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測試題中的故事

  寓言看似簡單淺顯,實際上卻蘊涵著深刻的職場哲學和做人道理,每一段寓言故事都能對在職場上打拼的人士起到直接的幫助,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鶯鳥與鐵星

  在南太平洋的島嶼中,飛翔著一種有動聽鳴叫的美麗小鳥,叫做鶯鳥。它們長著形色各異的喙,島嶼上物產豐富的日子,鶯鳥們靠吃多種草籽為生,活得悠哉。但是饑饉來了。乾旱襲擊了島嶼,整個大地好像是剛剛凝固的熾熱火山,赤紅的土地,看不到一絲綠色。科學家找到從前研究過的鶯鳥,它們的腿上拴著鐵環,觀測結果,發現鶯鳥們的體重大減,掙扎在死亡線上。

  原因是食物奇缺,能吃的都吃光了,惟一剩下的是一種叫“蒺藜”的草籽,它渾身是鋒利的硬刺,銳不可當,在深深的核心裡隱藏著種仁,好像美味的巧克力封死在鐵匣中。蒺藜還有一個名字叫“鐵星”,象徵著難以攻克。拉丁文的意思是“擠壓和疼痛。”

  鶯鳥用自己柔弱的喙,啄開一粒鐵星,先要把它頂在地上,又咬又扭,然後頂住岩石,上喙發力,下喙擠壓,直到精疲力竭才能把外殼扭掉,吃到活命糧草。

  島上開始了殘酷的生存之戰。沒有刀光劍影,惟一的聲音就是嗑碎蒺藜的噼啪聲。很多鶯鳥餓死了,有些頑強地生存下來。科學家想,生和死的區別在哪裡呢?

  經過詳細的研究,喙長11毫米的鶯鳥,就能夠嗑開鐵星,而喙長10.5毫米的鶯鳥,就望“星”興嘆,無論如何也叩不開戒備森嚴的生命之門。

  0.5毫米之差,就決定了鶯鳥的生死存亡。在豐衣足食的時候,一切都被溫柔地遮蓋了,但月亮並不總是圓的,事物的規律跌宕起伏。

  我猜想,那些餓死的鶯鳥在最後時分,倘能思索,一定萬分後悔地想自己為什麼沒能生就一枚長長的利喙!短喙的鶯鳥,是天生的,它們遭到了大自然無情的淘汰。但人類的喙———我們思維的強度,歷練的經驗,廣博的智慧,強健的體力,合作的風采,幽默的神韻———卻可以在日復一日的積累中,漸漸地磨鍊增長,成為我們度過困厄的支柱。

  2:長頸鹿和上帝

  長頸鹿自出孃胎便是個啞巴,心裡有話不能說,它一直很痛苦。

  一天,上帝對長頸鹿說:“我可以解除你的苦難,使你能夠說話,不但能講獸言、鳥語,甚至還能說人話!”

  長頸鹿聽了,高興得眼淚也流了出來。

  “不過,”上帝接著說,“你得先答應我一個條件,當你獲得說話能力以後,不能隨便開口,只能說那些我要你說的話,不管你心裡願不願意。如果你答應,那就請點點頭吧!”

  長頸鹿搖了搖頭,轉過身來,屁股對著上帝,頭也不回地走了。

  大概它明白:世上最痛苦的還不是心裡有話嘴巴不能說,而是嘴巴說出心裡不願意說的話。

  3:獅子與主人

  一個人在山路上撿到一隻幼小的獅子,便抱回家餵養。他對獅子無微不至,給它喂精美的食物,給它梳毛,給它洗澡。獅子對他也親密無間,扒他的肩膀,***的手腳,陪他散步,和他戲耍。獅子在他的懷中漸漸長大,長成一隻威猛的雄獅,也溫順得如一條家狗。

  有一天他忽發奇想:騎著獅子旅遊。於是他騎上了獅子,踏上了旅程。一路上獅子很聽話,平穩地馱著他。所到之處人們對他夾道喝彩,他更神氣了。

  路上有人問他:“獅子不吃你嗎?”他說:“那怎麼可能呢!”

  路上有條狗問獅子:“你怎麼不吃他?”獅子說:“那怎麼可能呢!”

  一天他們要穿過一片沙漠,路上遇到了風沙,水和食物都被捲了去。他在痛心之時也還去安慰獅子:“朋友忍著點,等過了沙漠,我讓你飽吃一頓。”並跳下來步行。

  一日過去了,獅子餓得圍著他打轉;兩日過去了,獅子餓得舔得的手腳;

  三日過去了,獅子對他進行了輕輕地撕咬;

  四日過去了,獅子向他齜起了牙齒;

  第五日,飢餓的獅子向他瞪起了血紅的眼睛,在他正要上前撫摸它時,獅子奮力一縱將他撲倒,瞬間把他撕成了碎片。至死他都不明白,獅子怎麼會吃了他呢?寓言故事

  世間的友誼,有些是建立在飽暖基礎上的,吃飽穿暖了是親密無間的朋友,生死存亡的時候便會露出凶殘的本質。

  因而一點也不奇怪:被你視為親密無間的朋友,有時常常能給你致命的一擊。

  

的人還:

1.寓言故事練習題裡的故事

2.寓言故事類面試題中的故事

3.寓言故事面試題裡的故事

4.小學寓言故事閱讀題中的故事

5.寓言故事類議論文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