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哲理散文精選推薦

  人生的路漫長而多彩,就像在大海上航行,有時會風平浪靜,行駛順利;有時會驚濤駭浪,行駛艱難。但是,人生多彩而絢麗,我們應該勇於在人生的大海上航行。試著多去閱讀一些哲理散文,提升自己的文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閱。

  篇一:生命中燃燒的火焰

  我讀韓愈,是從中學背誦《師說》開始的。我們那位身材短小精悍的老師特別喜愛這篇文章,他兩隻手抄在衣袖中,從講臺這頭慢慢踱到那頭,接著又走回來,邊走邊吟哦著韓愈的文句。低首,平視,仰頭,一連串的動作,讓我們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出。後來老師誦讀到“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時,已是淚流滿面。我們那時尚不諳世事,對於老師的精彩表演,不置可否。後來我也做了教書先生,也講這篇文章,初不知箇中滋味,待教的時間久了,才恍然大悟。其實,韓愈這是在寫自己的親身所歷。

  韓愈大約19歲時,曾到京師長安拜獨孤及和樑肅兩位學問大家為師學習古文,《師說》中寫李氏子蟠的那些事大約就寫的這段經歷。後來,在取得鄉貢資格後,韓愈便意氣風發起來,他風雨兼程,前往長安參加禮部進士考試。那時,他覺得從此就可以平步青雲,指點江山,治國經邦,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哪裡知道造化會如此弄人?一敗,再敗,三敗……

  三次科場失利,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他忽然感覺到天地昏暗,日月無光,愧對先人,無顏面對嫂嫂與侄子。他做夢都不會知道,考場落敗,敗就敗是他不同流合汙,只顧創新。如若用那些世俗學子使用的駢體文而不是古體文,假如迎合那些老氣橫秋、目光遊移、骨子裡透著酸腐之氣的主考官,他哪裡會敗得如此慘不忍暏?

  但,畢竟韓愈的文章寫得好啊!他“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氣勢雄偉,汪洋恣肆,旁徵博引,汩汩滔滔,有唐一代,誰人能與之比肩?主考官擋不住他,皇帝老兒擋不住他,歷史的煙塵也擋不住他。他的文章以驚人的穿透力縱貫古今,一直逼到我們今天。

  好在他遇到了宰相陸贄,還有另兩位崇尚古文的主考官樑肅和王礎,在第四次參加考試時,二十五歲的韓愈終於考中了進士。他可以告慰自己三歲時就已去世的父親了,可以給英年早逝的哥哥一個交待了,可以讓養育了自己多年的嫂子鄭氏心裡生出些許安慰了,還有那個可愛的侄子……

  韓愈的內心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那是一種在生命苦難中磨礪出的執著精神。他崇尚儒家之道,尊奉孔子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信條,他沒有被與生俱來的苦難所打倒,無論在什麼境遇下,他都會堅強地站起來,站得筆直如青松,站成一座豐碑的模樣。

  然而,韓愈似乎高興得又早了點。考中進士,只不過是拿到了走上仕途的一塊敲門磚,要想步入官場,穩穩當當地實現夢想,還必須參加吏部的銓選。接下來,他理所當然地混跡在其他進士的洪流中去做這件讓他失魂落魄的事。又是三次失敗,那個博學巨集詞科考試好像總是和他開些冰冷的玩笑,若即若離,只可遠觀不可褻玩,怎麼說呢?考到最後,他的命運中還是那四個字:造化弄人。這期間,嫂子鄭氏去世,他的心情如被冰霜。悄悄返回河陽,守喪五個月後,揹著行囊,繼續去尋找夢想。他始終想不通,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給宰相三次上書均得不到回覆的情況下,他的心情絕望到了極點。生命的火焰幾乎就要熄滅。他帶著沮喪的心情,在一個冰冷的早晨離開了長安,去尋找另外的人生之路。前方,路途茫茫……五年後,當他再次回到長安,第四次參加了吏部考試,這一次,三十四歲的韓愈終於通過了選拔,從此,壓在他心頭的那塊巨石可以缷下了……

