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語教學隨筆

  高三英語的教學要抓住重點,那該如何教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一年又過去了,一屆高三學生又要畢業了,我心裡沉甸甸的,無法形容,看著一屆一屆的學生畢業有一點柳暗花明的欣慰,有時也有山窮水復疑無路的迷茫。在此反思自己,寫點認識,以促教學。

  一、 高三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

  ***一***、兩級分化日趨嚴重,學習興趣有待提高。

  通過兩年的高中學習後,學生們在生理、心理、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個體差異逐漸增大,在英語學習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優等生能視英語學習為樂趣,通過學習獲取知識,提高認識,發展能力,並在課堂表現、課後作業、各種測試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形成良性迴圈。後進生卻因為基礎知識不紮實,又缺乏正確的學習策略的指導,在課堂上聽不懂,課後練習無從下手,檢測中成績落後,於是屢屢受挫、自暴自棄,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信心。

  ***二***缺乏有效自主學習的策略。

  許多高三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不知道如何學習,往往是依賴於教師。“教什麼,學什麼”,很少能自主地設定目標,選擇學習策略,沒有辨別、篩選的能力,很難獨立掌握英語知識獲取英語技能,更談不上獨立順利地應用英語知識於實踐的能力。

  二、高三英語複習教學中的困惑 :

  大家都知道詞彙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進入高三之後,都會有好幾輪的單元詞彙和高考詞彙的強化複習和檢測,佔用課堂教學的很多時間,但面對新教材的詞彙量,學生機械枯燥地記憶單詞既增添學習負擔,又受到挫敗的打擊,教師們也感覺這樣反覆的背誦默寫收效甚微,而且還存在會拼不會用的現象。

  每年高三都要花相當多的時間進行語法複習,但往往是費時多,收效微,在一輪複習完之後,有的學生對於語法知識的掌握還是很薄弱,學生中有的連基本的單詞都看不懂,更別說讓他們自己分析句子的脈絡。雖然近幾年的高考越來越淡化語法,我們學生的英語成績還是沒有很大的變化。

  高三學生在經過一輪,二輪,三輪的複習後,理論上說學生應該既有紮實的基礎,又有運用的能力,可實際上有的學生英語實際水平還是沒有多少提高。很多教師都是不惜用大半年時間投入到“千題百練”之中,追求語法結構的完整性、系統性和覆蓋率,頻繁地進行對付高考題型的練習。讓師生都感到身心疲憊,但是教學的實際效果卻很差。

  三、提高高三英語複習教學效益的幾點思考

  ***一***、應提升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高三英語教學是一門精品工程。作為英語老師應反覆鑽研,一輪複習採用預習、展示、合作探究、點撥提升和鞏固提高五個環節來完成;其中學生合作探求最重要,老師應拋棄傳統“滿堂灌”思想大膽讓學生自己來完成學習任務。二三輪複習應採取感悟、反思、探討、點撥和總結五環節來完成英語複習提升工作。英語老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練習各種英語題型完成感悟過程;先不給答案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進行反思分析,然後給出答案小組合作探討;疑難問題老師給予適時點撥,最後讓學生就知識薄弱環節進行總結體會達到鞏固之效果。

  ***二***、應採用休閒式教學,提升學生興趣。高三英語教學是快節奏、大容量和超強度訓練的過程。英語教師應多留出時間讓學生消化,不應為了趕進度不求效益;知識容量應適中,鞏固訓練題應精選精練,讓學生在快樂中體驗學習英語成功的喜悅。不應追求快、強調多而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呈現重負低效之惡果。

  ***三***、英語學科應重視聽、說、讀和寫四種基本技能。英語教學老師應注重這四種技能培養,主抓詞彙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和聽力教學。雖然最近幾年因為某些原因,英語沒有聽力考試,但聽是語言輸入的途徑,不應忽視,詞彙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閱讀寫作是英語學習能力的要求。總之,應做到天天聽、天天讀、天天背誦和天天寫;如果這樣,英語成績才能提高。

