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感人小故事

  感人的正能量小故事你看多多少呢?看看下面的你看過沒有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唯一的朋友

  深秋的一天上午,在北美某城市的一個交叉路口的便道上,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年人靠坐在向陽的牆根兒下,他的腿上臥著一條黃色的大犬。

  此人名叫約翰,他窮困潦倒得連每天吃飯都沒有譜兒。

  想當年,約翰可不是這個樣子,他年輕時曾在一家電信公司當過工人、做過職員。後來,腦筋靈活的約翰發現投資證券賺錢快,於是,他在股市投入了一部分資金。由於當時西方證券市場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所以,投資者買入股票後想不賺錢都難。幾年下來,約翰便賺了個缽滿盆滿,資產翻了幾倍。

  志得意滿的約翰索性辭掉了工作,專職於證券投資。多年之後的一次偶然機會,約翰發現了一個新的、更賺錢,而且省心的投資渠道:有一家投資公司承諾在三個月內可以回報投資人百分之四十的利潤。若是按著這個利率算來,即使不算複利,資金亦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翻倍。

  投資就是趨利的,約翰立即從股市抽出一小筆資金投到了那家投資公司,三個月後,他果然得到了百分之四十的利潤。而此時的股市,由於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情況愈來愈嚴重,經常造成股票價格的大幅動盪,投資者不僅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賺錢,而且每天開市期間總是提心吊膽的,恐怕自己的股票會突然落入萬丈深淵。

  約翰慶幸自己已經找到了一個比證券投資更好的投資渠道,於是,他在幾個月內分批清倉了所有股票,全部轉投到了那家投資公司。不僅如此,他還向親屬、好友們融了大筆資金,一併投資於該公司。

  現在的約翰,比投資證券時輕鬆多了:不用盯盤、不用做技術分析、不用再關心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每天談天、喝酒就行了。

  起初,到了為期三個月的結算日,百分之四十的利潤就可收入他的囊中;後來,收益又激增為一個半月百分之五十。才半年多的時間,約翰的賬面資金已經翻倍了,何其美哉!

  此時,約翰覺得自己是本城市裡最幸運的人,估計不久將來,他那逐月膨脹的資產足以買下一座小的城市。

  一年之後,又一個結算日到了,約翰又該爆發一次了。可是,約翰這次得到的卻是晴天霹靂:那家投資公司的老闆踉鐺入獄了——他被指控為詐騙和非法集資罪。

  而包括約翰在內的眾多投資人的資金,其實根本沒有像那家投資公司老闆當初描繪的投資計劃那樣去資本運作,而是用於給投資人付息、用於他和家人超前消費、肆意揮霍。

  由於約翰投入的資金中相當一部分是向親友融的資,所以他得到法院判給的那點兒償還金,還不夠還債的。於是,一夜之間,約翰就傾家蕩產,並且負債。

  約翰昔日高朋滿座的場景不見了,親朋們要麼避其如瘟疫、要麼烏雞眼兒似地跟他討債。更為可悲的是,他的妻子竟然與其離異、另攀高枝去了,而孩子們也與他斷絕了關係。他完全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而如今的約翰,已經老邁,再重操舊業做電信公司的工作已經力不從心了,自然他就成了一個無業的流浪漢。唯一可以慶幸的是,他兩年前撿的那條小金毛克里,不嫌他窮、不嫌他老,依然跟他不離不棄,相依為命。

  此刻,在蕭瑟的秋風中,看著唯一的朋友——已經長大的克里臥在自己的腿上打盹兒,約翰心裡有了一絲暖意。

  :陽光中的微笑

  男人和女人結婚時,各自有一個兒子。

  男人成了女人兒子的繼父,女人成了男人兒子的繼母。

  他們結婚沒多久,女人得急病去世了,留下個兒子給男人撫養。

  女人的兒子知道自己失去了雙親,繼父未必能對他好,於是他變得很反叛,不聽話,不好好學習。

  有一天,男人把他叫到跟前,指著水缸說:“從今天起,你去挑水,我要看見水缸裡的水永遠是滿的,不然晚上沒飯吃。”說完轉身走了。

  繼子衝著繼父的背影呸地吐了口口水,心裡暗罵道:“哼!我就知道你會孽待我,不過別得意,你越是瞧不起我,我也是讓你另眼相看。”

  繼子咬著牙擔起了水桶。

  不久繼父又把他叫到跟前說:“我看你成績平平,如果考不上大學,對不起,下來幫我種地。”

