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成長的哲理文章
在我們有所空閒的時候,不妨找一些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是你自己以為不可能
出生於美國的普拉格曼連高中也沒有讀完,卻成為一位非常著名的小說家。在他的長篇小說授獎典禮上,有位記者問道:你事業成功最關鍵的轉折點是什麼?大家估計,他可能會回答是童年時母親的教育,或者少年時某個老師特別的栽培。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普拉格曼卻回答說,是二戰期間在海軍服役的那段生活:
1944年8月一天午夜,我受了傷。艦長下令由一位海軍下士駕一艘小船趁著夜色送身負重傷的我上岸治療。很不幸,小船在那不勒斯海迷失了方向。那位掌舵的下士驚慌失措,想拔槍自殺。我勸告他說:你別開槍。雖然我們在危機四伏的黑暗中漂盪了四個多小時,孤立無援,而且我還在淌血……不過,我們還是要有耐心……說實在的,儘管我在不停地勸告著那位下士,可連我自己都沒有一點信心。但還沒等我把話說完,突然前方岸上射向敵機的高射炮的爆炸火光閃亮了起來,這時我們才發現,小船離碼頭不到三海里。
普拉格曼說:那夜的經歷一直留在我的心中,這個戲劇性的事件使我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事被認為不可更改的不可逆轉的不可實現的,其實大多數時候,這只是我們的錯覺,正是這些“不可能”才把我們的生命“圍”住了。一個人應該永遠對生活抱有信心,永不失望。即使在最黑暗最危險的時候,也要相信光明就在前頭……二戰後,普拉格曼立志成為一個作家。開始的時候,他接到過無數次的退稿,熟悉的人也都說他沒有這方面的天分。但每當普拉格曼想要放棄的時候,他就想起那戲劇性的一晚,於是他鼓起勇氣,一次次突破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圍”,終於有了後來眩目的燦爛和輝煌。
想起了另一個故事。一天早晨,電報收發員卡納奇來到辦公室的時候,得知由於一輛被撞毀的車子阻塞了道路,鐵路運輸陷入癱瘓。更要命的是,鐵路分段長司各脫不在。按照條例,只有鐵路分段長才有權發調車令,別人這樣做會受到處分,甚至被革職。車輛越來越多,喇叭聲、行人的咒罵聲此起彼伏,有人甚至因此動起手來。“不能再等下去了。”卡納奇想。他毅然發出了調車電報,上面簽著司各脫的名字。司各脫終於回來了,此時阻塞的鐵路已暢通無阻,一切順利如常。不久,司各脫任命卡納奇為自己的私人祕書,後來司各脫升職後,又推薦卡納奇做了這一段鐵路的分段長。發調車令屬於司各脫的職權範圍,其他人沒人敢突破這個“圍”,卡納奇這樣做了,結果他成功了。
仔細想來,每個人其實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圍”:主觀上的認識上的偏見,個性上的不足,客觀上的陳規陋習等都制約著我們實現生命價值的最大化。如果我們想在一生中有所作為,我們就必須要學會不停地突圍。
然而,一個人要突破各種各樣的“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們要有識“圍”的智慧。有的“圍”是明擺著的,我們一看就知道它妨礙著我們走向遠方。但有的“圍”是“糖衣炮彈”,你看不到它對你的妨礙,或許你看到了也會有意無意地縱容它擠佔心靈的地盤。其次,我們要有破“圍”的實力。要突破主觀的“圍”,我們只需依賴意志;突破客觀的“圍”,則必須依靠人才、能力了。比起前者,後者的獲得更艱難,付出的人生代價也更慘重。
突圍是我們給予自己的最好的禮物,如果把我們嚮往的生活比做一個小島,突圍則是一條平靜的航道;如果把我們的生命化做一塊土地,突圍就是那粒通向秋天的種子;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做天空,突圍就是那輪光芒四射的太陽……一個人可以出身貧賤,可以遭受屈辱,但絕對不能缺少突圍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你就會失去行走的能力,永遠也抵達不了本來可以抵達的人生的大境界。
:上帝也是單親家長
我是個孤兒,結婚後,丈夫關懷體貼,孩子聰明懂事,我總算甩掉了童年的不幸陰影。然而一場車禍奪去了丈夫的生命,我成了沒有經濟來源的單身母親。我不想一輩子靠救濟金生活,便決定重返大學校園——有了學位,我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撫養兒子長大,然而,沒有親人的支援,我很快發現,這條路異常艱辛。
