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性文章

  人生的各種事物需要我們用心感悟,領略其中的奧妙,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感悟人性

  時間很快,快的讓我有一些無法接受。

  我看到了一些人性,看到一些人性陰暗的一面。

  一些人為了錢,可以出來騙人,

  還有一些人為了錢,可以放棄多想生死與共的家人。

  然而還有一部分,無論多麼的艱難,在一起。雖然很苦,卻很快樂。

  然而這幾種人,各自有多少人呢!

  我看到家人不開心,我總會告訴自己,過幾天將會好。家裡人開心,是我最大的心願。

  我記得一個人,在有錢之後,放棄了很多,公司企業不管,大量的股票不管,而他所堅守的中與家人在一起。他總錢是為人服務的,我希望的是家人快樂。雖然我沒有他那樣的成就,然而快樂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每一次的看到社會的悲痛,只要有我兄弟在身邊,“我們能做什麼呢!”這是最常說的,在幾次商業競爭之上,有人說我下手快狠。可是面對單純的人,我總會這樣的說,我能幫你嗎?團隊建立了一些機制來處理這些事情。

  一個團隊我用心經營了幾年呢!其實也沒有多少人,有人問我為何在團隊發生問題時,我總有辦法呢!因為我考慮了很多!其實我很累,我就像照顧孩子一樣的看著他的成長。然而另一個團隊的出現,我更加的開心,我可以做另一件事情,一件可以讓我實現夢想的事情。

  我堅信,這兩位是我後邊人生,重要的家人!

  :感悟人性

  一邊是如慢慢長夜般的醜惡,一邊是寒風暴雨中不熄的正義。當人性面臨抉擇,這個世界會傾向哪邊?在《童年》中,我看到了希望。

  讀過《童年》,一個深刻的疑問久久縈繞在我心間:阿廖沙為什麼能在那樣困苦、窒息的環境中,成長為一個正直、勇敢、善良的少年?那個黑暗的時代吞噬了無數善良的靈魂,人性的善惡誰來主宰……再次捧起飄散墨香的書思索著,我彷彿看見字影化作阿廖沙和許多人物,向我訴說著——

  “中國不是有句古話‘人之初,性本善’嗎”年幼的阿廖沙眨著閃亮的雙眼,“至少,童年的我們都是很簡單、純真。當外祖母給我愛撫而外祖父給我鞭子時,我自然而然地明辨了善與惡。”

  “噢,”我點了點頭,“可是你怎麼排除那種環境的消極影響呢?我可以想象得出:身體上,你住著冰冷的閣樓,狹小的棲身地,潮澀、異味難抵,更要飽受皮鞭之苦;精神上,失去父愛、母親總不在身邊,外祖父的貪婪、舅舅們的無恥殘暴……天啊,你的兩個表哥不是因此走上歧途了嗎?”少年阿廖沙頑皮而機靈地跳過來,口吻卻像極了他的外祖母:“是啊,但我有倔強的脾氣和幸運,我的幸運使我身邊總有幾個善良、正義、生活積極的人,小茨岡、格里戈裡、好事情、撿垃圾的夥伴……當然,還有始終陪伴我的仁慈的外祖母,這些人們是火把,點亮黑暗的生活,他們沒有被生活壓迫而倒下,也幫助了我。尤其外祖母,她偉大的愛溫暖我孤獨的心靈,她的善良,堅韌、勤勞、樂觀感染著我,她那些美好的故事令我神往……我當如何感激他們呢?”我也被感動了,喃喃道:“是啊,要感謝他們……”

  這時坐在我面前的阿廖沙高挑而清瘦,更加沉穩而富有思想,“我還從很多事物中學到知識,奠定自己的心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當你靜靜地與自然融為一體,便會從中吸取無窮的力量;還有書籍,沒有書簡直同沒有面包一樣可怕;甚至艱苦的生活也能鍛鍊人們……,相信我,人性的光輝是不會輕易磨滅、也可以喚醒的,即使再艱苦的時代和環境。我們要從苦難中吸取教訓,未來會更美……”

  他的身影漸漸模糊,而我的思緒愈加清晰:人性自有兩面,但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因努力追求正義與美好。環境影響固然可存,但我們已看到,在最艱苦的歲月裡‘善’都不曾泯滅,又有什麼理由不堅信:社會是進步的,人性美將譜寫更加炫麗的篇章!

