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書法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書法”出自唐代詩人王煥之的《登鸛雀樓》。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均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令人襟懷豪放。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登鸛雀樓》原文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詩詞意境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山,“黃河入海流”寫水。詩人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畫面寬廣遼遠。
杜甫在《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中有“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兩句,雖是論畫,也可以用來論詩。王之渙的這兩句寫景詩就做到了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非最高層***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
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但其含意深遠,耐人探索。“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發表議論,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寫景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從而把詩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讀者展示了更大的視野。也正因為如此,這兩句包含樸素哲理的議論,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名句,也使得這首詩成為一首千古絕唱。
周復綱說,這首詩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統一,是客觀與主觀的和諧,是偉大的藝術再現和創造。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書法
- 職場不可不知的稱呼學問
- 女生美容的小竅門
- 初中數學圓教學反思
- 成人大學兩年自我評價
- 小學美術第二課形體的組合教案
- 陸姓女孩起名案例
- 文科生的學習方法3篇
- 中學生違紀保證書
- 老年人小便困難的護理方法
- 青春經典寄語名人名言
- 騰達無線路由器家庭寶貝功能是什麼
- 村黨支部書記工作自我評價
- 桌布圖片可愛萌萌狗狗
- 鳳仙花的功效作用和栽培技術
- 開啟電腦什麼應用都打不開怎麼辦
- 家長會小學英語教師演說稿
- 關於籃球的勵志簽名_籃球精神的經典勵志語錄
- 冬天補血補氣吃什麼最好
- 高中同學錄給恩師的感恩留言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