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時,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祭掃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每年清明節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這首詩就會被人們記起。國家特別應清明節而放假三天。
清明節這天,天氣依然晴朗,可人們思念親人的心情是一樣的如雨紛紛。
我隨外婆來到鄉下給太婆婆掃墓,我的婆婆是個有知識的人,她沒有像別人一樣買紙錢,而是帶著鮮花和對太婆婆的無盡思念來到墓前。
鄉間的小徑充滿著泥土氣息,一望無際的油菜花金黃金黃,惹來無數的蝴蝶翩翩飛舞。我們帶著思念漫步在田埂上,享受著徐徐吹來的春風,感到渾身有說不出的舒暢。一陣微風吹過,油菜花擺動著身體在向我們點頭微笑,彷彿歡迎我們的到來。
婆婆讓我站在一邊靜靜地待著,不要出聲。往年,婆婆都是自己獨自來,她不喜歡人多,她說,她要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思念和無數的話語向她媽媽傾訴。我深深地被感染者,聽著婆婆的訴說,我才知道,原來太婆婆是在三十七歲時就獨身一人帶大我婆婆姐妹五人的,我太公公去世得早,含辛茹苦的太婆婆是多麼偉大,就是這樣的經歷才使得婆婆有這樣的情感!
這一刻,我也被感動了,我跪在墓前用心給太婆婆行禮。這更增加了我對自己婆婆的尊敬和真誠的愛。
清明時是踏青時,也是人們對逝去親人的追思,我有一種真切感受,那就是在親人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孝敬長輩,愛護姐妹兄弟,和睦相處,相親相愛,互相扶持那才叫親人。
婆婆對我說:“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我牢記在心。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值得珍惜的美好事物,漫漫人生中。我們應該學會對別人寬容的微笑,懂得如何去珍惜友愛。
篇2
又是一年清明時,星期五,我們六年級全體學生懷著沉痛的心情祭掃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此時,細雨濛濛,校園裡沒有了昔日的打鬧聲,顯得格外安謐.我們六年級的學生站在紀念碑前深切緬懷著為保護石門這塊土地而為國捐軀的將士們,當主持人宣佈活動開始時,同學們的表情十分凝重,心裡也繃得緊緊的.
第一個環節是唱“少年先鋒隊隊歌”,大家嘹亮的隊歌聲在操場上回蕩著。接著,要向紀念碑敬獻花籃了,我和胡穎將花籃抬起,緩緩地走到紀念碑前,輕輕擱在紀念碑上,莊嚴的向“將士們”敬了一個隊禮,然後回到六***1***班的隊伍裡。
然後,我們將要為士兵們默哀。所有的人都低垂著腦袋,我閉上眼睛,彷彿回到了那個槍林彈雨,戰火紛飛的時代,看見了戰士們英勇殺敵的身影,聽見了他們鏗鏘有力的話語,體會到了那濃濃的火藥味中的危險。默哀完畢。
最後,校長神情凝重地站在紀念碑前,深情地為我們講述著這座紀念碑的由來。20XX年的夏天,日本的海,陸,空三軍數萬人向中國大舉進攻。5月向常德,石門,桃源進攻,日本人用9架飛機向石門投了27枚***,彭士量將軍立刻帶領軍隊護衛石門縣城。11月14日,彭士量將軍率領部隊與日軍交戰10天,11月25日,彭士量不幸被日軍的槍彈擊中而死。臨死前,他說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話語:“大丈夫,為國家盡忠,為人民盡義,死而無憾!”他死了,才39歲。
抗日戰爭結束後便在石門縣一完小建造了一座永遠不會被遺忘的豐碑——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紀念碑上那9個雄健有力的大字,好像在告訴我們勿忘國恥,勿忘先烈!
活動結束後,我感慨萬千。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一群熱血男兒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這美好的生活,發憤學習,為建設繁榮富強的祖國而努力。
篇3
又是一年清明節到,吃過早飯,我就急著打電話給大伯,快點開車回去掃墓。
一路上有很多小車,都是回去掃墓的,路邊的山上不時能聽見“噼嚦啪啦”的鞭炮聲。我在車上卻想象不出爺爺的樣子,我從未見過爺爺,爺爺也沒留下照片;爺爺生了五個兒女,聽奶奶說以前的日子是很苦的,經常吃不飽,穿不暖……
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我們到了爺爺的墓地,爺爺的墓地坐落在半山腰,前後左右都是果園,正是臍橙開花的時節,輕風吹過,可聞到陣陣的清香。爺爺的墓地是用大理石砌成的,既美觀,又結實。我們先用鋤頭,鐮刀***沒工具的人就用手撥***把墓地周圍的草除掉,除完草後再把墓地上的泥土清理乾淨, 然後把灑、肉、蘋果放在墓地前,再插香、殺雞、把雞血撒在墓地上,放鞭炮,跪拜,最後燒草紙、冥幣。奶奶買了好多冥幣,數也數不清,我們幾張、幾張地燒著,心想爺爺上輩子辛苦了,希望爺爺在天堂能收到我們給他燒的冥幣,希望他在天堂有錢用,再也不會像上輩子那麼苦了。
爸爸帶著攝影機,拍下了掃墓的全過程,還拍攝了老家的老房子,老房子的石灰壁脫落了許多,既潮溼又陰暗,我剛出生時也是住在哪兒,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苦呀!現在大伯、二伯、我家還有姑姑家都住上了寬敞漂亮的新房,這都是爺爺、奶奶艱苦勞動和認真教育子女的結果。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我一定要認真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答前輩為我創造的好條件,同時要為家裡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到經常孝敬前輩,學會做人,學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