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精選唯美文章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古往今來人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美好的詞語詩句來形容、讚美春天。而我們又該如何用文字來讚美美麗的春天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盼望春天

  作者:譚向東

  當田間的棒棒草伸出了綠芽,草仔捧起了那含苞欲放的花蕾,我就知道春天已為期不遠了。在萬物才剛有甦醒跡象的時令,我就已開始對春天盼望。

  在盼望中,心間枯了一冬小溪已有了俏皮地水花,燕子山雀已開始歡快地凌空遨翔。鳥語婉轉,已開始了鳴唱新的音樂;水流淙淙,已開始寫意新的詩篇。春日的陽光普撒金輝,冬日的冰凌在暖暖的春陽中溶化了,新一季的風景已是綠意遍野。

  幾分醉意,幾分舒暢。

  在盼春的恬靜裡我開啟已塵封一冬的門,滿園春光已盈滿我悶燥的心房,那企盼已久的春天已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江河解凍,春江水暖,溪水俏皮,玉枝瓊芽,鳥語花香。

  冬日的荒涼是已遠走,新春的喧譁已經來到。人們在開始播種新的希望,滿懷愜意的心田,已湧現瞭如痴如醉的歡樂。心靈的田園已滿是新綠。嬌嫩的芽尖總在不停地撩繞心間。溫情盪舟心河,愛意碰撞心間。雨,是詩意的;風,也是那般瀟灑。整個春天的綠洲,成了一片軟綿綿的地毯,成了一方嬌情嘀滴的愛巢。

  我真盼望那個現實的春天,儘快來到。

  關於2:綠色春天

  作者:盛夏晚晴天

  春天的腳步漸行漸近,俏麗的姑娘們早就與春天同步,穿起了單衣薄衫,腳上早早就登上了露腳面的高跟鞋。恨不得在春這個季節裡盡顯自身的嫵媚,和春的氣韻想媲美,在這個春的日子裡看誰最搖擺?

  春節晚會上那英的一曲《春暖花開》和著春天的節拍,唱出春天的柔美,美輪美奐的立體意境讓人有了春天視覺的享受。春天在平淡中日漸變暖,轉眼已經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春天的綠色也在悄然而至,人們多喜愛綠色,因為她是春天的資訊,生命的象徵。可是大自然的綠,又因春夏秋冬而不同。春天是第一個季節,她給予的一直是受用不盡的生命力。春天更重要的是一個充滿希望、重新開始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我們儘可能將過往歲月中的繁瑣不快拋置腦後,重新賦予生命一種全新的意義。廣袤的大地上已經有了一絲綠色的影子,我為此而激動不已。一棵衰草都能改變自然的顏色,重新給人以頑強的生命力,更何況是陶醉在春景裡的我們呢?

  春來了,這幾天的溫度上升到了15攝氏度以上,廣場上那漫天飛舞的風箏和來回嬉鬧的孩子們的身影已經說明了一切。春的腳步,悄然而至。春的旋律,悄然奏起。春的韻味,悄然示意。看著長長風箏線那頭飄搖的風箏,我的思緒也被帶到了童年時代,小的時候,我們的課外生活也沒有現在孩子們的豐富有趣,想要什麼去買一個就行了。可是,我們並不會因為買不到而失去童年的快樂,那時有手工課,剪紙、捏橡皮泥、我們也其樂無窮。陽春三月,正是鶯歌燕舞的美好時刻,我們也會在這春天裡把自己心愛的玩具拿出來擺弄擺弄,雖然不是那麼的琳琅滿目,可是玩著自己做出的玩具,意義就可想而知了,兒時的記憶恍若昨天,最難忘的也算是自己做風箏了,其實現在想來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有趣,其實做下的風箏也飛不起來,頂多能拉著跑幾圈罷了。可是就是放在那裡只能看看的快樂也是滿心歡喜的。頭腦單純,拿幾根小棍子插在一起,把畫好的圖紙粘在上面,拴上一根長長的線,大功就告成了。小夥伴居然還羨慕不已,說我的手怎麼這麼巧。現在想來,做風箏還是有許多技巧的,平衡什麼的我們不可能掌握。但在那個年代裡,有這麼一種玩具陪伴著我,我也曾一度視它為最好的玩具。也曾載著我穩穩的幸福。“看,那個機器貓風箏飛的最高了!快到雲端了!”女兒的尖叫聲,把我從思緒中喊了回來,看看自己的孩子們,他們現在的快樂是自己的勞動獲得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童年是這般美好,丟沙包、跳皮筋、踢毽子,它們也許就永存記憶中了。

