範開展船舶檢驗,把好船舶質量檢驗關。

  ***一***加強對船舶檢驗機構的管理,推進船檢管理體制的改革。目前主管機關對船舶檢驗機構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對其機構檢驗資質的管理來實現的。2008年部海事局頒佈了新的船舶檢驗機構資質管理辦法,對船舶檢驗機構依據其檢驗能力實施分級管理和加強省級船舶檢驗機構對其下屬船舶檢驗機構的管理力度,此種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省級管理機構的權威,但要徹底改變目前地方船舶檢驗機構自身的管理問題還存在不足。因此目前主管機關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法來加強對船檢機構的管理,推進船檢管理的改革:誗在繼續實施以機構資質管理為主線的前提下,不斷提高省級船檢機構自身的管理能力外,還應逐步推進地方船舶檢驗機構的體制改革,推進省級船舶檢驗機構的垂直管理體系的建立。誗利用市場的手段,嘗試逐步打破目前國內船舶檢驗的相關制度,合理調配船檢機構間的人力資源,讓現有的驗船師力量達到最大化的發揮。

  ***二***加強對驗船師隊伍的建設。2005年國家頒發的《註冊驗船師制度暫行規定》,對驗船師實施職業資格考試,只有通過考試方可有資格向主管機關申請註冊,並從事船舶檢驗工作,並規定驗船師在每個註冊週期內必須參加相應的知識更新培訓。做好船舶檢驗只有檢驗能力是不夠的,驗船師還需具有相應的職業道德準則。近幾年出現了多起違規驗船現象,有的甚至是故意違規檢驗。因此一支有責任心的、有能力的驗船師隊伍對穩定驗船市場、提高驗船質量是必不可少的。主管機關應不斷加強驗船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驗船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3、加強檢驗質量的後續監督管理,嚴把“監督”關

  通過對海事局2008年船舶FSC檢查滯留缺陷來看***2008年海事局船舶FSC檢查,海船滯留率為9.1%、河船滯留率為4.8%***,真正發現由於船舶檢驗質量問題而導致船舶被滯留的幾乎沒有,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安檢人員在船檢知識方面的不足。因此必須加強在這方面的系統培訓,包括理論知識的培訓和現場檢驗知識的培訓,進而在海事系統內部儲備一批具有驗船師資質的現場監督人員,通過考試取得驗船師資格證書,以提高海事系統綜合技術監督能力。

  對違規檢驗行為的處罰是開展監督管理的一個配套手段。對發現的船舶檢驗質量問題具體分析後對相關責任人依法實施處罰,尤其是對因主觀原因而導致的船舶檢驗質量問題應加大處罰力度,讓其違法成本遠遠大於違法所得。

  五、結束語

  本文主要論述了提高船舶檢驗質量,做好檢驗監督管理的一些方法和途徑,對於船舶檢驗質量監管重點環節展開了詳細論述。本文的研究對提高我國船舶檢驗工作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典慶.船體結構檢測及維修規劃的成本-效益評估[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0.2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黃宛清.德國的航運及船舶檢驗管理[J].中國裝置工程,2011.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