  繼子恨死了繼父,他想母親活著的時候,一定不會允許他這麼欺負自己,他暗暗地攥著拳頭說:“哼!我是不會讓你看扁的。”為了爭氣,他起早暗黑的學習,最終考上了大學,這一來麻煩事又來了,繼父的兒子和他同時考上了大學,按他們家的條件,供一個大學生都費勁,何況是倆。

  當晚繼子哭了,他想他一定是上不了大學了,試問誰會拿自己的錢去供別人的兒子唸書。

  他絕望中帶著一絲希望來到繼父的房門前,聽見繼父在母親遺像錢自言自語地說:“老婆,你看這些是你留下來的錢,我沒捨得用,現在倆個兒子都要上大學,可是我的能力只能供一個,你說我供誰呀?”說著把錢放在了母親的遺像面前,哀傷嘆氣地躺在了床上,不一會響起了鼾聲。

  繼子聽見繼父睡著了,他輕手輕腳溜進屋子,拿起了遺像旁放著的錢,走回自己的屋,收拾好行囊,頭也不回地走了。

  如果他回頭了,就會看見月光下繼父站在門前,默默地看著他遠去的背影。

  地裡的苞米熟了又熟。

  五年之後,一個年輕人站在地裡,擦著汗水說:“爹,為什麼當年你不名正言順拿錢送大哥去念大學?逼得他拿著錢偷偷地走?”

  繼父蹲坐在壟溝上,點燃了一支菸,深深地吸了一口說:“當年你繼母去世了之後,你哥心裡認定我會對他不好,處處和我擰著幹,所以我也只能出此下策,他果然沒有讓我失望,考上了大學。唉!只是苦了你兒子,要是這筆錢給了你,你就不會在著山溝裡和我種地了。”

  兒子貼著父親坐了下來,笑著安慰父親說:“爹!我沒怨你。”

  父子倆默默地看著這片陽光裡的莊稼地,微笑著,微笑著……

  :脊樑

  一個國家要獨立自主、一個人要自食其力,這是一條最起碼的底線。

  在芸芸眾生中,有兩類人是不願意自食其力的,一類是那些慣於好逸惡勞、投機取巧的丐幫淨衣派,這個名字是從武俠小說裡躉來的,之所以用此名字,是要將他們與那些真正的乞丐區別開來,因為兩者確實不一樣:後者無以為生,只能靠討來的一口飯求得活命;而前者卻以此為業,是不討飯的,而是要討錢的,並且真能賺盡甜頭。另一類,是那些啃老族,也是好逸惡勞之輩,有腦力、有體力,卻不愛勞動、不愛工作,甘於長期蹭父輩的飯,並以此為榮。

  這兩類人是在合法的條件下生存的,代表著一種消極的社會因素,用現在時髦的話叫做負能量,為所有正派的人士所不齒。

  放下負面的東西不再提,單說說正面的、能給人以奮發向上的激勵,而能夠稱之為有脊樑骨者。這是一位老者的小故事,是我聽來的。

  在江南某個小城市的一條街道旁,時常有一個小攤兒,小的不能再小了:一個小推車,上面擺著煮熟並裝好袋兒的花生、瓜子等。攤主是一位中等身材、年近八旬的老爺子,他的“裝備”除了小推車之外,還有一支煤氣罐、一支高壓鍋、幾個盆和收納箱。

  打理這個小攤兒是他每日的營生,從天明到傍晚。他用的包裝袋兒是那種自封口的,他將每袋兒花生或瓜子儘量裝得滿滿的,偶爾感覺一袋兒不太滿時,便開啟封口再裝上一些,直到滿意為止。

  當有人來光顧時,他就笑著遞給顧客所要的花生或瓜子。他的背是微駝的,這是滄桑歲月給他留下的痕跡;人們能聽出,他的話語是含糊不清的,也能看到他的手在顫抖著,這些都能表明,他並非一個健康的人。

  一位身體並非健康的耄耋老人,就是靠著自己的力量,用一包包的花生、瓜子帶來的微薄收入養家餬口。

  與那些時常出沒在這條街道上、靠著人們的憐憫而獲得施捨的乞討者相比;與那些籍著父輩的血汗錢,在花天酒地裡的享樂者相比,在過往的人們心目中,這位老者的形象是不是高大的?!脊樑是不是倍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