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感親情散文精選

  親情是一株永不凋謝的玫瑰,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為你送去溫馨和美麗。親情是一縷明媚燦爛的陽光,在人生艱難的攀登中,為你送來光明和溫暖;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母親的勞累是我一生的憾然

  我的母親,是大戶人家的千金。也許是不俗的容貌註定了她命運多舛的人生!她的婚姻更是不幸的!就如霜寒的冰雨,點滴入魂的遭遇。 母親很漂亮,是那時家族裡的美女,而又是姊妹排行的前列,母親很早的就出嫁了。

  可是在婚姻的首程裡,坎坷便隨即而來。母親在外出時不小心把腳扭傷了,可是在多次的求醫後還是落下了瘸腳的殘疾。在沒有辦法的情況裡,走出了第一次的婚姻!事情往往在不幸的遭遇中會給人一種先天的悲情。母親就是那樣具有善良的品格,所置於更加的不幸。

  在外祖父的威嚴下,走的很艱辛。也就是在那樣的情況裡走進了我父親的生活,有了我們姊妹五人。 那時,我們的家庭很貧困,父親是一個酒徒,總在酒過裡和事情的不順下,把母親當成肆虐的物件,在我幼小的心靈便留下了驚懼的烙印!母親總是流著淚水把我們姊妹幾人領出房屋,躲避我的父親的拳腳。

  一切的家務只有大姐二姐和母親來承擔,母親還要伺候我們小的,還要踮著腳去生產隊裡出工幹活!誰能知道母親的淚水是怎樣的苦味…也許是我們的生活的起色惹怒了上蒼,我的父親在幾乎戒掉凶酒的惡習時,我們以為母親的幸福和我們的快樂會來臨時,父親突然的離開了人世,把母親又拋給了婚姻的坎坷!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沒有父愛的漩渦裡。

  可是母親她沒有倒在失夫的悲痛中,但我們深知母親在轉身的淚水裡,生活的艱辛和農村的擔子是怎樣的讓她沉重… 有好心人來勸母親再改嫁吧!你一個有腿腳殘疾還領著孩子的女人,要對孩子想一想啊!可是母親她拒絕了。我們的生活就這樣的落在了母親的不幸和我們的命運的施捨中。

  日子,在我們來說是那樣的快,而母親雙鬢的斑白,卻印染了生活的沉重,她的歲月是怎樣的流逝!青春已走出舞臺,日夜的勞累佔據了母親的時光,把她的生命寫就了不平凡的風塵。 在我很小的天地裡,我能讀懂母親的一切,有時母親的嘮叨和無明的脾氣中,我們會理解母親的。她是想我們早點懂事,早點樹立自己。

  在大姐二姐相繼出門後,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讓母親沉重,在姐姐的勸說下母親帶著我和三姐老姐走進了繼父的家庭。都說人的精神支撐是情感所使然!可是,我們在這個組合的家庭裡,母親沒有得到她的夢想,生活還在加劇她的色彩! 在選擇的定位,你有多大的希望也許也會有多大的失望,事情的本身就措就了雙面性。母親為了我們不會在繼父的威嚴裡生活,更要作好繼母這個身份,把養子養女照顧得要比我們還要好。母親偷偷告訴我和兩個小姐不要任性,要對得起母親的選擇,這是做人的道德! 我們的家庭就這樣的貧窮,卻是平靜地走著。

  在母親的眼裡我們是她唯一的寄託,我的學習成績是母親的慰藉,每次都把第一拿了回來,可是我又理解我的母親,我沒有怨天嘆地!我的夢想在一張錄取通知書裡但我又把它象廢紙一樣丟在了我的淚水中!

  直到我有了婚姻的時候,在我婚禮的頭天晚上,母親和我談了幾乎一夜,我們那多年走來的心酸路程!母親是流著淚水告訴我,她的願望只有一個在她認為是如願的,那就是我能有個家庭,她也算對得起我在地下的父親了,雖然沒有給你置辦一切,讓你的婚禮很寒酸,可也了卻了作為母親的願望了。可是還有一個令我遺憾的就是沒有能力供你走進大學的校門,我這一生都不會安然的。

  我看著新房的一切,雖然那樣的窘迫和寒酸,可我還是高興的告訴母親,在以後的日子我會爭取一切的,是你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你已經給了我生命的質締,我要感謝你的偉大和慈愛,這一切只是人生的界碑,我會努力做好我將來為人之父的責任,要象母親一樣走過不平凡的路程,母親你是我的驕傲!

  也許是那徹夜的傾訴,我真正的理解了作為一個母親的偉大!而如今我沒有給母親帶來晚年的幸福,卻一個人流浪在外,還要讓她為我牽腸掛肚,我的人生的縮影是怎樣的晦澀。當今夜的淚水合著真誠的文字所流淌出的心聲,願這空間捎去我對母親的感恩!我再次的祝福我的母親:生活是您給予我的,我要把我人生寫意成您的夢想!

