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趣的故事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具有有趣的態度。它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天賦,許多人甚至沒有能力享受人們向他們呈現的快樂。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象牙筷子

  商紂王在剛開始請工匠用象牙為他製作筷子的時候,他的叔父箕子就表示出了一種擔憂。箕子認為,既然你使用了稀有昂貴的象牙作筷子,與之相配套的杯盤碗盞就再也不會用陶製土燒的笨重物了,而必然會換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換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盤碗,你就一定不會再去吃大豆一類的普通蔬菜,而要千方百計地享用犛牛、象、豹之類的胎兒等山珍美味了。緊接著,在盡情享受美味佳餚之時,你一定不會再去穿粗布縫製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溼的茅屋下,而必然會換成一套又一套的綾羅綢緞,並且住進高樓大廈之中。

  箕子害怕照此演變下去,必定會帶來一個悲慘的結局。所以,他從紂王一開始製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了一種不祥的恐懼。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僅僅只過了5年光景,紂王就演變到了窮奢極欲、荒淫無恥的地步。在他的王宮內,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獸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廚房內添置了專門用來烤肉的銅格;後園內經過釀酒後剩下的酒糟已經堆得像座小山了,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划船。紂王的腐敗行徑,不僅苦了老百姓,而且將一個國家搞得烏七八糟,最後終於被周武王所剿滅。

  箕子能從象牙筷子的苗頭,推斷出商紂王必然亡國的命運,深刻地說明了“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道理。如果對小的貪慾不能進行有效的遏制,任其發展,最終必然會釀成大的災難,造成大的罪惡。

  篇二:烏鴉的隊形

  一群大雁列隊從天空飛過,秩序井然。烏鴉,非常羨慕。一隻老烏鴉對大家說:“看人家大雁,飛得多整齊,哪像我們這麼亂糟糟的,怪不得人家說我們是烏合之眾。從現在起我們必須改掉這個毛病。我們也要像大雁一樣列隊飛行。”

  大家一致同意。飛到天空中,老烏鴉剛要編隊,一隻年富力強的烏鴉說:“大叔,您年紀大了,這事用不著您操心。編隊的事,就交給我們吧!”老烏鴉只好退到一邊去。

  這隻烏鴉剛要編隊時,一隻比它更年輕的烏鴉對它說:“老兄,你準備編個什麼隊形呢?編個像大雁那樣的‘一’字隊形或是‘人’字隊形嗎?那太老套了。早就過時了。要編,就編一個‘s’形。”另一個羽毛未長全的烏鴉說:“…‘s’早就落後了!現在最新式的是‘x’,‘x’從所有的方向看都是一樣,準會萬人瞻仰的。”

  於是所有的烏鴉都參與了這個討論,爭論很激烈,一直到現在他們還是沒有找到一個最好的隊形。

  篇三:不怕鬼的和尚

  合州這個地方有一座山神廟,廟中的山神是個不好侍候的鬼神,當地人每年按時供奉山神,絲毫不敢怠慢,山神稍有不如意,便一定有災禍降臨到人們頭上。特別是,每次祭祀山神用的祭品,都必須是牛、羊、豬三牲俱全。儘管這裡耕牛十分珍貴、緊缺,但人們被廟裡的山神嚇怕了,也只好忍痛殺牛貢獻,年年如此,苦不堪言,不知何日才有個盡頭。

  話說蜀地有個和尚,法名善曉。這善曉和尚早年本是個做官的,只因看不慣官場黑暗,不願合流,感到做官不遂心,於是出家做了和尚,棄官換了個自由。這一日,善曉和尚雲遊到了合州,聽說了山神為害四方、給合州老百姓帶來苦難的事,他心中甚是不平。

  善曉和尚拿了板斧,怒氣衝衝直奔山神廟。他一腳踏進山神廟,便怒不可遏地用板斧指著山神塑像罵道:“祭天祭地,都不用三牲這麼厚的供品,你這樣的鬼神算個什麼東西!怎麼竟敢狂妄地超過天地的尊嚴呢?況且牛是耕地少不了的,是百姓過日子的依靠,你濫施淫威,逼人們把牛羊殺了,獻給你享用,也太過份了!今天,我要替他們來出出這口惡氣!”說罷,善曉和尚舉起斧頭,使勁向塑像砸去。他一陣左砍右砸,直到把塑像砸得粉碎,這才停住。他看著昔日作威作福的山神,此刻不過是散癱在地上的一堆廢物,不由得痛快地“哈哈”大笑起來。

  善曉和尚怒打山神的事,一下子傳開了,合州上下一片驚恐不安。人們全都為善曉捏著一把汗,也十分擔心山神會來報復。有人竊竊私語:“這下完了,山神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不見有任何災難降臨,善曉和尚也一直安然無恙。老百姓這才如釋重負,再也不用殺牛宰羊去供奉山神了,他們都對善曉和尚充滿了感激之情。

  可見,在勇敢者面前,鬼神也只能以失敗告終。因此,我們首先是不能被所謂的鬼神在精神上壓倒,其次是要有敢於抗爭的精神,這樣,惡勢力就不可能為非作歹。

  篇四:修路與架橋

  有個人的鄰居是個十分慳吝的人,人們都叫他吝嗇鬼。吝嗇鬼家裡糧滿倉、柴成垛,可他還總是裝窮叫苦,佔別人的便

  一天,吝嗇鬼家裡來了客人,吝嗇鬼把酒肉都藏了起來,裝著很為難的樣子,到鄰居家借了幾顆菜、一小盅油,回家煮了點稀飯“招待”了客人。晚上,等客人走後,吝嗇鬼一家才又重新做了香噴噴的飯菜,舒舒服服吃了一頓。其實吝嗇鬼家的生活是很富裕的,可是他總希望著更加富裕。

  一天,吝嗇鬼忽然想起來要去祭土地神,因為他覺得土地神是能保佑他更加富裕的神。祭神是需要獻上供品的,吝嗇鬼希望土地神賜給自己更多的財富,卻又捨不得投入一點點供品。面對著家中的大米、白麵、魚肉、好酒,吝嗇鬼犯了難。他摸了摸雪白的米飯、饅頭,聞了聞香噴噴的臘肉薰魚,碰了碰蓋得嚴嚴實實的成壇的老酒,終於沒捨得拿出來。

  吝嗇鬼狠狠心、咬咬牙,拿半碗大米到鄰居家換了一碗小米飯,從當天吃剩的菜中揀了3條小魚,又將未喝完的半瓶酒帶上,就很慷慨地出了家門。

  到了土地神住的廟中,他擺上那些不像樣子的供品,認真地祈禱說:“土地爺爺,我拿了酒、魚、米飯來供奉您老人家,請您保佑我有更多的財富吧。讓我那乾旱的高坡地也都長出茂盛的莊稼;讓我那水澇的湖窪地也都收穫上萬石的糧食吧!請將我的這些財富和您的保佑傳給我的子孫後代,讓他們也年年豐收,永遠獲得多多的財富吧。”

  這個吝嗇鬼的要求實在是太多了,他不但希望土地神保佑他自己獲得許多,還希望保佑他的後代子孫也要得到許多。可是他供奉給土地神的又有多少呢?

  這種只知道無止境地向別人索取,卻不考慮對別人也應付出的人,會真的得到別人的賜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