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散文該怎麼寫

  對於小學生來說,要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散文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散文的寫法

  西方有句經典名言: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為了不至於讓上帝笑話,很多人也就不敢思考***當然我也害怕上帝笑話***,但是有時覺得上帝也並非全對,比如上帝不讓伊甸園裡的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但是她們卻毅然大著膽子偷吃了,結果,她們雖然受到了上帝的懲罰,卻也享受了人間的歡樂、帶來了人間的文明。―――所以儘管要冒著上帝懲罰和嘲笑的風險,還是有許多不憚禁忌的先知先覺在不停地思考。當然,理性的思考有時確實也束縛人的行為,比如還是在西方,也有一個古老的寓言故事:有一隻蜈蚣,當他沒有思考自己為什麼會走路的時候,他的爬行很自然,也很協調。忽然有一天,他想弄明白自己有40只腳,應該怎樣才能依次向前爬行呢?他左思右想,總不得要領,結果竟然連已經學會的爬行方法也忘記了。

  既然如此,那麼人到底需不需要思考哪?答案絕對是肯定的。比如寫散文,―――很多人都喜歡,有的人寫的精緻典雅一些,有的人寫的幼稚粗糙一些,儘管如此,只要結構體式不致太離譜,不妨礙交流思想,能夠抒發和宣洩獨到的情感,大致都可以稱為散文。在散文理論中有一句最經典的話,叫“形散而神不散”,有的人依此為據,就一廂情願地認為散文是最好寫的。如果真這樣認為,其實也就大錯而特錯了。俗話說“文無定法學必有法”,任何一種文體都有自己獨特的體式要求,散文也不例外。只要善於學習散文名家作品,善於體察散文名家的寫作思路,輔以基本的散文理論,再加上自己獨特的人生體驗和生活閱歷及其日常感悟,把這些東西綜合地搓捏在一起,並且經常動筆練習,就一定能夠寫出高水平的散文來。

  散文創作的過程實質上是生活感知凝練結晶的過程。我們把在生活中的感覺到的透明的、閃耀著生活之光的、在思想深處留下堅硬印象的東西,在心裡沉澱、發酵、孕育、定型,然後經過梳理用一根“紅線”***中心主題***把它貫串起來,通過文字把它表達出來,整個散文的創作過程也就完成了。至於水平的高低,文采的優劣,結構體式是否完美,這和作者的散文理論水平、生活閱歷及其對文章思路和行文習慣都有關係,也決不是一句話就能定評的。當然,寫好散文,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敏銳的觀察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心理感知能力、結構組建能力等等,要具備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日的功夫,所謂“功夫在詩外”,要想把文章寫好就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物和理,多積累生活的素材、多學習別的作家的長處,多動筆梳理自己的思路、多總結自己文章的得失,在蹣跚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寫作之路。

  散文是不拘一格的,素材內容不拘一格,結構形式不拘一格,表現方法不拘一格。先說散文的素材內容,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都可以納入散文的寫作視野。當然,要想生孩子首先必須肚裡有,寫文章沒有素材就像“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國古代有句話叫“磨難出詩人”,西方也有類似“為了作一個優秀的作家,首先必須作一個有風趣的和飽經風霜的人”這樣的論述,當然這裡並不是要你無事生非地硬要去吃什麼苦,但是其中的道理確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你要有生活的閱歷、生活的感悟,因為必須知道才能寫出。關於散文的結構,散文在結構上要求並不嚴,所謂“形散”就是說得散文的結構相較於其他文體比較隨意,但是這種隨意也不是漫無邊際的隨心所欲,所有的素材內容都要圍繞著你的你要表達的主題和中心來組織安排,沒有統一主題中心的散,絕對不是散文中所說得“散”,那隻能叫零亂無序和雜亂無章,文章無論多長,中心只有一個,這是寫好散文必須注意的。散文的表現方法最為多樣,敘事、描寫、抒情、各種修辭手法俱可交相使用,只要不危害文章主題,儘管大膽靈活運用。最後說說散文的語言,當然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但是還是儘量表達要準、要美、要有個性,所謂“文如其人”,語言風格是最能體現一個寫手或者作家創作特點的,要儘量少套用別人的語言,要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的東西,這一點至關重要,我雖然不斷向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是由於生性愚頓,所以至今收效甚微。由此也可足見寫好散文確實也委實不易。

  我認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詩歌一般的語言美,小說一般的生動性,報告文學一般的真實性,雜文一般的犀利性。散文寫作三要點精於立意 文章以意為主。散文的 “意”是存在於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獲得它,必須依靠我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要從生活實際出發,憑著鮮明的感受,鋒銳的觀察能力,同人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博,深厚的感情,豐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詩意。這詩意,就是使我們心靈受到觸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你的靈感。我們要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趕緊捕捉住它。因為這裡面有心靈的顫動,思想的閃光。 善於構思 構思是文章之魂。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散文的思想內容尋找儘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思想性與藝術性 達到和諧的統一。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造意境、確定體裁、基本手法、佈局謀篇等問題。這裡著重講講確定體裁、尋找線索、創造意境三個問題。以創造意境最重,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代精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意是靈魂,境是血肉。意高則境深,意低則境淺。散文的這種意境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受的,是物質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動人心絃的,震顫魂魄的,是精神的,性靈的。

  巧於佈局 佈局有如文章在下棋。散文一般篇幅短小,佈局有方便的地方,但要佈局得好,卻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難處。散文的佈局--結構十分重要。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為散文的寫作來說,也要這樣講究材料的佈局、配合、映 襯、層次。這裡可以著重提一下的是:不少散文的佈局首尾呼應,通體一貫,有機結合,正所謂“鳳頭、豬肚、豹尾”。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的內容,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