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記事作文
1
清明時節雨紛紛,朦朧的細雨帶來了一絲傷感,一點憂愁,還有一份牽掛……
朋友們都回去掃墓了,惟有我無墓可掃,我想此時我的家人一定在外公的墳前。我在外省讀書,沒機會回去為外公掃墓。突然想起王維的一句詩:“遍插茱萸少一人。”或許此時少的這個人正是我吧。
外公過逝五年了,回憶起他住院那段期間,我正在外省讀初一,媽媽說外公得的是癌症晚期,估計撐不了多久了,外婆打電話說外公天天都念這我的名字……我向學校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和媽媽一起回去,我知道,外公一定很想見見我。
到醫院看到外公,他瘦成了皮包骨的樣子,讓人很難聯想到他以前竟是一個肥胖甚至有些臃腫的老人,他殘存的銀髮也掉光了,臉色青黑,我看了很心痛。外公看見我,很滿足地笑了,外婆說他已經很久沒笑過了,那天外公的胃口特別好,家人反倒很擔心,不知道是因為他迴光返照,還是我的到來是他很開心。
有時候,媽媽會說我是個沒良心的東西,看外公病成這樣也不傷心,哭都不哭一下。
我不想做任何解釋,我不習慣在眾人面前落淚,就算再傷心我也會拼命忍住,眼淚並不能寄託我所有的情感。我是個不善於用言語表達情感的人,經常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用被子蒙這頭很傷心的大哭,我不想,不想外公那麼早就離開我。
一個星期後我要回學校上課了,走的那天我又去醫院看外公,我很清楚的知道,這是我和外公最後一次見面了。外公的病情惡化,已經說不出話了,我坐在床邊,他用顫抖的手拉這我,靜靜地看著我。多少次病痛的折磨,他都堅強的挺了過來,然而在我離開的那一瞬間,外公的淚如決堤的洪水,注滿了他臉上的溝壑……
我留下一個燦爛的微笑,希望外公能永遠記住我微笑的樣子。
走出醫院,媽媽責罵我說外公病成那樣我還笑得出,真是沒良心!
我無語,不想解釋什麼,我相信外公是理解我的,我們之間一直有一種默契。
一個月後,外婆打電話告訴我外公去世的噩耗,她說外公臨走前精神特別好,能說一些話了,便整天念著我的名字,要我好好學習,健健康康的成長……
放下電話,我泣不成聲。小時侯發生在我和外公之間的事一幕幕的浮現在我眼前。
記得我九歲那年夏天,我放學回外公家,快走到是才發現前方正在修路,汙水淤泥覆蓋了整條道,散發出陣陣惡臭,我在那兒徘徊了一會兒,急得想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自己是過不去的。真希望自己像鳥兒一樣有一雙翅膀,想到哪兒都能飛過去。可惜這只是幻想,這下只能回學校了。
我剛一轉身,就很意外的遇見了外公,他說他站在後面觀察我很久了,還說我焦急的樣子和好笑。說完他笑著蹲下身子揹我過去。
我伏在外公背上,一股暖流襲遍全身,很踏實,很溫馨的感覺。路很滑,淤泥沒過了外公的腳面,他毫不在乎,揹著我平穩的走著,我想身後那寫深深淺淺的腳印,正是外公對我的愛的最好見證。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我們,我幫外公擦去他額頭上的汗珠,他時不時回過頭來看看我,很滿足的笑著……
到了外公家,外婆看到他裹滿淤泥的大腳,哭笑不得,我乾淨盛水幫他把腳洗乾淨。他樂呵呵地說要是我天天都能幫他洗腳,他願意天天都被我過那條爛路。我傻呵呵地說沒問題。外公臉上立刻綻放出一朵菊花,笑得合不攏嘴。
後來外婆告訴我,其實那天外公預感我會去,所以專門在那段路口等著我放學,好揹我走過那段泥路。
至今,我還清晰的記得那串愛的腳印……
我小時候經常會在半夜肚子餓,外公二話不說就去幫我煮麵,看我津津有味地吃完才回去睡覺。現在想想,自己已經很久沒吃過外公煮的面了,也吃不到了。我只能回憶當年吃麵時的那種幸福感……
關於外公的記憶,還有太多,太多……
對我來說,每年不止一個清明節,每個思念外公的日子都能看作是清明節。
今年不能回去掃墓,希望外公能原諒我的不孝。
雨還在下著,希望我的思念能借著這潮溼的空氣傳給最親愛的外公……
2
哦,清明又到了,我又要來看你了,你可否期待,我親愛的姥姥。
我撐了把傘,目無焦距地走在大街上,三三兩兩的行人結伴而行,我看著街上的景物,雨中的人們,思緒回到了童年。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姥姥,我唱得好嗎”“當然了,姥姥的寶貝是最好的”你滿臉的皺紋鮮活了起來,眸中盛滿了對我的寵愛,像看一塊傳世美玉般看著我,對著我張開雙臂,我一下子撲進了你的懷裡,淡淡的薄荷香在我的鼻翼邊跳著美妙的舞,踏著輕快的步伐,慢慢地,輕輕地,小心翼翼地進入我的鼻中,在這香氣中,我漸漸迷失了自我,那一刻的心如止水用歲月靜好來形容也不為過吧!