  :等你長大會明白

  九幾年出生的我,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一歲多的時候便被母親斷了奶,和父親一起南下打工,這一走便是二十載,只有到每年春節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所以,兒時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過年,早早的盼著爸媽回來。除了能穿上一身新衣裳,有好多一年到頭都吃不到的好吃的,還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樣,牽著媽媽的手,走家串戶。

  都說兒女是父母上輩子的債主。這句話說的在理,一代又一代都逃不出這個圈子,好吃的,好用的都是給孩子留著,吃飯的碗要擦好幾遍,踢翻的被子要蓋好幾回,給的錢要包好幾層,同樣的話要嘮叨好幾次。好不容易到老了,還要養著兒女的孩子,繼續還債,直到真的看不見,動不了了.........

  而我的母親,同樣在還債。

  小學二年級,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一起上學,調皮搗蛋,把家門口石岸邊上堆得一堆柴火當成蹦蹦床,一蹦就蹦到了岸下邊,十米多高,摔斷了右腿,腫的特別厲害,當即被送往醫院住了兩個月。而那段時間裡,母親並沒有待在我的身邊,每天只有接不完的電話,聽不完的安慰,在身邊的是大我十幾歲的叔叔。那時候小,可能不懂事,鄉親們的幾句鼓搗的話:“你都摔得這麼嚴重,你媽都不回來照顧你,她肯定是不愛你了。”,我卻當真了,對母親產生的一些不好的情緒,一和她吵架,我就拿出來說,用不輕饒的語氣責怪她,怪她為什麼那麼多年不在家照顧我,為什麼別的孩子放學回家可以喊媽媽,我卻不能,怪她為什麼只知道賺錢,不懂得兒女親情。而直到二十年後的自己,體會了生活的不易,才慢慢開始理解、釋懷........

  高考前三個月,母親辭工回家照顧我,在學校周邊租了一間房子,新置了電器,傢俱,廚房用品。每天中午趕過來給我做營養餐,洗衣服,傍晚趕回去。特別是到了冬天,氣溫都在零下幾度,還是每天風雨無阻的跑來跑去,手腳被凍得通紅,卻從不間斷。有陣子突發奇想,想吃櫻桃,剛好又是反季水果,不容易買到,80多塊錢一斤,母親跑遍了大半個縣城買回來了,洗乾淨放在碗裡裝著,晚自習回家推開門就看見了。6月8號高考那天,母親把我送進考場,自己也在外面守了了一天,我問她天氣不好,下雨怎麼不回去,她說想陪著我,這樣不緊張。而偏偏自己特別不爭氣,沒能讓母親如願以償,高考掉檔,她終究也沒勸住我回去復讀。偶爾會趁著我不在身邊的時候和別人嘮嗑說:“對不住這孩子,這麼多年不在家,沒照顧好他,沒考上好大學,她有責任。”這話後來是王嬸告訴我的。

  以前,春節一結束,是我含著淚送她離開,外出打拼。現在是她揮著手,送我離開,遠方求學。由半個月回家一次變成了一年回家兩次。她想我,多打幾個電話,可能還會不耐煩,總會說忙,然後把大把的時間花在手機電腦上,也不願多聽她嘮叨一句。在家和她待久了,就會和她吵,氣她。有時候甚至覺得離她越遠越好,聽到她說:“兒子,好久沒回家了,放假就回來看看。”那一瞬間,我才感覺到她老了,開始依戀我了,離不開我了。去年春節她車禍,算是劫後餘生,也只有那段時間才徹底明白,家不能少一個母親,孩子不能缺一個媽媽。深思,我做的卻遠遠不夠。

  時間在母親的臉上刻下了斑班皺紋,用他們的畫筆把一根根黑髮染成了白髮,原本挺直的腰板也彎下了,原本健壯的雙腿走起路來卻一瘸一拐。她們已不再年輕,需要天下兒女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母親的愛是一種永遠值得灑淚的感懷歲月,是一種總也品不完的摯愛深情。

  明天是母親節,也是母親四十歲生日,過了不惑之年,只希望圍繞她的幸福越累越多,為***的心越來越少。也希望留下這段文字,讓我時刻不要忘記,父母恩,深似海。

  :媽媽的絮叨,是滋養我心靈的雞湯

  翻開日曆,今天是母親節。

  母親節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後來,母親節又成了美國的法定節日,規定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如今我國的年輕人也會給媽媽過母親節,有的給媽媽送康乃馨:有的給媽媽送忘憂草……

  這個神聖的日子,我並不吝嗇於給母親買什麼禮物,不論是不是節日,我對母親的愛一如既往。象往日一樣,撥通媽媽的電話,傳遞我的問候與祝福,再和媽媽敘一敘家常。

  “媽媽:你和爸爸吃過飯了嗎?”

