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區委書記的一封信

  寫信是人際溝通的一種古老而常用的辦法。那麼,要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您參閱!

  範文一

  尊敬的王書記:

  您好!

  我是一名熱心市民,恕我冒昧給您來信,我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老濟南對你由中央安排到濟南主持工作表示十分歡迎,這充分體現了中央領導對濟南工作,山東工作的重視,對你將給濟南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十分期待。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濟南的明天更美好,在此作為一個老濟南,我對濟南近中期發展規劃,有幾點不成熟的認識和想法,願提出來請王文濤書記在百忙之中給予審閱並給予指正:

  1.有關濟南在全國發展一盤棋中自身定位的問題。山東經濟過去幾年發展一直比較平穩、順利。2014年山東經濟總量接近6萬億,在全國省級經濟總量中排在第三位,實力雄厚,基礎穩定,人才濟濟,在世界範圍看也是經濟總量靠前的地區。然而省會濟南在山東經濟中首位度卻不是太高,與省內各城市間發展水平差別不是太大,沒有特別突出,目前還不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大都市。針對這種狀況,山東省委省政府也出臺過政策,要做大做強濟南都市圈,但現在看效果還不是太明顯。針對這種狀況,我提出如下建議僅供王文濤書記參考:

  首先,濟南是山東的省會,是山東的門面,要有決心把濟南經濟總量五年內做到國內省會城市前五強,大約十年到十五年把濟南經濟總量做到全國城市前五強,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全市各區縣、部門領導要樹立大局觀念,市裡爭取每年舉辦世界五百強企業、全國五百強企業濟南論壇,市裡拿出好的激勵政策,讓更多的世界級龍頭企業落戶濟南。同時爭取省里加快地域區劃整合,將濟南周邊60公里範圍內地域實現重新區劃,納入大濟南的管轄,使得濟南經濟總量在短期內有一個質的飛躍。

  其次,濟南地處我國政治首都北京和經濟中心上海的中間地帶,目前這兩大都市都面臨交通擁堵,人口急速膨脹,住房價格畸高的大都市病,濟南到北京上海交通快速便捷,通過做大濟南經濟,完善濟南的基礎設施,完全可以將這兩大都市國家級的總部吸引到濟南,從而帶動山東經濟快速發展,使得濟南都市群擔負起聯通融合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大都市群的功能,使得我們國家形成從環渤海到長三角到珠三角世界最大的城市經濟帶,還可以帶動東部經濟帶與中原經濟帶銜接融合協調發展。以此有利地域條件爭取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把濟南建成我國大都市群,經濟帶之間相互融合,協調發展的國家級融合協調發展試驗區。還可以爭取將正在洽談的中日韓自貿區聯絡處落戶濟南,在濟南建設自貿區最大的試驗區,為我國經濟總體良性發展探索出好的路子。

  2.現在我們國家中央領導正在考慮為了緩解北京壓力,疏散首都部分行政、文化、醫療、教育職能到其他城市去,濟南離北京高鐵1個多小時,基礎設施完善,人才濟濟,是最好的作為我國副的行政、文化、醫療、教育中心的選項城市,這樣既可以促進濟南經濟快速發展,進而帶動山東經濟和全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家還不用投入太大的建設資金,避免由於決策失誤出現新的空城,給國民經濟造成大的負擔。各區縣領導應當主動與首都各部委和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對口接洽,爭取將它們引入濟南。

  3.要加快發展大濟南經濟,還要爭取早日承辦洲際或世界級的展會和運動會,比如下一步國家要申辦世界盃,還有亞運會等,爭取濟南作為申辦城市申請,迅速擴大濟南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儘快完善建設濟南的軌道交通網路和高架快速交通網路,淘汰轉移用煤大戶落後產能到外地,使得濟南真正成為交通便捷,宜居宜業,幸福和諧,魅力無窮,世界知名的時尚國際大都市。

  4.要加快濟南發展,還應當轉變各區縣、各部門領導及工作人員的觀念,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世界一流大都市的標準去思考去要求,摒棄地域觀念,要有世界眼光。比如濟南人性格耿直、淳樸,有俠義情懷。怎樣將此性格引導到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精益求精,踏實肯幹上來,去除現在存在的部分市政工程建設緩慢,基層工作人員辦事低效現象,以及各種小機動車電動車亂載客載物,路邊燒烤烏煙瘴氣等不文明行為。