  ***四***、注重學生德育教育,培養德才兼備人才。教師不僅僅是教書,而且肩負育人重擔。我們應從各方面關心學生,為他們成功奠基。作為教師應記住:“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應從各方面教育學生,肯定學生,鼓勵學生,不應諷刺挖苦學生。

  總之,有效的高三英語教學應該是從實際出發,在教學方式上既不要死抱傳統的強調語言理論,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也不要盲目模仿、活而不實,一味趕時髦的運用新潮教學法。

  篇2

  偶然在英語教育雜誌上看到一句話:“高中英語不該是繁重的填鴨似的教與學,它是一種享受,享受語言帶給你人生的精彩與詼諧。”是啊,現在的學生似乎已經迷失在難題與記憶曲線中,他們總是被難理解的語法和難背的單詞所困擾。

  參加工作至今,我始終堅持能力的培養永遠高於應試的教育,但我堅信能力提高後成績自然不會落後。我是教育事業的初探者,還不敢說在教育教學方面駕輕就熟,我和孩子們一樣,要學習而且要享受學習的快樂和精彩。我希望自己能把這種看似平淡的精彩帶給我們班的每一個孩子。

  高三的英語教學不會像基礎年級那樣講一些與人文、地理、歷史、科普、藝術以及勵志有關的文章,孩子們要學會答題技巧和知識脈絡。加上現在的複習沒有什麼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所以他們很容易厭倦這種平淡的學習方式。既然學生們喜歡有趣的話題和語句,那老師就不妨以把枯燥的語法題換成他們感興趣的句子和語篇,把知識靈活地整合成高考重點,讓學生們在學習中享受到精彩。我是這樣做的。

  1.詞塊和詞彙

  “詞塊”這兩個字是高考命題解析中出現的新的資訊詞,意味著高考命題的趨勢。它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軟肋,大多數英語不過關的學生都是不喜歡背單詞或背下來容易忘。詞彙是英語學習的基石,在複習過程中,我們每個老師分工對每單元的重要詞彙、短語進行總結,把容易忘的單詞加點深刻的解釋讓學生記得住,讓這個詞下次出現時學生就能想起老師的句子。

  檢測學生對詞彙的掌握程度並督促他們認真背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說提問,學生討厭考試,因為不好的成績會讓學生自卑,而提問就好很多,學生們喜歡看著老師鼓勵的眼神回答問題,這樣他們會增強自信。

  2.語法

  語法知識也是做好各類高考題型的基礎,我們在去年會考複習開始就對各個語法點進行系統的複習,如名詞、冠詞、代詞,時態、語態、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非謂語動詞等,老師儘量做到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再配以專項練習,達到紮實語法功底的目的,為第二輪“強化能力”的訓練做好充分準備。同時儘可能創設各種語言情景來複習這些語法,從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把難理解的語法變成易理解的公式,這樣學生會記住不容易忘記,把語法放在語境中學習是感受語言的最好方法。

  3.語篇

  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是高考中的重頭戲,在總分150分中佔了90分之多,所以語篇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高考複習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

  我非常重視語篇的閱讀和理解中邏輯思維的訓練與培養。在高三的第一學期,我隔天讓學生做高考完形和閱讀,並有選擇地進行錯題分析。在閱讀方面,我加強限時閱讀,在限時閱讀後,再指導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判斷、推理、歸納、分析,從而選出最佳答案。語篇的學習和基礎年級一樣,提高閱讀能力是關鍵,其中語篇中的故事也同樣吸引著學生,讓他們用英語學到不同的人生和情感,享受學習帶給他們的精彩。

  4.寫作

  寫作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創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更全面。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我讓學生練了高考書面表達中的各種體裁和題材,如書信、通知、日記、發言稿等,至少每週寫一篇,然後進行認真批改講評,有幾次甚至大部分同學都面批,並且指導學生注重平時積累,歸納運用並背誦一些書面表達常用的連線詞、句型、寫作模板等,還背誦一些優秀範文,進行模仿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