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創業管理論文

  建立一家長壽的企業,必須不斷進行管理創新。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創業企業成長中的管理升級與創新

  摘要:建立一家長壽的企業,必須不斷進行管理創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創業企業要想獲得發展壯大,就要不斷進行產品和技術升級,相應地要依託人力資源升級以及組織管理制度和方式的完善與變革;此外,創業企業還可以通過併購等方式來實現企業規模的快速擴張。

  關鍵詞:創業企業;管理創新;併購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10-0020-02

  隨著創業企業獲得初步成功,企業必須儘快實施管理創新,以促進和支撐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一、產品與技術升級

  ***一***必要性

  新企業的發展須臾不能離開創新。追求發展的新企業不應停留在既有的產品或服務上,而應去改進現有的產品或服務,或者拓展出新的產品與服務。這是因為:一方面,產品***或服務***自身具有生命週期,一個產品會經歷引入、成長到成熟,再到衰退的過程,因此,一種產品***或服務***不可能總被市場接受;另一方面,這一週期的長短受到競爭對手產品和技術的影響,競爭對手的模仿與創新,會加速企業既有產品的淘汰。新創企業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往往只有一兩種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的客戶也比較有限,一旦市場出現新的競爭者,或者新的替代品,市場需求萎縮,就會面臨嚴重的財務困境和生存困境。從發展的角度考察,創業企業更應該開發新產品。新創企業的新技術可以將同質產品變成異質產品,使得客戶獲得更多的附加價值,從而接受企業的產品;先進技術的引進和使用,可以加強企業的成本優勢,通過提高生產率,獲得系統經濟效益。此外,由於新企業比大企業相對決策快、效率高,能將新產品儘快投入市場進而獲得先動優勢。

  ***二***創新的市場化觀念

  創新首先表現為市場化觀念的創新。企業首先要掌握市場和銷售的規律,然後才能根據市場需要進行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是有市場效果,這是檢驗技術創新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新創企業在技術創新時,不僅要考慮技術概念、技術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從市場的角度考慮技術創新的目標與效果。埃弗裡特・羅傑斯***Everett Rogers***通過5 000多個案例研究,觀察到80%新產品失敗是由於缺乏顧客接受,為此他建立了ACCTO標準。

  ***三***技術升級的策略

  技術創新戰略是對企業的技術發展進行指導的長遠政策。技術發展戰略可概括為技術領先戰略、技術引進戰略、技術模仿戰略以及市場細分戰略。

  一般來講,在企業初期,往往採用市場細分戰略,將基本技術專門用於為少數特定需求服務。而隨著企業發展,企業將會採用技術引進和技術模仿,通過消化吸收和學習,可以減少自己開發的成本和時間,抓住市場機會,當企業具備一定規模時,可以進一步實施技術領先戰略。在知識經濟時代,許多取得風險投資支援的知識型企業家,可以直接獲得領先技術,實施率先創新,確立先動者優勢,樹立企業在行業中的主導地位。相對而言,技術領先戰略風險大、成本高,但一旦成功則可以取得行業主導地位,而技術模仿戰略則風險小、成本低,但往往需要被動適應率先創新者的種種規定,受到進入壁壘的制約。

  在整個技術升級過程中,關鍵是要加快創新速度,創新的根本是如何比競爭對手以更快的速度去創新。在企業還沒有達到很大的規模以前,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唯有依賴於創新的速度。

  二、人力資源升級與管理創新

  ***一***必要性

  對創業企業來說,產品或服務能否得到客戶的認同決定了其生死存亡。創業企業若想繼續發展,其產品或服務就必須被打造成“品牌”。對於產品或服務來講,技術能力只是塑造品牌的一個基礎,必須通過管理的升級才能建立其品牌的效應。

  對於企業的品牌打造來講,廣告、人員推銷等方式的宣傳只能樹立其知名度,但如果知名度沒有轉化為顧客口碑相傳的美譽度,那麼這一品牌將是短命的。一個好的產品或服務,只有通過細緻的、不斷革新的管理,才能確保其質量和美譽度。對創業企業來說,只有把產品或服務打造成品牌,才能取得持續的發展動力。首先,要有優秀的人才,優秀的品牌是優秀的人幹出來的。企業的發展戰略確定後,企業的發展則從根本上取決於人力資源的狀況。隨著創業企業的成長,在企業的人力資源方面需要更為強大的團隊來支援;其次,隨著企業產品和技術的升級,營銷隊伍、技術隊伍和整個企業成員不斷擴大,過去的管理方式將難以適應,創業企業為謀求更大的發展必須進行管理的升級。事實上,在管理問題解決之前,技術創新的貢獻是有限的,過低的管理水平會使技術創新的效益大部分被侵蝕,比技術創新更為關鍵的是管理創新。

