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口問題論文參考範文

  人口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重要問題之一。世界人口眾多,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給糧食的供給、科技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進步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人口問題論文參考範文篇1

  淺析人口結構變動對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黨的提出,要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增強農村發展活力,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上世紀90年代開始,西部民族地區的農民也加入了民工潮,大量輸出了剩餘勞動力。經過20年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流動,西部地區也呈現出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婦女化”現象,導致農村勞動力結構嚴重失衡,農業後繼無人,農村無活力等新“三農”問題;也發生了耕地棄耕現象,造成土地浪費和環境惡化、農業生產的副業化等嚴重後果。為解決 “三農”問題、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所產生的障礙及挑戰不容忽視。而針對民族地區人口結構方面的問題專家學者的相關研究卻較少,所以本文以科左後旗花燈嘎查為例進行了深入研究,對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婦女化”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科左後旗人口結構變動分析

  科左後旗位於通遼市東南部,轄12個蘇木鎮,4個農牧場轄,有455個嘎查,蒙古族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本文擬選取的科爾沁左翼後旗花燈嘎查,總戶數為183戶,總人口為667人,是純蒙古族聚居村,也是典型的民族地區自然村,所以選其為調研物件,分別對花燈嘎查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就業結構及文化結構進行了調查分析。

  1、年齡及性別結構

  本文根據科爾沁左翼後旗花燈嘎查人口年齡結構將年齡進行分段,並對花燈嘎查從1999年到目前為止近十五年內各年齡段人口變化進行了詳細調查。

  如圖1所示,2014年花燈嘎查14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1999年有很大幅度的下降,佔總人口的10.64%;15―64歲之間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比重為77.66%;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11.7%,較1999年增長了5%。

  對於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定義,本文使用的是聯合國人口組織制定的標準,即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60歲以上人口占該國家或地區人口總數的10%或以上,或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65歲以上人口占該國家或地區人口總數的7%或以上,那麼該國家或地區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當前花燈嘎查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11.7%,這表明花燈嘎查人口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並有加劇趨勢。而花燈嘎查人口老齡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中老年死亡率下降以及年輕勞動力大量轉移,導致老齡化程度加劇。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花燈嘎查在村人口中,女性在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20.69%,男性在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35.08%,在村人口性別比為169.57。而在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中,中國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74。性別比過高或過低都不正常,而花燈嘎查性別比明顯過高,主要是受中國幾百年傳宗接代思想的影響所致。

  2、就業結構

  科左後旗花燈嘎查的一部分勞動力除了從事農牧業以外,剩餘的勞動力大多從事商業、養殖業、勞務服務業等多種生產活動來增加收入。以下對花燈嘎查在村人口和流動人口就業狀況分別進行調查分析。

  根據調查和表1得知,截止到2014年11月,花燈嘎查總戶數為183戶,總人數為667人,在村人口占總人數的比重為71.21%。從事副業的總共有10家,其中個體小商店共有6家,修理部有2家,專業養殖戶1家,出售化肥農藥的1家。而根據實際調查得知,科爾沁左翼後旗花燈嘎查外出打工人群中,15―34歲之間的男性外出打工人口占總戶籍男性人口的比重為56.96%,15―34歲之間的女性外出打工人口占總戶籍女性人口的比重為71.05%。人口遷移去打工的盟市主要包括北京、呼和浩特、通遼、錫盟、呼倫貝爾等地。花燈嘎查流動人口就業中,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比例最高,佔總流動人口的62.34%,主要分佈在住宿餐飲業,由於普遍文化程度低,所以其只能從事比較笨重的體力勞動。剩下的依次分佈在批發零售業***19.39%***、建築業***11.23%***與社會服務業***7.04%***。

  3、文化結構

  國家統計局針對人口普查,對人口文盲率下了定義:文盲率是指15歲及以上未上過學且不識字的人口占相應人口的比例。本次文盲率調查針對農業戶主進行展開,因為戶主是家庭主導力量,戶主有文化與否直接關係到家庭收入的高低。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如圖2所示,花燈嘎查有183戶,其中戶主未上過學的人數達到31人,文盲率為17%,學歷以小學初中居多,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年。戶主未上過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未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國家也未制定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家庭人口數眾多,生活艱難。戶主總體由於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影響,有一部分只能從事一些較笨重的體力勞動,有一部分喪失體力勞動的就只能“養兒防老”。這樣不僅會影響家庭收入、當地經濟發展,也會阻礙農村現代化及新農村建設,同時還會增加社會負擔。

