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堅持夢想的故事

  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我在沙漠中曾親眼看見,匆忙的旅人落在從容的後邊;疾馳的駿馬落在後頭,緩步的駱駝繼續向前。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

  “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有2000多想的發明。為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然而每一項的發明無處不凝結著堅持的力量。為了發明燈泡愛迪生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英國一些著名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毫無意義的”。一些記者也報道:“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正能量***

  面對失敗,面對有些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經過了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從此人們又擁有一輪太陽,人們的活動不再受到黑夜物制約了。

  當我們看到那些華美的燈飾時,請不要忘記,這一切都是由於堅持,只要堅持就會成功,但要堅持到底就要承受一次次失敗的考驗!

  篇二: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聖”。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王羲之練字專心致志,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吃飯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結構,不斷地用手在身上劃字默寫,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

  17歲時他把父親祕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不知用了多少墨水,寫爛了多少筆頭,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篇三:

  尼克·胡哲生於澳洲,天生沒有四肢,這種罕見的現象醫學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議的是﹕騎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樣樣皆能,在他看來是沒有難成的事。他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是企業總監,著名演說家,更於2005年獲得“傑出澳洲青年獎”。

  在尼克的人生體驗中,有這麼一個關鍵詞,就是“永不放棄”。這個詞對他的成長,真的是太重要了。無論是用額頭按飲水器倒水,還是用“小雞腳”做各種各樣的動作,尼克在最初嘗試的時候都要經過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失敗,才能掌握這種技巧。

  每當失敗的時候,尼克總是對自己說:“失敗不可怕,要繼續嘗試。只要堅持,一切皆有可能!

  堅持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堅持就要承受失敗的考驗,堅持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對,我們一定要將堅持進行到底!

  篇四: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 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