  “吃過了,寶寶***這是爸媽多年不變對我的稱呼***。今天吃的青椒炒長魚絲,番茄湯、蠶豆米鹹,蠶豆剛上市,新鮮貨,你爸最愛吃,他在書上查了,蠶豆有很多好處,我記不了那麼多,只記得它能延緩動脈硬化、降膽固醇、防癌抗癌。你也記得買點吃吃,新鮮貨,而且吃得又好。你們有沒有吃過飯?今天吃的什麼呀?”

  “今天煮的糖醋帶魚、辣椒絲炒鴨蛋、涼拌萵苣葉、蘿蔔豆腐湯,還有一個就是蠶豆米鹹。你昨天跟我說了,我今天立即執行。媽媽放心,就按照你說的,一直吃到蠶豆末世。”

  “哎呀!你不要吃帶魚呀,嘌呤高,你和你爸爸一樣,有痛風呢,萬一發起來會很疼,我又不在你身邊,照應不到。”

  “我沒有多吃,只吃了兩小塊。媽媽放心,下午我多喝點茶,再做做運動,應該不會發的。”

  媽媽始終把我當小孩,突然,我的心裡一陣陣充滿了酸楚。我後悔,不該跟媽媽實話實說,又讓媽媽為我擔心了,給老人家徒增煩惱。我應該立即找其他話題和媽媽打岔,別讓她為我牽腸掛肚的。

  還沒等到我開口 ,媽媽又關切地問我:“晚上有沒有好好睡 ?你和我一樣,睡眠不好,特別容易醒。”

  這次我不再犯傻了,連忙對媽媽說:“近來我睡眠還可以,沒有常醒。媽媽也要好好休息喲!否則免疫力下降,長期以往,會影響健康的。”

  “你放心,你爸爸監督我呢。我要是不好好睡,他不但會狠我,還會搬出那麼多大道理嚇我,我不敢不好好睡。”

  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妻,到了老年,就轉化為母子和父女一樣,這在他們身上已體現出來了。他們互相關愛、照顧著彼此。但是, 媽媽此時分明在撒謊,昨天爸爸和我說了,她近來睡眠不是很好,媽媽怕我擔心,才故意這麼說的。

  “ 我忘了告訴你了,你記得小時候住在我家隔壁的三子嗎?”

  “記得,小時候常追在我後面,跟我一起瘋,玩得不知道歸家。怎麼了媽媽?”

  “他女兒今年都讀高三了,養的白白胖胖的,成績又好,再過兩個月就高考了,準是個大學生。”

  “那好啊,這樣三子省心呢!媽怎麼知道的?”

  “前兩天,三子他媽帶她到家裡來的,就是你季紅姨,來看看我和你爸爸的,幾十年不見了,也老了哦!不過,也難怪。她三個兒子,擔子重。”

  “是的,年輕的時候,身體也不是很好,我記得那個時候,你和爸爸沒有少幫她呀!”

  “唉,那時他三個男孩,挨肩大,你廣叔剛做胃切除手術,生活的重擔,全壓在她一個人身上,我和你爸不忍心看著她吃苦受累的,力所能及,能幫就幫幫唄。彎扁擔能負重,現在身體反比年輕的時候好。”

  “那好,季紅姨苦盡甘來,有後福啊!”

  “你記住:生活總是喜憂參半的。它在一處虧待你,又會在另一處補償你。昂起頭向前走,最好的風景,一定會在前面等著你。”

  媽媽一直以來都這樣鼓勵我,生活的歷練中,我從未妥協過。

  “謝謝媽媽!我一直以來,從未忘記過你這一句鼓舞我的話。”

  “今天和你絮叨的不輕了。我和你爸商量過了,過幾天就去你那裡。”

  “好的,昨天爸爸告訴我了。本來我們打算今天禮拜日去看你們的,聽說你們過來,我們就不去了。那你和爸爸注意身體啊!來時讓我知道,我接你們哦!”

  “行。你爸爸飯碗一丟,迫不及待又去看電視了,說有個好節目捨不得放過,都上癮了,我馬上也去看看電視打打岔。”

  “ 你們不要長時間坐著呀,起來適當的活動活動,多喝點茶。我明天再打給你好嗎?和爸爸多保重啊!”

  “放心哦!我們會的。你們三人也注意身體!今天下雨天,多穿點,別著涼。”

  “媽媽放心!那明天再打給你好嗎?

  “好的,明天再打,那再見!”

  “媽媽再見!”

  媽媽的絮叨,有道不盡的牽腸掛肚;

  媽媽的絮叨,有點點滴滴的愛和關懷;

  媽媽的絮叨,情深意長,是世界上最溫暖的話語;

  媽媽的絮叨,是我文字裡最美好的詩行;

  媽媽的絮叨,是我生活中最溫馨的搖籃;

  媽媽的絮叨,陪我一路成長,風雨兼程中,是滋養我心靈的雞湯!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