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生物技術論文

  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摘要]由於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食品檢測技術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從而使各種新裝置、新技術不斷應用於食品檢測中。現如今,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僅提高了食品檢測的精確度,而且拓展了食品檢測的新方向,大大地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文章就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進行詳細的分析,以此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生物技術;食品安全;檢測;應用

  目前,食品的安全性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不僅對人類的健康生存具有重要的影響,還關係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由此可見,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性。作為食品生產企業和政府監管機構,必須嚴格控制食品的品質,檢測人員應做好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以此實現現場無損檢測和快速檢測。由於傳統的食品檢測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基因探針法、PCR技術、免疫學檢測技術、生物晶片和生物感測器技術等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具體分析如下:

  一、基因探針技術

  基因探針技術即DNA探針技術,又稱分子雜交技術,是利用DNA分子的變性、復性以及鹼基互補配對的高度精確性,對某一特異性DNA序列進行探查的新技術。

  目前,基因探針雜交方法總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異相雜交;另外一種是同相雜交,其關鍵技術都在於DNA探針的構建。例如,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大腸桿菌具有葡糖苷酸酶的特性,利用大腸桿菌中編碼該酶的基因序列作為目標DNA,並製成DNA探針,用以檢測食品中的總大腸桿菌。與傳統微生物檢測方法相比,基因探針技術不僅能克服傳統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的不足,而且還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和操作簡便、省時等優點。與此同時,基因探針技術也存在其侷限性,如檢測成本高、速度慢、效率相對較低,這些都是在以後的科研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二、2PCR技術

  PCR技術又名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是由Korana於1971年最早提出核酸體外擴增的設想而產生的,並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發展,近年來才逐漸應用到食品安全控制中。PCR由變性,退火***復性***,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以擬擴增的DNA分子為模板,以一對分別與模板互補的寡核苷酸片段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複製的機制沿著模板鏈延伸直至完成的DNA合成。經過n次擴增後,PCR產物***複製出的DNA片段***可達2n個,可以滿足各種分析的需要。2011年,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在轉基因食品檢測領域中的應用和Taq Man PCR快速檢測食品中的空腸彎曲菌都是近期PCR技術在食品檢測中比較成功的案例。

  PCR技術只需要使用很微量的物質,就能擴增到大量我們需要的目的片斷,並且可以對檢測樣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但同時PCR實驗室要求嚴格,檢測儀器價格昂貴,技術含量高,操作複雜,對相關技術人員要求較高。

  三、免疫技術

  抗原與抗體的結合反應是一切免疫測定技術的最基本原理。免疫技術一般可分為三類:免疫標記技術、免疫沉澱反應和免疫凝集試驗。免疫檢測是目前生物學檢測方法中用途最廣泛的一種方法,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檢測成本低等特點,尤其對於食品檢測非常敏感,通常會用在蛋白質結構分析中。

  目前最常用的免疫學檢測技術中,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在食品檢測方面已得到普及。ELISA是將特異的抗體標記上酶製成酶標抗體酶標抗體既具有抗原抗體反應的特性,又具有酶的底物催化特性,它與相應的抗原結合後,加上相應的底物,根據底物顯色的深淺對抗原做出定性或定量的判斷。例如用該法檢測轉基因玉米所加工的食品中Cry1A***b***蛋白便是成功的案例。由於酶既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可極大的放大反應效果,從而使測定達到很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不過在應用中ELISA分析法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在被檢測樣品的蛋白濃度較低時可能會出現陰性,因此,ELISA分析法一般用於對鮮活組織的檢測和對接受基因工程改造生物體的初步檢測。

  四、生物晶片技術

  生物晶片是將大量生物識別分子按預先設定的排列固定於一種載體***如矽片、玻片及高聚物載體等***表面,利用生物分子的特意性親和反應,如核酸雜交反應,抗原抗體反應等來分析各種生物分子的存在及其量的一種技術。

  基因晶片的最大優點在於其高通量。傳統方法檢測眾多基因要經歷多次實驗而且自動化程度低,因而每次實驗之間是存在系統誤差的。基因晶片可以克服這個缺點,眾多基因的探針的標記、雜交等過程是在一次實驗過程中完成的,而且自動化程度高,資料客觀可靠。基因晶片的缺點在於其不能對待檢測基因在多細胞型別組織中的精確定位進行判斷。另外很多蛋白質調節其功能主要不是依賴其是否表達或表達量高低,而是依賴蛋白質磷酸化-去磷酸化等方式。在這種情況下,用核酸類生物晶片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正在研究開發中的蛋白類晶片可能會有所作為的。

  五、生物感測器技術

  生物感測器***Biosensor***:是由固定化並具有化學分子識別功能的生物材料、換能器件及訊號放大裝置構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統。其主要由生物敏感元件、換能器和訊號處理放大裝置構成。生物感測器技術應用於食品檢測方面的優勢很多,它響應快,樣品用量少;分析操作簡單;除緩衝液外無需新增試劑;可連續分析,聯機操作,易於實現自動化測量等等。

  當前,生物感測器技術在食品檢測方面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檢測魚、肉和牛乳等食品的新鮮度;二是用來檢測食品滋味及熟度。例如:日本農林水產省研製出一種感測器,可“品嚐”肉湯的風味,用於肉湯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

  結束語

  總之,生物技術在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生物技術憑藉自身獨特的優勢,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發揮了巨大的應用潛能。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各方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越來越成熟,從而提高了我國食品的安全係數,以此確保了人們生活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彥輝.淺議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方面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1***16***.

  [2]朱昊浩.基於生物技術的快速食品檢測研究動態[J].科技資訊,2011***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