  5.努力提高濟南的對外開放度,爭取每年舉辦幾個有濟南獨有特色和優勢的並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型貿易洽談會和展會,比如藉助行業龍頭中國重汽在濟南的優勢,與世界會展界龍頭企業合作,每年舉辦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世界重型卡車、房車博覽會。每年的泉水節也要辦出國際範兒,可以考慮進一步豐富辦節內容,融合進世界噴泉設計大獎賽、泉水遊樂親泉體驗之旅、泉水品茗大獎賽等內容,在濟南建設世界一流泉水水上世界,建設世界噴泉景觀博覽園,結合噴泉周圍景觀重現,讓全世界各國遊客在濟南不僅可以欣賞大自然賦予的天然泉水,還可以欣賞世界各大洲的美麗噴泉景觀,體驗到與泉共舞的樂趣和泉水品茗的味道,從而使濟南快速讓世界各國人民從相識到熱愛。

  相信在以王文濤書記帶領的濟南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濟南經濟會有一個快速發展和提高,使得濟南經濟總量有一個質的飛躍,從而帶動山東經濟總量早日成為全國第一,作為濟南人將為此而驕傲。

  XXX

  20XX年XX月XX日

  範文二

  尊敬的高書記:

  我們是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千零二十名職工聯名給您寫信,反映我們的心聲。蕪湖市一院,是第一家由政府興辦的醫院,歷經了75年風風雨雨的考驗而生生不息,就象屹立在醫院大道中那九棵參天古木玉蘭樹一樣,櫛風沐雨,鬱鬱蔥蔥。而如今,卻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作為與醫院發展榮辱與共的職工,我們憂心如焚,有許多心裡話如哽在喉,要對我們的父母官一吐為快。

  回首一院的前世今生,不由得感慨萬千,這所醫院前身為“安徽省蕪湖病院”,成立於1939年,當時由汪偽內政部直轄。抗戰勝利後,1945年國民黨安徽省政府衛生處接管,改名為“安徽省立蕪湖醫院” ,蕪湖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醫院,1949年6月21日醫院更名為“蕪湖市市立醫院”。1950年2月1日,醫院更名為“蕪湖市人民醫院”。 1953年12月,因蕪湖市成立第二人民醫院,我院奉命改為“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1969年整體下放,1973年恢復重建。1994年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2010年跨入三級醫院行列。在75年的歷史歲月中,幾代一院人風雨同舟,團結奮進,由最初的幾個學科、幾十張病床、幾十位職工發展成為一座擁有開放床位680張、46個業務科室、1000多名職工,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全民綜合性醫院。

  這樣一所歷史悠久的醫院,在蕪湖市這一年飄揺不定的衛生改革中而歷經折騰。正當全院上下滿懷信心和喜悅地為搬遷城東新區積極準備的時候,突然聽說要把我們合併給海螺醫院,大家在感情上一時無法接受,難道這所百年老字號醫院就這樣消失了?多數在城東買房的年青員工如何解決上班的實際困難?即便疑慮重重,但一院人歷來忠厚本份、民風淳樸,再加上院領導做過細的思想工作,大家還是忍耐著,沒有訴說我們的委屈。相信政府是為了蕪湖衛生事業的大局而採取的措施。後來聽說計劃擱淺了。我們就象遭遺棄的孩子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又興高采烈地開始積極籌備搬遷城東新區醫院的各項工作。可是沒想到,最近又聽說要把一院新區賣給弋磯山醫院,更離譜的是,要把我們傾注了六年心血,凝聚一院管理者多少個不眠之夜而精心設計的城東醫院賣給他們,而不要一院的職工!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這是哪位高人想出的主意?這種行徑對幾代一院職工感情的傷害我們可以暫且放在一邊,單從蕪湖市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上看,我們認為有以下不妥:

  一、 不符合蕪湖市區域衛生規劃

  蕪湖市目前已有五家三級醫院,相對於蕪湖市人口已經過剩,如果把城東新區醫院賣給弋磯山醫院勢必又多出一家三級醫院,對於薄弱的基層醫療,結構更加不合理。同時也會進一步導致各家醫院通過過度醫療來緩解病源不足的現狀。

  二、與國家衛生政策相違背

  國家衛計委在最近出臺的衛生改革方案中,提出要抑制醫療航母的擴張衝動,限制三級醫院床位擴張,改革重點是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降低醫療服務成本,讓百姓能就近看的了病和看的起病。而弋磯山醫院的擴張,將吸納走基層及下級醫院的優質的人力資源及衛生資源。把大病小病常見病一網打盡,基層醫療根本沒有發展的空間,這種畸形的資源配置,正是“看病難,看病貴”的“病根”之一。增加了病人及醫保基金的負擔。

