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聲音的文章

  聲音可以聽得到的,但是有些聲音我們聽不到,我們只能用心,去感受,或許你可以用文字將它描繪下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聲音

  作者:子夏

  今天距離你離開已有59天了,從開始的不分場合哭泣到後面的躲避現實總感覺時間過得那麼地漫長。

  26號那天手機出現閃屏現象,度娘說可能是充電器沒有用原配的要恢復出廠設定,確實每次為了充電快一直用老沈採購的充電器充。昨天傻了,通訊錄會備份照片會備份唯獨忘記備份錄音檔案。直到昨天下班買菜時,我們買了菜打算釀苦瓜,在做的時候就特別想你然後就想到了錄音資料沒有了,這世上再不會有你的聲音,也許經過一段時間我甚至會忘記你的聲音。不能總給你打電話,不能有事沒事叫你爸爸,不能一直嚷嚷個不停問你有沒有想我,你已經不再會有迴應。

  記得你離世前最後教我的那道菜就是釀苦瓜,那會兒你總嫌我做事慢,剁肉慢調餡慢苦瓜切得大小不一,在一旁站著乾著急上火。記得讀小學時你就喜歡教我做菜,雖然每次都是你在一旁說放油放鹽放多少加水翻得炒多久,而我每次都是做好了那道菜過不久便忘記了步驟。其實那會兒我就是覺得你不會離開我,會一直在我耳邊說要怎麼做怎麼做,總是不用心去學習,特別懷念那時的我們那一副場景。

  那些錄音資料從你走後一直想聽又不敢去聽害怕一個人哭的不能自己。在深圳沒有回家照顧你那會兒,總會跟你通話時錄音下來,一直錄到你聲音嘶啞到不能說話,深知你的病時間並不多以後便再也聽不見你說話。

  出生的那一刻便註定了會有逝去的一天,只是每個人的活法不同***也不同。照顧你那會兒你說你希望我在沒有你的日子也能好好過,學會做自己愛吃的菜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對自己好一些照顧好自己不用擔心你,以後便再也沒有你的提醒,晚上不會有人給我燒蚊香加被子。

  2:我的聲音

  作者:LIOONANANANA

  發現一個習慣:每一年總要來一篇日誌,記錄那年的過往。

  2016年08月03日,是普通的一天,也是特殊的日子。寫寫小回憶小心情,很久以後再拿來看也許模糊也許會記憶如新。

  電視播了一天,完全沒有看,肆意地躺在沙發上,轉轉大眼珠兒,手機放一邊,沒有節奏地抖動腳丫子,這就是胖還想瘦的我。

  以前寫東西,曾經到現在,身邊人周圍事,一部電視連續劇的小橋流水。

  如今有點懶卻還想瘋,正好一部電影的短文小序上映了。

  2013年高中畢業進入大學,

  2010年結束初中進入高中,

  2006年與六一兒童節分手,

  2017年與學生這個身份告別。

  一天一天:會發生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會遇到很多人——路人甲乙丙丁;陌生人ABCD;一月一聊十年不見的某某某……但是依舊有著為數不多卻能在夜深人靜時陪你聊到天明的人,是一種小幸運,是一種小幸福。

  我,最感謝的是家人和朋友。

  家人不離不棄是我最大的資本。我有一個家,有一群很愛我的家人,他們不會製造驚喜,不會刻意安排,不會細膩表達,可是老爹會拉著我的手從小到大,媽媽會在生日時包我愛吃的餃子,哥哥們簡單粗暴告訴我對與錯,親愛的嫂子們會在我傷心哭泣時送上安慰,孩子們嘰嘰喳喳很鬧騰卻也是一種幸福。沒有華麗的裝潢,沒有精美的辭藻,也沒有值得炫耀之處,這就是家,這就是家人,陪伴與守護。

  朋友坦誠相待之後依舊在我身邊是我任性的藉口。朋友圈簡簡單單,卻彌足珍貴。我很不好,自戀無限,脾氣暴躁,無理取鬧,得理不饒人……如果你知道更多詞,可以偷偷告訴我。一句話形容得很好:別讓我的忍讓當成你不要臉的資本。所以謝謝你們的忍讓。我們都在不斷偶遇,不斷相逢,不斷擦肩而過,只不過有人離我而去,有人陪我至今,謝謝留下的你,謝謝曾經在的TA。問心有愧,我一直在努力,願身邊的你一直都在,真心謝謝你們。

  我的生活很簡單,有家人有朋友有你有我有TA,尋常中帶有小意外小驚喜,簡單但不單調,真心喜歡、用心記錄、傾心守護。

  地球在運轉,時間在流逝,故事在敘述,生活在進行,夢想在演奏,我們在路上。

  有那麼一天,去看大海,走在海邊,對你說:我很好。

  生日快樂!

  3:過去的聲音

  作者:劉成儉

  帶兒子去划船,40分鐘後交船上岸,坐在岸邊休息。看船人的收音機突然傳來鄭智化的《水手》,那種帶著滄桑感的聲音在這稍有些風浪的水面響起,還真有些應景。水上有幾條腳蹬船慢慢的航行著。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鄭氏那接近言語核心的聲音繼續飄蕩。船上的人有沒有水手的感覺?能不能理解這首歌的內涵?我突然想起這首歌甫一流行的時候,我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班裡四個同學齊刷刷的站在講臺上,為我們唱這首歌。那時的我們似懂非懂地聽著。

  一首老歌在新時代響起,絕對沒有人會覺得老,反而會引發無數的感想。因為這是過去的歌,過去的聲音,也許你未曾喜歡,但它卻牽連著你過去的時光;因為這是一首有年紀的歌,它的聲音或許不夠響亮,但是卻足夠分量。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寫到一群雨燕把天地叫喊得蒼涼。我當時無法理解,一群小鳥的聲音何以有如此的魔力。現在我才知道,鳥語一直未變,仍然是過去的聲音,當人類的語言滿是時髦名詞的時候,雨燕的叫聲就顯得古老而厚重,所以帶來蒼涼之感。如果是一群人,則只會製造一陣聒噪。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月亮從遠古走來,帶著人類所有的滄海桑田,用它那冷冷的清輝訴說過去的時光。也許正是因為如此離鄉的人才從月亮之上看出家鄉的影跡。

  數碼播放器的普及,有頭腦的商家立即捕捉到商機,他們把目光投向老人,下載戲曲搭載播放器出售。於是路上坐著,我們時不時會聽見高亢的大鼓書或者稍顯柔和的柳琴戲,繼而看見一位位老人,走著或騎車,但無一例外都帶著一個黑色的方塊。這顏色和形狀竟與那聲音如此的契合,它們在老人的胸前搖晃,像鐘擺,一晃就晃到了過去的時光。後人無法理解,那已經變成“0”和“1”的聲音到底承載著什麼。

  時代在高速發展,中國似乎要把耽擱的時間給補回來。各地不斷傳來規劃與拆遷的聲音,一片片舊房倒下,一個個村莊名存實亡。一棟棟鋼筋水泥建築拔地而起,年輕人稱之為住房,老年人稱之為牢籠。偶然在殘存的廢墟中發現的兒時的一片殘瓦,在新修的水泥路上敲擊,那該是怎樣的一種聲音啊?能否穿透現在回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