  在韓愈的仕途人生中,有一件對他影響頗為深遠的大事我們不得不提,那就是勸諫唐憲宗迎取佛骨,這一年離他去世還有六年。在唐代,信奉佛教達到了頂峰,唐高祖就曾在京師聚集高僧;到了太宗即位,也度僧三千人,建寺立廟,重興譯經;即便韓愈所處的中唐,信佛之風有增無減。

  唐憲宗本是信佛之人,於是在公元819年正月,乾脆借迎佛骨之名,在長安掀起了一股信佛的狂潮。為了迎取佛骨,他搜刮民財,徵調民工,修路蓋廟,大搞佛事,到處香霧繚繞,四面八方的信客車如流水馬如龍,紛紛湧入京師長安。一時間朝堂上下,極力奉和者推波助瀾,奸邪佞臣隨波逐流,那些正直的大臣噤若寒蟬,三緘其口。在這種情況下,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毅然上《論佛骨表》極力勸諫,要求將佛骨付之一炬,不能讓天下人被佛骨誤導。一石激起千層浪,那個昏庸無道的唐憲宗哪裡能分辨出是非曲直,只見他龍顏大怒,拍案而起,喝令處死文章大家韓愈。

  其實,韓愈抗龍顏,揭龍鱗,陳利害,表忠心,對君主肝腦塗地,這一點唐憲宗不是不知道,但令這位糊塗蟲惱怒的正是韓愈的這股子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作為一君之主,他需要的是俯首帖耳,需要的是惟命是從,你韓愈是什麼?竟敢如此大膽,還竟然說人主信佛會位促壽短!

  好在這位昏君還能掂量出臣子的份量!那時的韓愈已今非昔比,他的聲望正如日中天,每一文出,洛陽紙貴,天下競相傳閱誦讀,殺了這樣一位當世文學奇才,肯定會落個千古罵名。冷靜下來的唐憲臣順水推舟,一看到裴度、崔群乃至皇親國戚的勸諫說情,很快就息了雷庭大怒,將韓愈貶為潮州刺史了之。傷感的韓愈打點行裝,從此開始了又一段人生征程。

  這次遭貶對韓愈的重創是顯而易見的。在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隨之被趕出長安,年僅十二歲的小女兒就這樣無辜地慘死在驛道旁。韓愈聞知,心灰意冷,幾欲自盡。路過藍關,侄兒前來探望,叔侄二人抱頭痛哭。憂傷之餘,他揮毫寫下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父母走了,兄嫂走了,自己又遭受如此境遇,敢問蒼天,為何如此不公?

  好在,韓愈生命中的那團火焰並沒有熄滅,他敢於站出來力諫皇帝拒迎佛骨,不正是這種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在支撐著嗎?世事艱難,甚至將人逼至萬劫不復,不正能衡量出一個人的高貴品格嗎?你看,接下來的韓愈,在潮州,在袁州,在鎮州,他走得多麼從容大度,多麼心神氣定……

  韓愈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就連晚唐的杜牧也對他讚不絕口,將他的文章與杜甫的詩歌相提並論,稱之為“杜詩韓筆”,宋代的蘇軾更是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對一個人來說,有如此盛譽,夫復何求?然而,這些塵世浮名與他生命中的那團火焰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人生在世,命途多舛,這自不可言,只要你把握住前行的方向,不氣餒,不放棄,堅守信念,執著前行,你的生命之火就不會熄滅,你的天地就會變得越來越寬廣。

  篇二:成長就是與不夠優秀的自己和解

  人不能一直停留在想象中。這樣十分消耗比高原氧氣還稀薄的自信。一旦失去自信,在不知創造並且懷疑自己的情況下,人很容易窒息。

  我很少認為自己優秀。

  小時候是學不會哭泣、賣乖、懂事,得不到大人的誇讚和獎賞;長大一些讀書又不夠好,不善交際,老師和同學很少關注我;總算跌跌撞撞地找到以後要走的路,在決定努力寫作的時候,又發現在做這件事且有才華的人多如過江之鯽。

  時間讓我認識到,我是一個不漂亮、不苗條、不富有、缺少天分和文字直覺的人。

  跟現在的朋友聊起小時候的事,她說小時候覺得自己非常特別,一定和別人不一樣。她認為自己的身體裡沒有器官,是獨立而不同的個體。

  有一次生病需要拍X光,她在醫院裡看著片子非常失落,因為她發現自己與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相同的構造、相同的器官。她第一次體會到沮喪這種“高階”的感覺。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有許多讓現在的自己發笑的想法,現在看來當時的自己幼稚且荒唐。