  二、科左後旗人口結構變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1、降低勞動力素質

  科左後旗勞動力結構發生的變動,無論是從文化方面還是體力方面都將使得勞動力素質下降。根據以上調查,花燈嘎查流動人口主要以青壯年為主。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必然破壞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導致農村貧困化的加劇***Chin和Maddox等***。農業勞動力“婦女化”,意味著一個無論從體力、技術、獲得資本支援的能力還是從精神狀態上講,都呈弱勢的群體在支撐著農業生產經營與農村經濟,這自然就造成了農業生產的脆弱性以及農村經濟的“空殼化”。而農業增長潛力下降、農村人才匱乏已經成為當前農村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留在農村的勞動力素質遠遠滿足不了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只會制約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阻礙農業增收   農村人口“空心化”已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農村土地的拋荒和閒置,已成為全國普遍現象。花燈嘎查大量年輕勞動力的轉移,使得婦女和老人成為農村主要勞動力來源和農業生產的主力。由於種地務農勞動強度大,再加上播種需要大量的器械化裝置,婦女勞動力在這方面大大受限。而農村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力成本變高,在花燈嘎查僱傭勞動力成本相對更高,甚至一天達到200―300百元。隨著農村留守人員老齡化的不斷增長,使得農耕力不從心,很多農村老年人在選品種時,一般會選擇易於耕種的品種,使得農作物種植單一化,農業效率低下,農產品很難實現增收。而人口結構的這種轉變會制約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影響農業經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3、阻礙農業科技推廣

  實現農業現代化,推進新農村建設,最主要靠的是農民,所以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特別是文化素質較高,能夠快速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青壯年。而花燈嘎查缺的就是新農村建設方面的人才,由於比較有知識文化的人力資源都從農村轉移到了城市,使其人才更加缺乏。根據對在村人口戶主學歷調查得知,戶主未上過學的人數佔總人數的比例達到17%,戶主上到小學的人數比例達到總人數的40%以上。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機械化的推進,需要一批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門人才,而青壯年大部分向非農產業轉移,導致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動力嚴重不足。在村老年人口,由於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相對薄弱,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制約了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生產的效率。

  三、對策建議

  1、促進農業規模化

  農村勞動力結構失衡、人口老齡化、勞動力婦女化等一系列現象都對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嚴重製約了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和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以家庭承包製為主,往往農業結構單一,生產效率低下。同時由於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積小,加上以家庭為單位購買大型農業器械價格又太過昂貴,根本無法推行農業機械化,因而必須促進土地制度改革,通過多種形式實現土地集中。如何既保證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又能實現規模化經營,確實是目前面臨的一個挑戰。對此,政府應出臺一些相應政策,如建立合作社,採取有償轉讓、自願互利的原則,把農村閒置的土地集中起來,進行機械化生產來實現農業規模化,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2、支援婦女創業

  政府應該針對農村人口老齡化、婦女化的現狀,調整產業結構,支援農村婦女創業。科左後旗是以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政府可以出資在農村建立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店,專門製作有民族特點的服飾或手工藝品,並從各個少數民族地區聘請一些擅長這方面技藝的專家進行指點。民族地區傳統手工技藝在操作過程中,對勞動者的要求較低,沒有年齡要求,且製作傳統手工藝不僅能夠傳承民族文化,還可以吸納大量的農村閒散勞動力,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擴大就業,既可以提高他們的收入又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3、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的養老成為社會關注的主要問題。在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配偶,其次是子女。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日常生活照料都由子女承擔。同時,隨著年輕人口大量流向城鎮,致使農村“空巢”家庭大量增加。所以,對於貧困地區的老年人,政府相關部門應以國家一定數量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為主,提供最低限度的社會保障。首先應該考慮的是那些年齡較大、體力較弱、無法再就業、喪失勞動能力、基本生活有困難的農村老年人,其次是農村五保戶老人、低保老人,他們都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對於這些人,政府相關部門要在政策上給予傾斜,為他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另外,還要發展多樣化的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形式,因地制宜,堅持和完善家庭養老,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得到不斷提高。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