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感人小故事

  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闇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髮展的障礙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柳公權虛心拜師

  柳公權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他在少年時候,就寫得一手好字,常常博得師長的誇讚和朋友的羨慕,因此他不免驕傲起來。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夥伴在路邊的亭子裡練習書法。夥伴們圍差柳公權,一邊看他寫字,一邊大聲地稱讚著。柳公權心裡得意極了,他對夥伴們說道:“這算什麼,等過幾年,我的書法一定天下第一。”

  這時,一位老者從這裡經過,聽到柳公權的話,就走過來看看他寫的字,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並不好,軟塌塌的,沒筋沒骨的,還值得在人前誇耀嗎?據我所知,有人用腳寫的都比這好哦。”

  柳公權一聽,小臉漲得通紅:“不可能,不會有人比我寫得更好了,更何況是用腳!”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信,你就到華京城去看看吧。”

  第二天,柳公權一大早就出發,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有雙臂的黑瘦老頭兒背靠槐樹,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笑,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字,筆下的字龍飛鳳舞,每一筆都是那麼剛勁有力,博得圍觀的人陳陳喝彩。

  自己的字和這位老人用腳寫的字比起來果然是不值一提,柳公權心中深感慚愧。他馬上走到老人面前,“撲通”一聲跪下,說:“我願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祕訣。。。。。。”

  老人慌忙放下腳中的筆,對柳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混生活,怎麼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下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

  篇二:司馬光

  司馬光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當時了不起的大學問家。流傳千古、影響深遠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鑑》就是他編寫出來的。

  司馬光小時候在私塾裡上學的時候,總認為自己不夠聰明,他甚至覺得自己比別人的記憶力差。為了訓練自己的記憶力,他常常要花比別人多兩三倍的時間去記憶和背誦書上的東西。每當老師講完書上的東西,其他同學讀了一會兒就能背誦,於是紛紛跑出去玩耍了。司馬光卻一個人留在學堂裡,關上窗戶,繼續認真地朗讀和背誦,直到讀得滾瓜爛熟,合上書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罷休。

  他還利用一切空閒的時間,比如騎馬趕路的時候,或者夜裡不能入睡的時候,一面默誦,一面思考文章的內容。久而久之,他不僅對所學的內容能夠記誦,而且記憶力也越來越好,少時所學的東西,竟至終身不忘。由於他從小學習一絲不苟,勤奮用力,為他後來著書立說奠定了很堅實的基礎。

  司馬光一生堅持不懈地埋頭學習、寫作,往往忘記飢渴寒暑。他住的地方,除了書本,只有非常簡單的擺設:一個板床、一條粗布被子、一個圓木做的枕頭。

  為什麼要用圓木做枕頭呢?原來是這樣的,司馬光常常讀書到很晚,他讀書讀累了,就會睡一會兒,可是人睡覺的時候是要翻身的,當他翻身的時候,枕頭就會滾到一邊,這時他的頭自己會碰到木板上,這樣一振動,人也就醒了。於是,他就馬上披衣下來,點上蠟燭,接著讀書。後來他把那個圓木枕頭看成是有思想的東西,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警枕”。

  就是憑著這種永不自滿、永不懈怠的精神,司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19年時間,編成了《資治通鑑》這本歷史鉅著。

  篇三:莫言的讀書故事

  莫言只是小學畢業,沒有上到初中,可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學生的課堂裡宣讀,作為一種學習的範文。

  莫言的作文很棒,記得第一次引起老師注意的作文,寫的是一場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學校籃球比賽。每逢“五一”,小學裡就舉行體育盛會,有乒乓球、標槍、跳高、賽跑。寫作文的時候,同學大部分都是走馬觀花,流水賬一樣把各種運動專案都寫一遍。他另闢蹊徑,別的比賽一筆帶過,把絕大部分筆墨專門寫籃球比賽,寫怎樣搶球,怎樣運球,怎樣投籃,受到了老師讚揚,當作範文全班宣讀。

  莫言受了表揚,一下子興趣就上來了,天天盼著上語文課,因為那是他出風頭的時候。後來,他經常在作文中虛構故事,而他的小學作文還被拿到中學裡宣讀,給中學生當範文。他回憶說,自己文學的開竅比別人多了一份覺悟,那就是對“虛構”的重視。

  小時候推10圈磨才準看1頁書

  莫言嗜好讀書,小時候冒著家長懲罰的風險讀書,甚至出力推磨換書看,推10圈磨才能獲准看1頁書。在訪談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董倩問:“您不能推1圈磨就看1頁書嗎?”莫言大聲說:“我願意人家不願意啊!”

  莫言仍然記得讀《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准他借書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須還書。怎麼辦,他跑到一個草垛上躲了起來,放羊這個“本職”工作被放到了一邊,羊兒餓的咩咩叫,他讀得忘乎一切,氣得母親要打他。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莫言讀遍了周邊10多個村莊的書籍。一天之內讀完了的《青春之歌》,他至今記憶清晰,還記得書中的一些段落。回想以前,已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先生感慨:“那些回憶都變成了我寶貴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