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四種運載火箭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6日訊息,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美宇航局“戰神I-X”火箭或許是世界上現役或即將服役的火箭中體積最大的,但是,與以前發射和未來將出現的巨型火箭相比,這種新型運載火箭便相形見絀。小編告訴你,以下是人類歷史上個頭。

  

  “土星5號”火箭

  美宇航局“土星5號”火箭可謂火箭中的“霸主”,這種三級火箭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用於將美國宇航局送上月球。同“戰神I-X”火箭和太空梭一樣,“土星5號”火箭也是從位於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它高363英尺***110米***,儘管最後一次發射是在1973年,但仍是迄今建造的動力最強勁的火箭,可以將最多45噸的有效載荷發射到月球,將120噸的有效載荷發射到地球軌道。

  它在加滿燃料的情況下總重650萬磅***約合300萬公斤***,相比之下,“戰神I-X”火箭總重180萬磅***約合816466公斤***,比“戰神1號”火箭總重稍輕。“土星5號”火箭最後一次任務是將美宇航局“天空實驗室”***Skylab***空間站發射升空。更小版本的土星火箭用於將宇航員送入“天空實驗室”,而最後一次發射任務所用的“土星1B”火箭高224英尺***約合68米***,在1975年“阿波羅”和“聯盟”號飛船聯合任務期間,將“阿波羅”宇航員送入太空,與蘇聯“聯盟”號飛船會合。

  N-1火箭

  全球四種最高火箭緊隨“土星5號”火箭之後的是前蘇聯N-1火箭,在美蘇太空爭霸期間,它被用於將本國宇航員送上月球。N-1火箭是一種五級火箭,高近345英尺***約合104米***,最前端直徑約為55英尺***約合17米***,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個大大的圓錐體。據俄羅斯航天曆史網站的資料,N-1火箭發射時重達610萬磅***約合270萬公斤***,可以將最多95噸的有效載荷送入太空。

  然而,N-1火箭共發射過四次,每一次均以失敗告終。它在1969年至1972年的四次發射中都發生了爆炸。除了N-1,前蘇聯還有別的重型運載火箭。“質子”火箭的兩個型號D-1E和D-1,它們分別實施了1968年月球探測器發射任務和1971年“禮炮1號”***Salyut 1***空間站發射任務。但這兩種火箭都沒有達到N-1火箭的高度。今天,俄羅斯仍使用“質子”火箭和更小的“聯盟”號火箭將衛星發射升空,而俄羅斯宇航員仍只能通過“聯盟”號火箭進入軌道。俄羅斯目前還在研製新一代運載火箭“安加拉”***Angara***。

  德爾塔IV 型重型火箭

  在“戰神I-X”火箭問世之前,美國現役最高的運載火箭是德爾塔IV 型重型火箭,這是聯合發射同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德爾塔IV 型火箭的重型版本。德爾塔IV 型重型火箭高235英尺***約合72米***,在2004年首次亮相,但因感測器故障令其未能抵達預定軌道。這一問題很快得到修復。德爾塔IV 型重型火箭距現在最近的一次任務是今年1月將美國國家偵查辦公室***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的一顆軍事機密衛星發射升空。

  德爾塔IV 型重型火箭其實是三級火箭,每一級都稱為公共核心助推器***Common Core Booster***,呈一條直線排列,看上去像圓柱形。據美國航天科學網站“Space flight Now”報道,按計劃,德爾塔IV 型重型火箭至少有兩次任務是發射機密衛星。這種火箭可以將最多24噸的有效載荷送入低地軌道,將11噸有效載荷送入通訊衛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軌道。另據報道,德爾塔IV 型重型火箭還能將11噸重有效載荷送上月球,將8.8噸有效載荷送入火星軌道。

  “戰神5號”火箭

  如果美宇航局計劃建造“戰神5號”火箭,那麼“戰神1號”火箭和“戰神I-X”火箭恐怕不久即會失去世界最高火箭的頭銜。“戰神5號”火箭的高度達381英尺***116米***,將超過“土星5號”火箭,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根據設計,“戰神5號”火箭可以將207噸***41.4萬磅***貨物送上低地軌道,將78.5噸***15.7萬磅***有效載荷送上月球。這種龐然大物主要用於發射貨物,將是太空梭退役以後美宇航局主要的運載工具。

  “戰神5號”火箭由一個龐大的核心級構成,兩側是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每一個比“戰神1號”火箭的第一級稍大。一個所謂的地球出發級***Earth Departure Stage,EDS***和“牽牛星”***Altair***月球著陸器可以安裝在核心級上,發射到月球軌道,同攜帶宇航員的“獵戶座”飛船會合。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稱,它們將在探月任務中代替上面級,能放下巨大的貨物艙或太空望遠鏡。美宇航局希望讓“戰神5號”火箭在21世紀20年代實施載人探月任務。

  與太空梭的資料對比

  美宇航局的太空梭與以前的巨型火箭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在其28年的飛行歷史上,這種載人航天工具的成就同樣輝煌。目前,美宇航局現役太空梭共有三駕:“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在地面,太空梭從機鼻到機尾長約122英尺***37米***,高56英尺***17米***,翼展約為78英尺***23米***。

  發射時,太空梭下面是相當於15層樓高的外掛燃料箱,兩側是兩個固體火箭推進器。安放到發射臺以後,太空梭從外掛燃料箱頂部到兩個固體火箭推進器尾部高184英尺***56米***。太空梭有一個長60英尺***18米***、寬15英尺***4.5米***的有效載荷艙。軌道器可以將大量有效載荷送入地球軌道,使得太空梭成為唯一能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大型片段的航天器。十多年來,國際空間站建設始終佔據著太空梭飛行的主要日程。

  自1981年“哥倫比亞”號首飛以來,太空梭迄今共實施了128次發射任務。不幸的是,期間發生了兩次意外:第一次是“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1986年1月,由於固體火箭推進器的O形密封圈發生洩漏,“挑戰者”號發射後不久即爆炸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第二次是“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2003年2月,由於太空梭熱遮蔽系統在發射時遭到損壞,“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地球大氣層時發生爆炸,機上7名宇航員也全部喪生。

  每次事故發生之後,美宇航局都停飛所有的太空梭,對其安全效能進行改進。美宇航局官員表示,由於有了安裝在頂部的密封艙和發射逃逸系統,新一代“戰神1號”火箭比太空梭設計安全了許多。美宇航局官員透露,除了定於27日的“戰神I-X”火箭試飛外,發射逃逸系統也將在2010年開始接受檢測。***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