  曾經的我認為現實中有嫦娥,她可以幫我完成暑假作業;認為我在晨讀時間隨機哼出的歌詞,可以紅遍中國;認為自己擁有稀缺的血液,能夠拯救世界;認為我手背上心形的粉色胎記,是上輩子留下的記號;認為存在其他平行空間,生活在那個世界的人可以看到我,諸如此類。

  當然,隨著成長,我發現這些“認為”統統不成立。有一段時間我非常不開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因為跟想象中的“我”比起來,自己實在太平凡、太普通了。

  我很生氣,生氣我怎麼能是現在這個樣子!

  這個發現是不是有些殘酷?

  但是,這個世界上也有奮起直追、笨鳥先飛、大器晚成等成語。有27歲才正式學畫,到56歲名聲大震的齊白石;有47歲才打算揭竿而起,55歲建立大漢王朝的劉邦;有65歲才出版第一本書的作家勞拉·英格爾·懷德。

  我不知道他們小的時候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至少,後來他們知道了平凡的自己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並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

  人不能一直停留在想象中。這樣十分消耗比高原氧氣還稀薄的自信。一旦失去自信,在不知創造並且懷疑自己的情況下,人很容易窒息。會被平凡的生活扼住脖子,透不過氣,然後放棄掙扎的能力。

  我慢慢地放過了自己,瞭解自己沒有超凡的能力。接納這樣的自己,去盡力改變思想不夠成熟、寫作技能宛如新生嬰兒的自己。

  時間讓人的身體成熟,但也帶來思想的空虛。身體像一件單薄的容器,經不起敲擊,很容易破碎。思想如鋼鐵、石塊、泥沙,每增加一些知識,就像在容器裡投入一些貼補壁面的材料,慢慢地,軀體和思想相稱,才能變得堅不可摧。

  但如果不給皮囊中填入實質的內容,放縱思想的空虛,人一旦遇見現實鋒利的針尖,皮囊就會被扎破,空虛如風飄散,身體將變成萎縮而乾癟的氣球。

  我知道自己需要鋼鐵、磚塊和泥沙,所以在不斷修煉著。

  關於想讀的書,想鍛鍊的身體,想變得更漂亮的外表,想獲得讀者認可的心情,想寫出精彩內容的才華,對於這些追求,我一刻也沒停止過。

  但偶爾也因疲憊而懈怠讀書,因懶惰而放鬆健身,因妥協於平凡的眉眼而不去打扮,因一些忽略和批評而拒絕接受它們,因不曾得到天賦的垂青而異常失落。

  這些瞬間,是阻礙我的沼澤、沙漠、鴻溝或懸崖,我曾停在它們面前,因為害怕陷入危險,可是有什麼比平庸更危險的呢?

  我拒絕平庸的方式有些土氣,是出走、讀書和抗拒融入平淡的生活,確切地說,是思想上抗拒融入平淡的生活。

  我在努力變成一個有趣的人。當內心出現懊惱、煩躁、猶疑、憤怒的時候,我都勸告自己,不要這樣,生活中還有許多有意思的事情需要去做。

  煩躁就坐下來看風景,疲憊就停下來聽音樂,孤獨就讀“治癒”的故事,憤怒就換上衣褲去奔跑發洩。

  仔細感受每一天的經歷,發呆、快走、被碰撞、受委屈、同情生病的虛弱者、愛慕漂亮的明星、期待一場愉快或悲傷的戀情,這些都是我在做的事。

  我希望時間能帶來真正的成長,而不是每年更改的數字。

  接納自己的普通,讓努力的自己和現在不夠優秀的自己和解吧。

  篇三:痛苦,一抹暗傷

  痛苦來自哪裡呢?佛說,一切皆由心造。

  人的痛苦,很大程度是來自你的內心,是源於內心的感受。人往往會這樣,當快樂來臨時,我們欣喜若狂,當痛苦來臨時,我們通常會不自覺地產生抵抗。正是這種抵制的心理,才使得痛苦更加綿長,你越抵抗痛苦反而會成倍的增長。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坦然的接受,當你真正接受了,你會發現,痛苦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如果你一直在拒絕某種情緒,你會一直被那種情緒所左右,無論如何都走不出,最終還會迷失了自己。

