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最長隧道通車

  發展靠的是什麼?作為中烏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早期成果,隨著隧道建設的不斷推進,兩國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合作也在不斷髮展。小編今天為大家隆重介紹甘姆奇克隧道。

  

  中亞第一長隧、全長19.26公里的甘姆奇克隧道日前全線貫通!打通該隧道的是在咱洛陽的中鐵隧道集團。

  《洛陽晚報》記者跨國連線該集團在當地的員工,聽他們講述歷時近3年貫通隧道背後的故事。據瞭解,他們還要力爭在接下來的1個多月內實現隧道全面竣工,讓國際領先的中國隧道建設技術為“一帶一路”助力。

  1 、位於咱洛陽的企業開建中亞第一長隧

  老城南關人王堅是該隧道專案部的黨工委副書記,這名39歲的洛陽人,已在異國他鄉苦幹了近3年。對於這條被稱作烏茲別克“總統一號工程”的甘姆奇克隧道,王堅飽含感情,深知其修建意義。

  王堅說,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東南有個叫安革連的城市,因為道路不通暢,當地人民想去首都塔什干,必須繞道鄰國吉爾吉斯斯坦換乘火車,才能到達自己國家的首都。“在烏茲別克獨立之初,政府就提出要修通安革連至琶布總廠169公里的電氣化線路,但因為建設技術、資金的制約,工程一直被擱置。”

  2013年,烏茲別克政府決定修建這條鐵路線,交由外國公司設計施工總承包,希望能在2016年9月通車,向國家獨立25週年獻禮。這條鐵路線上穿越庫拉米山、長19.26公里的單線鐵路隧道,被該國定為“總統一號工程”。

  且不說中亞第一長隧地質複雜、環境艱苦,單聽只有3年工期,很多歐美企業就被嚇著了,還說“這種工程沒5年,下不來”。

  作為國內隧道建設行業的國家隊,位於洛陽的中鐵隧道集團卻認為這都不是事兒。烏茲別克鐵路公司隨後參觀了中鐵隧道集團張家口至唐山鐵路施工現場,見識了中鐵隧道集團專業的現代化施工,很快拍板,從簽訂設計施工採購總承包合同到正式進入開挖階段,僅用時一個月。

  2 、攻克世界難題,用專業技術重新整理世界速度

  接手中亞第一長隧,面臨邊設計邊施工的風險,還要面臨諸多長大斷層破碎帶。“在開挖的工程中,總共需要經過7個不同的地質斷層,很多地方地下水冒得厲害,一些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幾乎天天泡在水中作業。”王堅說,這還不是最危險的,最讓施工人員擔心的是岩石爆裂彈射***巖爆***現象。

  啥叫巖爆?顧名思義,是一種巖體中聚積的彈性變形勢能在一定條件下的突然猛烈釋放,導致岩石爆裂並彈射出來的現象。自2014年2月18日隧道第一次發生巖爆以來,各種程度的巖爆就沒斷過,最大一次巖爆導致隧道坍塌近2000立方米,換算一下,足夠承載20方石塊的重型貨車拉上100車。

  王堅向記者描述了施工人員看到的場景,發生巖爆時,一些大型岩石能被炸出七八米,一旦被石塊砸到就可能致命,這讓一些施工人員心裡產生了陰影。

  “專案部組織召開跨國專家會議,並與福州大學 聯合進行科研攻關,提出應對巖爆方法,在近10公里的巖爆區間,沒有施工人員因巖爆受傷。”王堅說,中國技術攻克了巖爆世界級難題。

  保質保量,隧道建設速度也一再重新整理,從隧道開挖至全線貫通,主隧道、安全洞、斜井及聯絡通道總長47公里的建設僅用900天就順利完成了,比計劃提前近100天,一個新的海外施工紀錄誕生了。

  3、 異國拼三年,為“新絲綢之路”建設添磚加瓦

  比起其他人,王堅算是幸運的,2015年曾有機會回國。中鐵隧道集團1800多名員工中的大多數在烏茲別克一干就是近3年。分部專案經理翟飛飛的女兒做手術,他依然留在當地負責施工,難受得流淚也不影響工作。

  這個中亞內陸國家夏季漫長、炎熱,專案部所在地氣溫經常高達40℃,而冬季的最低氣溫甚至低於-30℃。在這種環境下,建設工人也沒有半點兒退縮。2014年1月,一場罕見的大雪接連下了兩個星期,隧道附近的山體發生雪崩,厚七八米的積雪徹底堵塞了工程隊運輸生產、生活物資的通道。工人們動用大型機械連續奮戰三天三夜,才打通了“生命線”。

  “烏茲別克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歷史上與中國通過絲綢之路有往來,我們修建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員姚志告訴記者,雖然遠離家鄉,但他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這種有意義的事,不是誰都有機會去做的!

  國際領先的建設質量和速度,令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兩次點贊,該國米爾濟約耶夫在專案施工期間3次來到工地現場視察並慰問施工人員。

  如今,距離專案全面竣工還有1個多月時間,王堅在自己的QQ空間寫下一句話:“甘姆奇克在期待與希冀中破繭化蝶,終候佳績!”他遙祝遠在國內的妻子及讀初三的女兒,平安幸福、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