  三、一院的生死存亡令人愖憂

  如果城東新區醫院賣掉,一院將何去何從?還有相關聯的婦保院將如何安排?如果再蓋兩所新醫院來解決這個矛盾,在哪兒建?何時建?城東醫院從立項到今天,已經六年多過去了。我們又要等到何時才能改善目前狹小的醫療空間?如果讓一院再這樣無望的等下去,一院的優質人才將會流失殆盡,業務將會萎縮。最不願看到的是,這個有著75年曆史的老字號公辦醫院,將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衰敗、消亡。

  當初,我們做為蕪湖市政府城東新區發展規劃的一部分立項在建,是蕪湖市政府的重點民生工程,我們倍感榮耀。同時,一刻也不敢懈怠,為了將來能與我們“人性化、生態化、智慧化、現代化”的城東醫院相匹配,院領導班子帶領全院職工狠抓內涵建設,2008年即新區醫院開工建設的同時,提出了建立三級醫院的戰略目標,我們面向全國招聘急需人才,加強學科建設,完善制度管理,經過全院職工的日夜奮戰,共同努力,於2010年跨入了三級醫院行列。同時我們的服務能力也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在蕪湖市“萬人千企評行風”活動中連續三年排名第一。醫院的發展壯大凝聚著幾代一院人的激情和汗水,凝聚著各級領導的關愛和支援,凝聚著江城百姓的信賴和鼓勵。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現任領導的保護、愛護、支援!讓一院能夠按最初的計劃堅定不移地承接城東新區醫院,只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援,有全院職工的齊心努力,我們有信心建設好城東醫院,服務好江城百姓!繼續譜寫一院歷史的新篇章!

  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範文三

  尊敬的楊書記:

  您好!

  我是福建求實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執業律師,也是這個所的負責人,單位地址:福州市廣達路福州市司法局綜合樓四層。

  據悉,市委、市政府計劃將搬遷後的原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教育局辦公樓進行拆除,另行建設“福州市便民服務中心”,將全市九個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部門集中起來,對便統一對外辦公,以方便群眾辦事***見福建海峽都市報2013年4月19日A04版***。

  對這樣利民、惠民的好事,我及我們所的律師們十分擁護。但對便民服務中心選址在此,且要拆除後另行建設,我做為一個在此工作了十多年的人,認為這樣可能會造成許多不利後果,怕是把便民的好事,反而辦成“擾民的壞事”。主要理由有如下幾點:

  一、擬建立的便民服務中心所在區域的交通現狀無法承受如此大的人流量。

  司法局所在的廣達路及其交叉的高橋路、仁德路緊鄰五一廣場、福建大劇院香格里拉大酒店等重要單位,不時地會進行交通管制;且周邊居民、上班人員眾多,道路本來就十分狹窄,人車混行,平時的交通就十分混亂、擁堵。擬進駐的幾個部門又是與群眾生活密切聯絡,來往辦事的人流會特別大***憑我的親身辦事經歷,不論是到出入境管理處、還是房地產交易中心辦事,都是十分擁擠的***。這樣勢必造成交通更加混亂不堪,可能影響上述幾個單位的重要活動,也有損五一廣場作為福州市城市形象的代表。

  二、將原有的辦公樓拆除重建有點鋪張浪費,有違中央精神

  且不說司法局綜合樓和教育局的辦公樓建設時間不長,質量都是上佳的;單是臺江法院就剛剛花費巨資裝修、改造的,才搬遷進來不到半年。雖說是公共財產,不會花費您我的一分一釐,但我做為普通市民,都會感覺挺惋惜的,相信您也會惋惜的。

  凡是知道這件事的群眾對此意見也是特別大。這種鋪張浪費的現象也不符合的倡議。

  三、在此拆除重建將難以按時完成便民服務中心的建設計劃

  市政府計劃在今年內完成便民服務中心的建設,並投入使用。如果在如此擁擠的市核心區域,進行如此大規模建築物的拆除爆破作業,勢必要進行更為充分、周到的前期準備工作,在拆除後還要建設施工,直到各項配套工程完備,沒有二、三年的時間是很難完成的。

  四、應該放開視野,在更大的範圍內聽取廣大幹部、群眾的意見,進行科學論證,以更科學地確定便民服務中心的地址

  福州市屬的許多單位都要搬遷到新的政務中心辦公,這些機關原有的辦公場所有許多閒置,可以考慮在市中心,但又不是這麼核心區域尋找閒置的辦公樓,進行簡單改造後建立便民服務中心,這樣既不鋪張浪費,也不會違反中央禁令。再說,以後要是實踐證明建立統一的便民服務中心不是那麼好用,要予以解散的話也不浪費,群眾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以上意見做為一個與搬遷有利害關係的個人,同時也是做為一個市民意見,僅供楊嶽書記謹慎參考。

  謝謝!

  XXX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