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仙花哲理的作文

  伊斯蘭教創教人穆罕默德曾說過:“給你兩塊麵包,如果你想要一盆水仙花,就必須付出一塊麵包。”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水仙花哲理作文吧!

  水仙花哲理作文篇一:

  窗外,細雨飄飄,如甘露滋潤著窗前的水仙花,看著那翠嫩嫩的葉子,襯托著那結白的花兒,我又不禁想起了難忘的往事。

  那是個飄著細雨的早晨,我站在校園中,沒帶任何雨具,任憑雨水和淚水打在我冰冷,堅硬的心上。事情是發生在一個月前,一次學校抽考。我考得很差很差。於是,我開始逃避現實,愛上了那種放蕩的生活。我甚至開始羨慕那些“聞名“全校的打架能手。壞學生。於是,爆炸頭,流行服飾,高跟鞋便成了我向往之物。

  我開始厭惡那一成不變的校服,開始去穿那些奇裝異服,開始悄悄地穿媽媽的高跟鞋上學,開始從臉上抹粉,開始使自己的頭髮花樣百出......

  我的巨大變化令所有人感到震驚。父母引以為榮的乖女兒不見了,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不見了,同學們心中的好班幹也不見了。為此,父母多次與我促銷長談,老師也多次找我談話,可是我卻毫不理會。我始終固執地認為:這種生活是很瀟灑的,很浪漫的,我為什麼要去學習,人生不過幾十年,此時不享受,以後就沒機會了。就這樣,我依然我行我素。

  毫無疑問,我的成績一下從高峰跌下了深淵,期末考試:數學35,英語52,就連以前語文常第一名的我,這次只考了61分。聽著同學們在背後的指指點點,我的心早已碎了。回家後,父母看了一下分數,又看著一臉無所謂的我,生氣極了。爸爸抓起藤條就打了我一頓,我從心底裡反抗,一下子跑出家門,跑回了學校。就發生了前面的一幕。

  我還在雨中呆立著。突然,一把傘幫我遮住了雨。啊,原來是陳老師。陳老師拉著我的手,輕輕地對我說:“跟我來。“我也只得默默地跟在老師後面。陳老師帶我回到她的宿舍,對我說:“對於這次考試成績,你有什麼感受?“我搖了搖頭。老師沒有責怪我,只是對我說:“上一次考完試後,你就變了一個人,我知道,你是壓力太大了。“老師觸到了我心中的痛處,我像一頭髮瘋的獅子,對老師大聲喊道:“不,我沒有壓力,這才是真正的我!“陳老師用她美麗的眼睛注視著我,使我激動的情緒平伏了下來。老師端出一盆水仙花,對我說:“你的本性怎麼樣,難道我會不清楚?你看看這盆水仙花,只需要一噴清澈的水就能生長,在純淨的環境下成長,因此它的花也是潔白的。它不會長得萬紫千紅,卻沒有人說它不美。它有的是一種純淨,簡單的美。你就像這盆水仙花,單純。你再看看它的花蕾,還沒開放,但經過努力,開花的日子不會遠的了。你的成績也是這樣,只要努力,是能提高的。“

  我呆呆地看著水仙花,無語。老師又說:“我把這盆水仙花送給你。希望你會明白我的心意。“我的眼眶早已溼潤了。心裡默默地說這:“陳老師,我明白。“

  第二天,我把披頭的散發紮了起來,又穿上了那套樸實無華的校服,那雙平底鞋,還有臉也洗得乾乾淨淨的。看到我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父母笑了,老師笑了,同學笑了,水仙花也笑了......

  我回過神來,看著水仙花,深情地說道:“陳老師,你就是美麗的水仙。“說著舉目遠望,毛毛的細雨依然在飄,在飄......