  其實,所有的痛苦都可以轉化為動力,只要你敞開心扉去接納。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存,痛苦與快樂是一對孿生姐妹。當你痛苦時,快樂已經開始向你招手了。學會接納痛苦,就是去接受現實,停止和現實作鬥爭,而不是消極地去聽天由命。不要把痛苦歸結於別人,那樣會讓自己沒有出路。

  痛苦是黑夜裡的那一抹暗傷,那裡卻是你成長的地方。接納痛苦,因為那暗傷裡,蘊含了無窮的力量。在痛苦中反思,凡事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向內多多反思自己,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別人的不足。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多看別人的長處,反思自己的不足,人生才會越來越完美。

  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某些事某些人,也會有產生對他們誤解和錯怪的時候,甚至因此發生怨恨。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總是希望身邊的人,能夠多多給於幫助和安慰,而不是指責。可往往會事與願違,總有些人會讓你失望,因此,這個時候才是你需要冷靜的時候,或許當你站在他的角度去想時,他是為了你好才這樣的。所以,任何時候不要抱怨,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義務對你好,除了你的父母以外。時常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去原諒一切可以原諒的人。

  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在一路的撿拾著,又一路的丟棄著。揹負不起了,就放下,想不通了,就不去想,傷不起了,就遠離。人生本來就不會事事如意,那些煩惱,那些苦難,何不讓它隨風而去?別做情緒的奴隸,學會轉彎,退一步海闊天空,給自己一方淨土,讓自己去遨遊!

  一切唯心所造。所有的痛苦都是由心變現出來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當你的思想老是停留在痛苦上,那麼痛苦就成為一粒種子,當你心中的這個念一直存在,它就會長成苗。隨之繁衍出諸多的煩惱,枝繁葉茂,最後還會結出惡果。所以,你的念在痛苦上,你的痛苦就會越來越多,你的念在快樂上,你就會越來越快樂。心存惡念,煩惱不斷,心存善念,幸福無限。

  人生本身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何必老是讓那些壞情緒擾亂了你的心境,攪亂了你的心情?這樣豈不是作踐了自己,糟蹋了人生?有些事看透了,你就沒有怨言了,有些事經歷了,你就徹悟了。人生不是用來生氣的,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我們工作是為了快樂,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為了快樂,我們相愛是為了快樂,我們分手也是為了快樂。

  所以在愛情上,不要再去計算誰付出得多,誰付出的少,愛情不是買和賣,是需要用心呵護的真愛,既然他能狠心地把你傷害,何不放手你的愛!用心付出的東西,一旦無法挽留,也不要去抱怨生活對你的不公。相愛的時候,畢竟真心愛過了,還後悔什麼?擁有時珍惜了,失去了說明緣分盡了。一切隨緣,坦然處之,不怨,不貪,不嗔,不戀,無愧於人,無愧於心。

  你若恨,到處都可以恨,你若愛,到處都有愛,你若懂得感恩,世間萬事萬物都值得我們去感恩。感恩那些所有幫助過你的人,是他們讓你感到了這世間還有溫暖;感恩那些給予你痛苦和磨難的人,是他們磨練了你的心智,讓你學會了在痛苦中如何堅強!因此你的人生才變得愈加豐盈與厚重,你才會在苦難中一步步地不斷成長!

  人生就是一場遠行,在這個旅途當中,你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磨礪。我們要學會用一顆坦然的心去面對,快樂與痛苦,磨難與幸福,榮與辱,得與失,坦然的去接受。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彩虹。靜聽花開,靜賞葉落,豁達一些,看淡一些,活成人間瀟灑客。

  是世界選擇了你,不是你選擇了世界。既然身處塵世無處可逃,不如糊塗一點裝著傻笑;既然無處可躲,不如自己喜悅;既然不能如願,不如順其自然。與其傷懷,不如放下;與其埋怨,不如釋然;與其後悔,不如轉身。對著天空笑一笑,沒有什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