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遊的導遊詞
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達930處,居全國第一位。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
篇1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白洋澱由堤防圍護,澱內壕溝縱橫,河澱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澱上波光盪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07年,保定市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旅遊景區。
白洋澱***Bai-yang Lake,亦作Baiyang Lake***,又名西澱,古稱掘鯉 白洋澱
-澱。白洋澱上游接納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瀦龍河來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湖區水產豐富,蘆葦分佈面積廣。環湖窪地大多已改為稻田。
白洋澱是國家級5A景區白 洋澱在河北安新縣境,地處京、津、石腹地,各距離150公里左右,總面積366平方公里,這裡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詩讚“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澱派”誕生之地,雁翎神兵揚威之處,“小兵張嘎”造就之域。
白洋澱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勢連天際,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澱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
白洋澱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春光降臨,蘆芽競出,滿澱碧翠;每至盛夏,“蒲綠荷紅”,岸柳如煙;時逢金秋,蘆蕩飛雪,稻俗飄香;隆冬時節,堅冰似玉,坦蕩無垠。
白洋澱是典型的北方溼地,自古以來就以物產豐富著稱。它是鳥的王國、魚的樂園、多種水生植的博物館,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白洋澱遊區分六大景區,即鴛鴦島民俗文化景區、荷花觀賞景區、生態遊樂景區、休閒娛樂景區、碼頭觀光景區、民俗村觀光景區。每個景區各具特色,它們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使所有的客人遊得盡興,玩得開心、吃得爽意,住得溫馨。
篇2
廣府古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地處華北平原南部,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東南20公里處,距離邯鄲市區20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興建於元明清時期的古城牆儲存完好,世界各地自發遊客眾多,網上稱其為被遺忘的神祕古城,廣府古城這個名字開始流傳。
廣府古城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戰國時期趙國毛遂封地。隋末竇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國。明清朝這裡成為直隸省廣平府。
城東儲存完好的弘濟橋,是趙州橋的姊妹橋。廣府古城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在太極拳界執大旗地位。目前國家體委正式公佈的88式、24式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都是楊式太極拳或由其演化而來。在全國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於永年的已佔其五。被譽為中國太極之鄉。2013年廣府古城晉升為4A級旅遊景區。先後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溼地公園”、“中國太極拳之鄉”、“中國太極拳研究中心”、“太極拳聖地”、“全國簡化太極拳推廣先進單位”、“東方神祕古城”、“河北省人居環境範例獎”、“河北省環境優美城鎮”等。境內有邯***鄲***--臨***清***線貫穿其間,此外,現已開通邯鄲火車站至廣府古城的605路公交旅遊專線,交通十分便利。
篇3
普寧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僧侶雲集、香火旺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公佈的4A級景區,現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普寧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僧侶雲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經過整體維修後,更具宗教藝術的魅力,其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堪稱世界之最。普寧寺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公佈的4A級景區,現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普寧寺是乾隆時代修建的第一座寺廟,是一所漢藏結合的寺廟。前半部為漢式,具有漢族傳統佛教寺廟的特徵;後半部為藏式,仿西藏桑鳶寺而建。兩種不同風格的建築融為一體,結合的相當完美
普寧寺始建於1775年,1961年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被國務院宗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寺廟佔地33000平方米,有殿堂、樓閣各類建築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既有金碧輝煌皇家寺廟的巨集大規模,又是佛門聖地“曼陀羅佛國世界的中心”。整座寺廟平面佈局嚴謹,以大雄寶殿為界,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半部是漢族寺廟傳統的伽藍七堂式佈局***伽藍,即寺廟。七堂一般是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建有鐘樓,鼓樓,東西配殿***。後半部是藏式形式,是仿西藏三摩耶廟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羅,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便供奉在主體建築大乘之閣中。2007年,普寧寺被評為我國首批5A級佛教聖地。
普寧寺位於承德市避暑山莊北部烈河畔,由於寺內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稱大佛寺。普寧寺地理位軒適中,建成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佔地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宗教活動的中心。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朝軍隊平定了準噶爾蒙古臺吉達瓦齊叛亂。為了紀念這次勝利,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廟的形式,修建了這座-寺。普寧寺的修建和取名都表明清政府希望天下永遠太平統一、人民安居樂業的願望。
普寧寺,俗稱大佛寺,始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普寧”普天下安事羲。
普寧寺的總平面佈局呈縱深對稱式格局,一條明顯的中軸線貫穿南北,主要建築都位於中軸線上。普寧寺的建築風格明顯分為兩部分,前部採用“伽藍七堂”式佈局,後部採用“蔓陀羅’式佈局。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