  水仙花哲理作文篇二:

  有兩盆水仙放在窗臺上,然而形狀差別卻很大。

  一盆從盆兩端各開出幾隻葉子,而中間卻相互纏繞在一塊,矮矮的,始終不抬頭,遠看,活象一個豁嘴大齙牙。十分滑稽,奶奶甚至對它的其貌不揚而不去照管它。另一盆的水仙柔柔嫩嫩,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一副“弱不禁風林黛玉”之態。可稱得上是水仙中的“公主”。奶奶對它百般呵護,百般照料,甚至每隔幾個小時就去瞧瞧它。

  半個月稍縱即逝,我來到窗前,呈現於眼前的依舊是兩種景象,可是那盆其貌不揚的水仙花卻開出了小巧的花兒,葉子剛勁有力,蔥翠挺拔,它是一盆成功的水仙花。而那盆曾經輝煌過的花無力的耷拉著腦袋,葉子已軟掉,似乎搖搖欲墜,它經不起歲月的考驗,它是一盆失敗的水仙花。這時,我終於明白了:那盆“難看”的水仙花之所以長得好是因為它的營養全部集中在它橫著的葉柄上,不容易疏散,而那盆“美麗”的水仙花由於莖是筆直的,吸收的大部分營養全都到葉尖上了,以致於營養全部分散了,所以“外表美”並不及“內在美”。

  成功的和失敗的生活背景為什麼如此甚大?這不是就如人類嗎?美國總統林肯的家庭背景是一個窮苦鞋匠的兒子,而不停被公司拒絕的人的背景卻是一個名門望族!

  人就是到社會上磨練的,沒有經歷過風雨和考驗的人怎能創造出彩虹?一直依靠別人的幫助,自己卻始終不肯邁出一步的人又怎能嚐到成功的甘露?

  上帝是公平的,他對努力的人,能吃苦的人給予幸福,對好吃懶惰,不會追求的人給予應有的痛苦。

  水仙花哲理作文篇三:

  伊斯蘭教創教人穆罕默德曾說過:“給你兩塊麵包,如果你想要一盆水仙花,就必須付出一塊麵包。”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你是要麵包還是水仙花呢?

  不難發現,穆罕默德的這句話是一個哲理性的比喻,麵包即為物質糧食,而水仙花則為精神糧食,它們不比魚和熊掌,它們是可以兼得的,關鍵在於,個人是否真正意識到物質與精神的一種關係。

  在我看來,物質是精神的基礎,而精神則是物質的一個動力來源。人一開始處於一無所有狀態的時候,他們會努力追求屬於自己的物質麵包,然而,當在保證了自己能吃飽穿暖之後,我們就沒有其它的追求了嗎?或許你會一直執著於賺取麵包,而忽略了其它,導致自己的內心無比空虛,朋友,請聽我講,精神是物質的一個提升。

  精神是物質的一個提升。朋友,請不要認為我純粹虛構,看看自己的身邊,你便會明白,以前窮的時候,人們都在為自己的麵包奮鬥而拼命工作,然而當富裕起來之後,你會發現,人們不再整天窩在工廠和田裡了,更多地是在社群活動中心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了,無獨有偶,這是一個競技發展的必然,人們的生活追求不再是侷限於麵包,而提升到精神層面上了,兩者的同步發展,人的幸福指數才會不斷攀升,著名華人首富李嘉誠曾經說過:“我一直在賺取社會的財富,同時也回報社會財富,我捐獻出來的財富佔了家當的一半以上,因此我很快樂。”可以看得出來,他不僅僅是一個有許多物質財富的人,他還是一個精神富有的人,因為他把多出來的一塊麵包換取了一盆水仙花,把它栽種到了心裡,花朵開得愈發地燦爛。

  審視每一個人的生活,的確不能離開面包,因為它是生活的基礎,然而卻更需要那盆水仙花滋潤我們的生活,因為沒有精神生活的人是不健全的。朋友,請拿起你手中多餘的麵包,換作根植於內心的那一盆水仙花,用心去給它灌溉,讓它無限綻放,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