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的養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講究中醫養生了,養生除了注重生活細節外,還可以按照身體不同部位進行調理。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方法

  一、背部的保健特區:

  中醫養生保健專家指出,後背正中的脊柱是人體督脈的所經之地,脊柱兩旁的太陽膀胱經絡與五臟六腑聯絡甚為密切,經常予以激發疏通,有益於氣息運動,血脈流通,滋養全身器官。現代醫學發現,人體背部皮下還蘊藏著大量免疫細胞,如患了感冒或中暑後,“擦背”和“刮痧”等就是啟用背部免疫細胞的好辦法。

  二、前胸的保健特區:

  經科學家研究發現,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體整個免疫系統的重要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來的免疫活性肽物質,能監視體內變異細胞,並毫不留情地將其消滅,故有強大的抗癌作用。同時,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對延緩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只要每天堅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上自頸部下至心窩部100~200次,就能刺激胸腺,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三、脊柱的保健特區:

  最新醫學研究表明,人老首先是脊柱先老。脊柱是人體兩條直行的經脈中督脈的行經之地,經常按摩脊柱,可促進經絡的疏通,滋養全身器官而健身。日本一家雜誌報道,鍛鍊脊柱可防治100多種疾病。脊柱是人體的中心軸,經常保健會產生很強的生物電能,給臟腑和全身輸送,補充能量,而且使人對病毒的侵襲有很強的免疫力,即使對腦血管意外、老年痴呆症、中風癱瘓、神經官能症、糖尿病等也有防治作用。

  四、臍部的保健特區:

  肚臍又名氣舍,是真氣的貯存之處,被養生學家視為保健“要塞”。肚臍為神闕穴,具有培元固本、安神定心、調和氣血、舒肝利膽、益肺固腎、通利三焦、調暢經絡的作用。經常按摩肚臍,有預防和治療中風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壽延年。

  五、腋窩的保健特區:

  腋窩是血管、淋巴、神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它的健身奧祕之處,就在於受刺激後會使人大笑,這被專家稱為“腋窩運動”。刺激此處的神經、血管和淋巴結,能使各器官都得到運動,促進血液迴圈,並使各器官充分獲得養分和氧氣的交換,使大腦、心臟以及肺部都受益匪淺。

  六、腳部的保健特區:

  人的腳底穴位很多,約有70多個,6條經絡起止於腳上。科學家還認為,人的腳底有成千上萬個神經未梢,與大腦和心臟密切聯絡,與人體各部臟器均有相關,所以將腳稱作人的“第二心臟”,可見腳的保健的重要。經常彎彎腳趾、經常散步、踩鵝卵石,每天使用周林頻譜足療桶促進腳部血液流暢,把遠端血推向心臟和全身,調節陰陽平衡,防治疾病,健身益壽。

  秋季養生按摩的養生方法

  推拿按摩注意事項

  許多醫院都會提到按摩出現意外而進入醫院中理療、骨科治療的事情經常都會發生,其中最多的也就是脊椎病患者了,所以小編建議大家患有此症狀的人最好不要用按摩來養生。按摩穴位的時候,手法若果正確,那麼可以減輕人們工作一天的疲憊感,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平時在家沒事的時候,自己也可以給自己做一些簡單的按摩。

  1 揉小腹 有助健脾胃

  肚臍是精氣比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醫裡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周圍分別還有中脘、關元、氣海等穴,輕輕揉按,對調整人體氣血、改善體內臟腑功能都有好處。

  2 捏腳底 促進血液迴圈

  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此處穴位較多,有成千上萬個末梢神經,與人體各個臟器的健康密切相關,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隔兩三天用熱水泡泡腳,每次半小時,是非常簡便易行的一種保健方法,可以起到溫經通絡、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3 搓雙耳 全身都受益

  中醫講“腎開竅於耳”,做好耳部保健,對強腎效果更好。按摩耳朵應用力輕柔,通常以揪、揉、拉為主,時間以5分鐘為好,不要超過10分鐘。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調節和促進人體各系統生理功能,有益於增強體質;輕揉雙耳並摩擦,可疏通經絡,對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4 推脊椎,增強免疫力

  脊椎及其兩側,是人體兩條最大的經脈之一,督脈的行 經之地,且有肝腧、腎腧等重要經絡通過,屬陽經彙集之處。平時可由家人幫助,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來回推拿脊柱及兩側,可邊捏邊向前推進,或拍打前進,每次5分鐘即有疏通經脈之效。

  5 按腋窩 寧神寬心胸

  中醫認為腋窩處有一個重要穴位,名為極泉,鍼灸或按摩極泉有寬胸寧神的功效。按摩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按摩腋窩各15次,然後換左手按摩右側腋窩,每次持續3~5分鐘即可。二是彈撥,抬高一側手臂,把另一隻手的拇指放在肩關節處,用中指輕彈腋窩底,可時快時慢變換節奏,並左右交替進行。

  6 拍前胸 提高肺功能

  前胸是人體陰氣所匯之處,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寬中理氣的作用,還對改善人體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以虛掌輕叩輕拍的方法來保健,將五指併攏、掌心中空,對準胸部正中間的胸骨以適當力度拍擊。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