  :人生的本質,就是想得到和怕失去

  作者: 性淡如菊

  人生如戲,戲說人生。人生如夢,夢見人生。人生如戲,在這場戲裡,我們扮演著什麼角色?生,旦,淨,末,醜。你是哪一個?人生如夢,夜半驚醒時,我們得到什麼感悟?佛曰:人生如處荊棘叢中,心不動,則身不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品嚐到世間諸般痛苦。面對風花雪月,才子佳人,誰能不動心?面對黃金白銀,榮華富貴,誰能把持得住?人有七情六慾,月有陰晴圓缺,便上演這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紅樓夢。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紅樓夢。幕起,春意盎然,人頭攢動。幕落,花褪殘紅,人去樓空。

  世人看人生,不過是盲人摸象。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俗世凡塵裡,又有幾人能大徹大悟。我們不斷地握手,卻又不得不經常放手。未得到的想得到,得到了的怕失去。我們不停地想得到,卻又不得不在怕失去裡煎熬。

  初生的嬰兒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一有風吹草動,便雙手亂抓,哇哇大哭。因為他們怕,怕什麼啊,怕父母不見了。稍大,便認得東西,能吃能玩的東西,統統都想抓住。貪心的,兩手抓滿了,還做出想要的神態。我兒在一歲左右,便認得錢,看見100的,更是兩眼發光,緊抓不放。給他五毛的,丟得比大人還瀟灑。兒子大哭時,我便拿出100圓哄他,他兩手抓住錢,頓時破啼為笑。雙眼閃著淚花,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要是手上的東西,錢,被搶去,那就會哭天搶地,不得了。如此,屢試不爽。如有多個子女,那便天天上演爭風吃醋的悲喜劇。都想的得到父母,得到每個親朋好友的愛。都貪心地說: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

  青少年時,更是想得到,怕失去。求學時,說:人生就是競爭,人生就是拼搏。戀愛時,說:“你是我的,我是你的”。工作時,說:人生就是戰場。破釜沉舟,臥薪嚐膽,廢寢忘食,聞雞起舞,夜以繼日都是此時的形容詞。為什麼,就是想得到。並美其名曰:為了理想,為了愛,追求幸福。失去時,淡定的,痛痛就過去了。執著的,患得患失,一輩子不得安寧。

  中年時,想得到的東西多了。中年的人,是最累最苦的。俗話說:牛鞍巴到肩膀上。就像是正在耕地的牛,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此時,上有老,下有少。老的少的,好大一家子,張口就問你要吃。瘋狂賺錢吧!怕失去,此時也是最厲害的。首先,是老死,父母雙親,岳父岳母,都垂垂老矣,說不定哪一天就去了。其次,是夭亡。中年喪子,是怎樣一個愁字了得!再次,是喪偶。另一半撒手一去,天便蹋了半邊。其中的金錢得失,亦是關乎人命。錢,是救命錢,老人的醫藥費啊。錢,是生命錢。一日三餐啊。錢,是兒女的前程啊。讀書,就業,結婚,買房……哪一樣不需要錢。

  老年時,最想得到的東西,是健康。最怕的,就是死。為了健康,病重亂投醫,那賣假藥的江湖騙子,見了老人,睡覺都笑出聲。通常,小孩子最喜歡的事,就是過年。而我家外婆,每到快過年時,就開始嘆氣了,舅舅舅媽,姨父姨媽,父母常常笑她,有時也罵一兩句。現在,該輪到他們嘆氣了。

  縱觀人的一生,想得到和怕失去,貫穿始終。它們是萬花筒中的三稜鏡,是萬花筒的心。旋轉時,萬花筒產生了五光十色的幻像。我們處在其中,時而歡樂,時而悲傷,時而幸福,時而痛苦。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無所不有,而每人又不盡相同。這就是人生。

  我們看人生,不過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痴人說夢。誰又能看個清楚,說個明白!因為我們就在其中,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誰是旁觀者呢,也許就是佛吧。我們看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看太陽,太陽不過是個大圓盤。看星星,星星像眼睛。而真的月呢,只圓不缺。真的太陽呢,大得不敢想象。真的星星,更是神奇得不可思議。我們所見的萬物無不如是。

  我們即是,井底蛙,蘋果蟲,宇宙間的一個小細菌。觀宇宙,看人生,就是盲人摸象,瞎子點燈。我們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說到底,是個徹頭徹尾的幻象。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