  ***二***職業化的人力資源升級

  隨著創業企業的成長,人力資源的數量,尤其是質量急需提升,在引進人才的時候,新的衝突不可避免。許多新創企業在初始階段的團隊成員多是家庭成員或者朋友熟人,這種團隊構成的好處是團隊成員的利益相對一致,資訊溝通便利,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同時,由於受到血緣、親緣、地緣等方面的影響,創業企業家與團隊成員更加相互信任,團隊成員對創業企業家更為忠誠,代理成本較小。應該說這種模式是比較適應企業建立之初的,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這些人員卻可能由於能力素質的限制而難當重任。隨著企業的發展,管理正規化的需要也要求迴避親情的干預,事實上,隨著企業收益的擴大,利益的分歧不可避免,巨大的利益可能會衝擊既有的和諧與忠誠。總之,團隊成員尤其是高層管理者的職業化不可避免。此外,某些企業家自身素質的限制也可能需要“空降兵”的幫助。儘管引入職業經理人***以及高階技術人才***會帶來潛在的代理成本,但卻可以帶來職業經理人人力資本運用帶來的高收益,只要這個預期收益高於代理成本,引入職業經理人就是必要的。

  在理論層面容易解決的問題,在現實操作時卻需要一個過程,只有那些能夠意識到人員升級問題的重要性,並能夠妥善處理過去團隊的利益問題的企業家,才能看好時機並實現人員“吐故納新”的轉型。新創企業人力資源的升級關鍵的還不是具體的得到某些優秀人才,而是創造一個不斷催生新人才的機制。這一機制既依賴於企業的發展願景和良好的企業文化的激勵,又依靠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人才選拔制度的激勵。人力資源的升級本身就是管理升級,併為整體的管理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管理升級與創新的幾個關鍵方面

  企業家不單是企業的建立者,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家還要持續地進行著企業的內部組織管理制度和方式的完善和變革。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隨著企業人員的擴大,企業家需要通過授權的方式來實現企業的有效管理,這意味著企業委託――代理鏈條的不斷延長。這要求企業家設計一套可行的激勵約束機制,即發揮調動每一個企業成員的積極性,實現利益的共贏,又保證企業家控制權的有效性。企業的團隊生產力最終取決於所有組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相互協作程度。

  其次,企業必須樹立高標準、精細化的質量觀念。正是微小的質量差異把企業區分開來。企業光有目標是不夠的,還必須通過制定有效的管理過程,持之以恆、腳踏實地地去實現遠大目標。

  再次,企業必須不斷更新觀念,進行管理創新。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如果放慢觀念更新的步伐,隨時可能被淘汰出局,優秀的企業家永遠具有危機感。想建立一家長壽的企業,必須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創新是管理的靈魂。創業中企業家不能取得一定成就就志得意滿,要有永遠的憂患意識,在變革之前作出變革,不斷地自我革命,贏得新的勝利。管理創新重在塑造員工的行為,建立讓員工主動合作、學習與創新的企業氛圍,創業企業要始終保持創業意識,居危思進,不斷進行組織的自我革新和自我超越。

  三、創業企業擴張

  通過收購的方式是實現創業企業擴大企業規模的有效途徑。採取多元化經營不一定自己去開拓新的市場,可以通過收購已有的其他領域的企業方式獲得。而採取一體化擴張,即企業沿著其投入或產出方向的擴張本質上就是併購。併購是買下一個企業或其一個部分,被收購的企業完全屬於其買主,而不再是一個獨立實體。

  併購的主要好處在於可以獲得既有企業的各種資源,如企業的一定聲譽、核心技術、客戶基礎、市場營銷構架、現有員工,因此是一種可能的低成本擴張方式。通過收購企業創業者可以免除尋找新技術、原料供應商、銷售渠道、招聘新員工、尋求客戶的時間和成本,把精力投入到更有創造性的企業活動中去。併購還可以克服市場進入壁壘,通過對現有企業的併購,可以克服規模經濟、專有技術、營銷渠道等方面的進入壁壘,並迅速形成市場競爭力。併購的風險在於併購價格過高以及併購後企業面臨著價值鏈上各種價值活動的整合困難。併購後,企業將面臨戰略、制度、管理、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市場、技術等多方面的整合任務,此外,在企業的核心產品或服務沒有穩定的條件下,盲目多元化只會分散有限的資本和資源,帶來管理危機和財務危機。從戰略的角度上講,新創企業必須注意保證企業總體經營的一貫性和業務的相對集中,無論購入企業成為整個企業的核心,還是滿足拓展企業能力的需要,比如銷售渠道、銷售隊伍或生產裝置,創業者必須保證它能夠融入企業現有的總體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向。

  此外,特許經營也是創業者擴大企業規模的一種有效方式。創業者可以通過授予特許權的方式讓其他人使用自己的商標、生產流程、產品或服務等擴大企業的規模,被授予者需要交納一定的許可費和實行標準化的運營程式。特許經營最大的優點在於創業者可以在不需要很多資金的情況下迅速擴大企業規模。此外,特許經營還具有成本優勢,授予人可以大批買進原材料,運用規模經濟的優勢,同時,特許經營還具有不必由一個企業單獨支付大量廣告費用的成本優勢。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