一天晚上,對著學校的催款信,我最後的防線崩潰了。付賬單,照顧兒子,兼職,上課考試……這麼多事情須要應付,可我只有孤零零的一個人。眼淚不爭氣地落了下來。
兒子見我流淚,丟下玩具跑來,露出滿臉的關心與焦急。
“沒關係,媽媽就是太孤單了,”我語無倫次地解釋,“好多事情要做,卻沒有幫手……做單親媽媽好累。”
他走進一步,用明亮的大眼睛看著我:“上帝也是一個人造了亞當和夏娃,他跟你一樣,是單親家長。”他的話閃電一般擊中了我。
“你說的太好了,兒子。”我摟住兒子,“媽媽要把這句話告訴所有人。”
第二天,我借錢買了100只咖啡杯,印了兒子的名言:上帝也是單親家長。我在網上打出廣告,杯子立刻被一搶而空。有個單親家庭協會打電話,要預定1000只,那個學期的學費就這麼解決了。
每當看到案頭的咖啡杯,我就會信心百倍,笑一笑說:“怕什麼,上帝也是單親家長。”
:智豬博弈
豬圈裡有兩頭豬,一頭大豬,一頭小豬。
豬圈很長,一頭有一踏板,另一頭是飼料的出口和食槽。豬每踩一下踏板,另一邊就會有相當於10份的豬食進槽,但是按按鈕以後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勞動”,加起來要消耗相當於2份的豬食。
問題是按鈕和食槽分置籠子的兩端,如果有一隻豬去踩踏板,另一隻豬就有機會搶先吃到另一邊落下的食物。踩踏板的豬付出勞動跑到食槽的時候,坐享其成的另一頭豬早已吃了不少。如果大豬先到,大豬呼啦啦吃到9份,小豬隻能吃到1份;如果同時到達,大豬吃到7份,小豬吃到3份;如果小豬先到,小豬可以吃到4份,而大豬吃到6份。
“籠中豬”博弈的具體情況如下:如果兩隻豬同時踩踏板,同時跑向食槽,大豬吃進7份,得益5份,小豬吃進3份,實得1份;如果大豬踩踏板後跑向食槽,這時小豬搶先,吃進4份,實得4份,大豬吃進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豬等待,小豬踩踏板,大豬先吃,吃進9份,得益9份,小豬吃進1份,但是付出了2份,實得-1份;如果雙方都懶得動,所得都是0。
利益分配格局決定兩頭豬的理性選擇:小豬踩踏板只能吃到一份,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4份。對小豬而言,無論大豬是否踩動踏板,小豬將選擇“搭便車”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邊,這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來看大豬。由於小豬有“等待”這個優勢策略,大豬隻剩下了兩個選擇:等待一份不得;踩踏板得到4份。所以“等待”就變成了大豬的劣勢策略,當大豬知道小豬是不會去踩動踏板的,自己親自去踩踏板總比不踩強吧,只好為一點殘羹不知疲倦地奔忙於踏板和食槽之間。
簡單的例子如果能夠說明方法,能夠啟迪思維,就有它的價值。
“籠中豬”博弈有許多應用,它可以解釋為什麼佔有更多資源者必須承擔更多的義務。這樣的例子承國家政治和國際政治中表現都十分突出。
在許多國家,一個大政黨和一個或多個小政黨必須組成一個聯合政府。大政黨一般願意扮演負責合作的一方,委曲求全,確保聯盟不會瓦解,而小政黨則堅持它們自己的特殊要求,而選擇通常可能偏向極端的道路。又如在北約內部,美國承擔了防務開支很大比例的份額,大大便宜了西歐和日本。美國經濟學家曼庫爾·奧爾森將這一現象非常簡潔地稱為“小國對大國的剝削”。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智豬博弈卻是一則激勵失效的典型案例。看完這個故事,幾乎所有的管理者都會自然而然地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激勵小豬和大豬去搶著踩踏板呢?
最佳方案是:將食物改為原來的一半,但同時將食槽挪到踏板的旁邊,這樣的結果就是多勞者多得。
- 勵志成長的哲理文章
- 參觀工廠學習心得體會3篇
- 怎樣跟十歲孩子溝通
- 九年級中考政治複習綜合測試試卷
- 突如其來是什麼意思
- 衣服沾上膏藥的清洗方法
- 八年級期末地理最容易考題
- 拼搏正能量勵志句子_激勵正能量勵志句子
- 幼兒園指南培訓心得感想
- 畢業留校申請書模板
- 摩羯座女和巨蟹座男在一起配嗎
- 武漢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 工作未滿一年的年終獎怎麼按照工作年份來算
- 如何種植寶石花
- 小學生主題班會策劃書範文
- 學生怎樣給老師寫信
- 七年級期末檢測地理試卷
- 怎樣婚慶公司創業計劃書
- 創業計劃書資金需求
- 高階教師職稱競聘演講稿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