我搖了搖頭,轉身向家走去。
細雨霏霏,時間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停下步伐,依然來去匆匆,了無痕跡。閉上眼,心想,如果你還在的話此刻會唱一曲什麼歌呢?記得在夏夜,你會把貴妃椅般到院中,低聲吟唱著那空靈的歌曲,滿天星光點綴在黑色的幕布上,閃耀著它們獨有的光亮,但卻不及你眼眸中十分之一的光彩,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在院中點起一盞盞燈籠,夢幻般的景象,使我沉醉其中。那時的我曾一度相信,無論日月如梭,斗轉星移又或是滄海變為桑田,你一直會陪伴著我,走完一個個春日,夏夜,秋辰,冬午。
時間已然逝去,當年那個滿臉溫柔的老人靜靜地躺在冰冷的墓裡,那個天真無邪的女孩褪去了懵懂的外衣,變成一個自力堅強的少女。物是人非。
但請你相信,時間能改變一切,卻改變不了我對你的愛以及日積月累的思念。
到了家,爸爸看了我一眼,說“收拾一下,該回去了”
到了你的墓前,天已放晴,一碧如洗的天空下,你在冰冷的墓裡,可否害怕,墓旁的向陽花可否為你送去縷縷陽光,帶去絲絲溫暖,邊緣地帶的油菜花已爭妍鬥豔,你可否看到?又可否會回來,並告訴我,這五年的一切,都是假的?
又到一年清明時,最是相思情濃處,現只欲問君一句“現安好兮?”
3
季節就像一把記憶的鑰匙,一次又一次地開啟了我童年的回憶。這個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了,又到了那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的春天。我知道,清明節即將來臨,這使我又想起了記憶中的那次難以忘懷的清明節。
小時候,每逢到了清明節,媽媽總會帶著我來到紹興老家去上墳。我依稀記得,我跟著媽媽和外公外婆到鄉下去。我們乘著汽車一路顛簸了幾個小時,還走了好長的一段路。歷盡了千辛萬苦,我終於跟著大人們來到了兩個土包前。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樣子像是小山坡,還像在幼兒園裡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瑪峰”似的……
到底是怎麼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細地把土包上的雜草拔乾淨,接著又將帶來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兩個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裡還不知在小聲嘀咕著些什麼,大家的神情都十分嚴肅,氣氛也是那樣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覺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聲。可是不知為什麼,只見媽媽生氣地看了我一眼,還讓我對著這兩個土包拜兩下。“為什麼呀?”我當然不樂意,這是什麼東西呀,又為什麼要拜呢?可是,我見媽媽好像不太高興。我覺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媽媽為什麼會這樣。“媽媽,這兩個是什麼東西呀?”******我奇怪的問。只見媽媽神情嚴肅地看了我一眼,接著輕輕對我說:“這兩個小土包裡埋著媽媽的爺爺和奶奶。”“媽媽的爺爺奶奶?”我心裡頓時覺得很難過,媽媽的爺爺奶奶為什麼會埋在這裡的呢?年幼的我,彷彿什麼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後,我卻還是毫無怨言地對著墳墓拜了兩下,因為我知道,媽媽心裡也很難過,儘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後,我將埋在心裡的疑惑通通對媽媽說了出來。“媽媽,為什麼今天你們要這樣啊?你的爺爺奶奶又為什麼在兩個土包裡呢?”我問媽媽。媽媽沉默了許久,對我講述了她小時候的故事。原來,在媽媽小時候,爺爺奶奶對她有著深深的愛。媽媽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爺爺奶奶都會將他們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帶給媽媽吃,而他們自己卻十分省吃儉用。有一次,他們為了將一塊餡餅留給媽媽吃,由於時間放得太長,餅都發了黴。可是,卻只好冒著風雨將餡餅送到媽媽的學校。媽媽雖然沒有吃這塊餅,但心裡卻是那樣的感動。……聽完了媽媽的故事,我終於知道,媽媽為什麼如此敬愛他的爺爺和奶奶了,但是我還是不懂,媽媽那時候為什麼沒有東西吃呢。現在,我明白了。
我的爺爺奶奶也從小陪在我的身邊,時時處處關心著我、愛護著我,處處都為我著想。我呢,也對爺爺和奶奶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媽媽一定也跟我一樣愛他的爺爺和奶奶。
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我已漸漸開始懂事起來,我懂得了許多,我也知道了小時候的所有的疑惑。每當我想起小時候的這件事,我都會不禁覺得當時的我是如此無知。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即將來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節日,又是一個懷念親人的節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更是我最難忘的節日。我知道,這次清明節,媽媽還是回去紹興看望爺爺和奶奶。到時候,我一定也會誠心誠意地跟著媽媽一起去上墳,我也要向媽媽的爺爺奶奶獻上我的那一分誠心。
4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更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從我有記憶起,就覺得清明與其他節日的不同,至今還充滿迷惑。
記得去年的一個星期一的早上,正值清明節,媽媽又帶著來到太爺的墳前,開始,媽媽把火紙拿出來,點燃了放在太爺的墳前。然後,給我了兩三支香和一對蠟點燃了,我又像以前一樣,深深的鞠了三個弓,再跪著磕了兩個響頭,雙手合在胸前心裡默默的念著:太爺保佑我學習進步,全家幸福平安。做完這些,媽媽又叫我去拿來掃帚,我拿了兩把,媽媽便問我:“你拿兩把幹什麼呀?”我說:“今年我也要給太爺掃墓。”媽媽笑了,又說:“孩子長大了。”說完,我們便掃墓了,我輕輕的掃著掃著,掃去了黃樹葉和剛才的火的灰。
我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要燒紙化錢,這不是迷信嗎?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從他她的講解中,我才明白:這是為了紀念於兩千多年前的既忠又孝的介子推,清明節發展到現在主要是通過這一儀式表達對先祖的懷念。以此傳承中華民族孝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