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小故事大人生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調整好心態最重要,不要看到自己失去什麼,而要看到自己得到什麼,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湯姆的紙條

  美國得克薩斯州有一條法律:凡年滿14的孩子,必須身體力行為父母分擔家務,諸如洗碗,擦地,剪草坪等.

  在一個星期天的晚上,聰明的男孩湯姆給媽媽寫下了一份帳單:

  湯姆幫媽媽到超級市場買食品,媽媽應付5美元;湯姆自己起床疊被,媽媽應付2美元;湯姆擦地板,媽媽應付3美元;湯姆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媽媽應付10美元.合計:20美元.

  湯姆寫完後,把紙條壓在餐桌上,便上床睡覺去了.忙地滿頭大汗的媽媽看到這張紙條後,寬容地笑了笑,隨手在上面添了幾行字,放到湯姆的枕邊.

  醒來的湯姆,看到了這樣一張帳單:

  媽媽含辛茹苦地將湯姆懷了10個月,湯姆應付0美元;媽媽教湯姆走路,說話,湯姆應付0美元;媽媽每天為湯姆做好吃的食物,湯姆應付0美元;媽媽每個週末陪湯姆去兒童樂園,湯姆應付0美元;媽媽每天為湯姆祈禱,希望他成為天使般可愛的小男孩,湯姆應付0美元.合計:0美元.

  這張紙條,至今仍被湯姆珍藏著.它告訴湯姆,真正的愛是沒法計量的.

  篇二:銀行行長的司機

  一個冬日的傍晚,上海大眾計程車公司司機孫寶清在浦東接到一位要去浦西赴宴的客人。車進隧道不久,客人突然要求掉頭。孫寶清解釋,隧道里不能掉頭,掉頭只有到浦西再說。客人告訴他,出門時換了褲子,身上沒有帶錢。如果到浦西再掉頭,赴宴就來不及了。孫寶清笑著回答,沒關係,我可以免費送你去。

  車到飯店,孫寶清遞過三張大眾乘車證給了這位客人,並告訴他,身邊沒有錢,回來可以按上面的號碼打電話,讓大眾計程車接你。這三張票子可以抵付30元車費,即便不夠用,大眾司機也會送你回來。

  孫寶清兩天後被聘請到紐約銀行上海分行擔任行長的司機。原來那個晚上坐車要掉頭的客人就是紐約銀行上海分行的行長。

  篇三:小女孩的吻

  在一個鬧饑荒的城市,一個家庭殷實而且心地善良的麵包師把城裡最窮的幾十個孩子聚集到一塊,然後拿出一個盛有面包的籃子,對他們說:“這個籃子裡的麵包你們一人一個。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個麵包。”

  瞬間,這些飢餓的孩子彷彿一窩蜂一樣湧了上來,他們圍著籃子推來擠去大聲叫嚷著,誰都想拿到最大的麵包。當他們每人都拿到了麵包後,竟然沒有一個人向這位好心的麵包師說聲謝謝,就走了。

  但是有一個叫依娃的小女孩卻例外,她既沒有同大家一起吵鬧,也沒有與其他人爭搶。她只是謙讓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別的孩子都拿到以後,才把剩在籃子裡最小的一個麵包拿起來。她並沒有急於離去,她向麵包師表示了感謝,並親吻了麵包師的手之後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麵包師又把盛麵包的籃子放到了孩子們的面前,其他孩子依舊如昨日一樣瘋搶著,羞怯、可憐的依娃只得到一個比頭一天還小一半的麵包。當她回家以後,媽媽切開面包,許多嶄新、發亮的銀幣掉了出來。

  媽媽驚奇地叫道:“立即把錢送回去,一定是揉麵的時候不小心揉進去的。趕快去,依娃,趕快去!”當依娃把媽媽的話告訴麵包師的時候,麵包師面露慈愛地說:“不,我的孩子,這沒有錯。是我把銀幣放進小麵包裡的,我要獎勵你。願你永遠保持現在這樣一顆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訴你媽媽這些錢是你的了。”她激動地跑回了家,告訴了媽媽這個令人興奮的訊息,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報。

  篇四:小孩的心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