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杜甫的文章

  杜甫是我國源遠流長的儒家文化浸潤下的重要詩人之一。通過學習了杜甫的詩,你眼中的杜甫是怎樣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杜甫回家記

  回家

  在久遠的唐代,杜甫是被稱為“詩聖”的名人。

  黑夜退去,撲面而來的是晴朗的天空。

  又是一個晴天,風,不時吹來,讓人感到無比的舒適與愜意。陽光強的要命,讓人不得不停止手中的工作,杜甫也一樣。

  原本與周公下棋的他停止休克,摸一摸被罩,他自信地點點頭,自言自語到:“呃,可以煎雞蛋了嘛,哎呦,早上起床啦!”

  杜甫看了看日曆,一群道士都說今天是吉星高照日,果然啊,陽光夠充足。

  伸了伸懶腰,杜甫自言自語到:“早上真是鬧鬼了,天氣這麼好,除非是我大唐收復薊北了,呵呵。”說完,做了一套杜甫自創“廣播

體操,”然後直奔書房。

  書房裡書真多,記得昨……昨,昨天看到了孫子兵法吧?是吧……孫子兵……

  “叮叮噹噹叮叮噹噹!”

  “某個人啊!混蛋!大清早你敲敲敲,敲什麼門哪!哪家耍猴的換地方了?”杜甫罵罵咧咧地走向大門,只見大門外有此人——

  “耍猴的”身穿大紅袍,紅袍上印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字樣,口中還滔滔不絕,“尊敬的杜甫先生,我大唐信使向您報喜——我國收復薊北了!”

  妻子正在教女兒繡花,兒子在讀書,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兒子女兒紛紛捧著杜甫的腿感動得潸然淚下,可是——

  兩個孩子在抱完以後的一瞬間都不約而同地聞了聞自己的雙手,然後哭喪著小臉異口同聲地說:“爸……爸,您去換一身衣服吧……”

  杜甫的妻子流著淚說:“快點收拾東西走人吧!”於是全家人就開始收拾。尤其是杜甫,他把以前視如珍寶的書全部搓巴搓巴扔進箱子,然後叫來申通快遞全部運到薊北。

  白天,他們一家縱情歌唱,聽:

  兒子唱:“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女兒唱:“我獨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我把糕點帶給外婆嘗一嘗……”

  妻子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杜甫唱:“到底為什麼,都是我的錯,都把愛情想得太美現實太誘惑……”

  全村人,無語哽咽。

  杜甫家族卡拉OK大賽結束之後,他們就立即出發,從巴峽乘船到達襄陽,再坐飛機到達洛陽。

  天,依舊晴朗。

  只不過某人在巴峽港碼頭,大喊:“回家了……”

  篇2:杜甫來我家

  我學了杜甫的一首詩,我迫切地想了解詩聖杜甫的生平介紹。我開啟電腦,上百度搜索。誰料到我輸入“杜甫”二字,又一按回車鍵,眼前突然射出了萬道金光,照得我眼睛都睜不開了。又過了兩分鐘,光線漸漸弱了下來,我睜開眼睛一看。噫,家裡怎麼多出個穿古裝的爺爺。“爺爺,你好,請問您貴姓?”我滿腹疑惑地問道。“吾姓杜名甫,字子美。”爺爺儒生儒氣地說到。我感到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拼命掐自己的大腿。爺爺***杜甫***看了看四周大笑起來:“哈哈,沒想到縣令對我真好,給我喝白酒吃牛肉,還實現了‘安得廣廈千萬間’之夢也。真乃百姓之衣食父母也!”我仔細一想:“安得廣廈千萬間”不就是杜甫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一句嗎?難道他真的是杜甫?

  “杜甫爺爺。”我恭敬地叫道。不料他卻打斷了我的話:“汝又誰乎?快去把縣令找來!”我回答道:“我叫項憶文,告訴你:一、這是二十一世紀;二、縣令死了一千多年了;三、我不是你的下人,不可以使喚我,OK?”這下輪到杜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了:“什麼是OK?吾聽不懂。”我哈哈大笑,解釋道:“OK是洋文,意思是可以嗎?OK?”杜甫搖晃著腦袋說道:“汝又復OK。吾不求甚解,吾飢了。”好繞口的說法,我想了半天才明白過來,立刻帶他換了一身我爸的衣服直奔餐館而去。杜甫一看那麼豐盛的菜餚拿起一碟就往外跑,我叫住了他:“你給我站住,要拿走吃也得等打好包啊。”“什麼打包,吾要佈施貧民百姓。”我聽後更笑得前仰後合:“現在沒窮得吃不上飯的人了,你還布什麼施啊。”杜甫聽完就乖乖坐下吃飯了。

  飯後,見我掛著個MP3更是好奇,我就給他放音樂聽,他立即提筆:

  贈花卿----***現代版***

  廣廈仙樂日紛紛,

  半是抒情半搖滾。

  此曲應是MP3有,

  天上難得幾回聞。

  我準備開啟電視看新聞,不曾想杜甫卻對那插座感了興趣,想用手指撥開看,“吱吱”糟糕,杜甫觸電了,我馬上關了電源,這下他可嚇得不輕:“二十一世紀甚為新奇甚為恐怖,吾是又喜又怕,還是回家的好啊。快快送吾回鄉。”我雖然有點捨不得,但又怕他會整出什麼事來,只好說:“你這是想家了,那我也不留了,BYE-BYE!”“什麼叫BYE-BYE?”我掩嘴笑道:“就是再見保重的意思。”

  說完,我開啟電腦,隨著電腦光波一閃,杜甫轉瞬消失了,頓覺空空的,突然聽見一個人叫我:原來只是南軻一夢啊,不過,我還是希望杜甫能來我家。

  篇3:我眼中的杜甫

  或許,他並沒有詩仙李白的灑脫豪放,也沒有陶淵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繫祖國,他甚至“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談起杜甫,我甚至不願提起他“詩聖”的稱號,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國”的愛國者。

  憂國,是杜甫詩中的靈魂主幹,他的所有詩作中,多數都透露出對祖國山河破碎的感嘆和愁苦。面對日益衰敗的唐朝,面對支離破碎的大唐國土,他含淚提筆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國繁榮,而今日卻破亡了,面對依舊的山河,試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時淚”、懷著“恨別心”?杜甫就是這樣一位愛國的詩人,他因“國破而憂,因國盛而樂”。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他“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他快樂,因收復“河南”、“河北”而快樂。他的快樂,不僅僅是自己的,更是屬於祖國的。這種純粹的快樂,只是真心愛國的人才配擁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遊遍山水,更不需要榮華利祿,杜甫快樂的根源,只是祖國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時代,是最黑暗的時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亂時,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殘暴無情地壓迫、剝削百姓。在這水生火熱的時候,杜甫毅然選擇站出來,用慧筆揭露出一樁樁事件,將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輸到每一句詩句中。《三吏》、《三別》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讓杜甫憤怒卻無奈,自己無能為力,只能愁苦地“獨與老翁別”。他也曾通過仕途改變現狀,無奈,官場汙濁,導致他屢遭貶謫。最終,他選擇回到百姓中去,以筆作槍,抒發他對人民真摯的同情。他親民,他願意與百姓“同甘苦,共患難”,似乎他並不是一位詩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發財的“詩聖”。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鬱頓挫的詩句,對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更敬仰他敢於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無畏和正義。

  若說千百年後詩作不一定會流傳於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於祖國,還恐祖國不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