  在這樣一個異彩紛呈的季節,在這樣一種春風暖暖,陽光和煦的空氣裡,看看高在雲端的風箏,不知不覺已過了三十幾年,童年的春天,童年的快樂,一切不復重來,才給人以想象的空間,令人懷念!每到陽春三月,看看不知疲倦的孩子們,讓他們最淳樸的笑容、最動聽的歌聲來撫慰一下我的心靈,讓他們快樂歡奔的身影來抹去我疲倦的面容,讓我在春天裡和他們一起感受春的綠色、氣息、自由、溫暖。

  春天短暫且美好、真想定格在這一刻!

  關於3:舌尖上的春天

  作者:書村野丐

  春天的百花盛豔,讓人應接不暇,讚美、留戀;而我卻為滿目的驚豔感到暈眩,甚至有種想逃離的衝動。春天裡美麗的花太多,往往會引起審美疲勞,或視覺混淆,別人或許不會,但我特別明顯。還好,除了繁花,我另有舌尖上的春天。

  小時候餓怕了,常以雜糧、野菜果腹,一個月難見兩次葷腥,做夢都想著吃肉。雜糧、野菜打造出來的機體面黃肌瘦、弱不經風,隨時病懨懨的。冬天是最難熬的時節,糧食不足,野菜也少,摻和著雜糧,咀嚼著鹹菜,度日如年。

  《映山紅》對於別人興許只是一首老歌,對於我,則是曾經內心最真實的期許和獨白。每次聽到“寒冬臘月喲……盼春風……”總會情不自禁動情,回憶過去。春天到來,草木發芽,各種野菜也就有了,不用再日日月月呷鹹菜,至少可以換換口味,別提多高興。

  那些年的春天裡,我們就像剛從飢腸轆轆冬眠中醒來的動物,滿腦子都是食物,至於五彩繽紛的世界完全是多餘的,通通可以省略。沒有什麼比食物更受青睞,沒有什麼比吃更讓人興奮。春天來了,就意味著有新的食物,就意味著能夠吃上各種新鮮野菜。

  常年如此,竟然養成了習慣,即便如今生活已有極大改善,但還是愛吃野菜。一到春天,想吃野菜的慾望就像忍耐、積蓄了一冬的野草在心底肆意生長、迅速蔓延,無法控制。我不喜歡春天裡的繁花,因為看花頂替不了吃飯,肚子不飽是沒有心情看花的。

  春天吃芽,臭油菜芽、蕨葉芽、香椿芽、椿頭芽、五加風芽……在雲南,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長腳的除了桌子,好像沒什麼不能吃的,更有少數民族有言‘綠的都是菜,動的都是肉’。作為純正的“水又族”,雖沒那麼誇張,但是能吃的芽還是多得不得。

  春天冒出的新芽,經歷了嚴冬的寒冷和乾渴,青澀中滲透著春回大地的清香。有的可以直接涼拌生吃,有的則需要用沸水淖一下,更為潤口的吃法則是蒸炸煎炒。有些春芽生時有毒或口感不佳,弄熟後再食用不但安全而且味道更好。

  春天裡吃野菜,簡直是人生裡不可多得的一大享受,純正的原汁原味、濃郁的春天氣息,瀰漫在口腔、舒爽在舌尖、暢快在喉嚨。那種自在不單單是口舌之快,所有毛孔為之張開,記憶與現實重合,全身心被控制、被統一在味蕾的調動下。

  對於春色,我毫無痴迷,即便群芳爭豔、百媚千嬌,也了無興趣。我的春天在舌尖上,必須咀嚼在嘴裡、研磨在脣齒間、快活在舌尖上、消化在肚子裡,才滿足、才過癮。對於春天,我承認自己是貪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