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常用工具介紹

  國畫是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的一種作畫。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下面我們就簡單的介紹國畫中常用的一些工具。

  國畫常用工具

  ***一***調色***儲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製品較佳,調色或調 墨應準備小碟子數個,除色以梅花盤及層碟較理想,不 同的顏料應該分開儲放。

  ***二***貯水盂:盛水作洗筆或供應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 的較佳。

  ***三***薄毯:襯在畫桌上,可以防止墨滲透將畫沾汙,鋪紙後 畫面也不易被筆將紙擦壞。

  ***四***膠和礬:上石青、石綠、硃砂等重色時為防止顏色脫落 ,可用膠礬水罩上,礬有粉末狀和塊狀,膠則有瓶裝的 液狀鹿膠與條狀或塊狀的牛膠、魚膠、鹿膠等,最好備 置一套杯、酒精燈,以便融膠調兌清水。

  ***五***乳缽:粉狀顏料粒子太粗時,需用乳缽研磨再置於燒杯 中飛漂。此外掛筆的筆架、壓紙的紙鎮、裁紙的裁刀、 起稿的炭條、吸水的棉質廢布***或廢紙***、以及鈐印用 的印泥、印章等皆可酌情備置。

  國畫使用的筆

  中國畫使用的筆通稱毛筆,制筆的毫料有軟毫、硬毫和兼毫三種。軟毫筆以羊毫為多,雞毫次之。羊毫筆有長鋒、中鋒、短鋒之別,長鋒羊毫筆鋒長,含水分較多,適於表現多種墨色變化,但不易掌握。短鋒羊毫筆鋒短,落筆易於渾厚。

  中鋒羊毫筆介於長短之間,鋒長適中,適於勾勒衣紋渲染著色。雞毫更軟,不易掌握。硬毫筆包括狼毫、紫毫、獾毫及棕毫等。硬毫筆一般彈力較強、勁健鋒利,易於掌握和使用。其中狼毫筆和紫毫筆使用較多。多用於勾線、皴點山石、花卉和畫蘭竹等。兼毫筆是兩種以上不同質的毫料兼制而成,此筆軟硬適中,適於勾線,也適於渲染用。如:“大白雲”是羊毫狼毫合制。“五紫五羊”是紫毫與羊毫合制。

  國畫的用紙

  中國畫用紙主要是宣紙、皮紙和絹等。宣紙又分為生宣紙、熟宣紙、半生半熟紙三種。好的宣紙具有棉、白、細、勻的特色,並且還要具有“發墨定筆”的特色***發墨指墨色在紙上生潤有色,定筆指筆痕明晰***。生宣紙又按紙的厚薄分為單宣、夾宣、三層夾宣等幾種。通常狀況是薄紙滲化速度比厚紙快。

  半生半熟宣紙則是指滲化才能介於生宣紙與熟宣紙之間。宣紙標準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尺度之分。皮紙效能與生宣紙類似,紙質健壯且經得起重複皴、擦、揉、搓,但不易留筆痕,上色易暗淡。

  什麼是國畫

  中國畫原來泛指中國繪畫,是近代為區別明末傳入的西畫而出現的概念。較之西方繪畫的造型方式和表現手法有明顯的差異。它包括卷軸畫、壁畫、年畫、版畫等各種各樣的門類;今作為中國的畫種之一,指以中國獨有的筆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長期形成的傳統而創作的繪畫品種。中國畫不是一個符合藝術分類學的科學概念,按工具材料的區別,可以稱為水墨畫或彩墨畫,與油畫、水彩畫、版畫、水粉畫並列;按使用上的不同,中國畫作品可分別列入壁畫、連環畫、年畫、插圖之中;按題材之異,可以分別列入人物畫、風景畫之內。但是它畢竟以悠久的歷史和獨樹一幟的特點,集中代表了中國繪畫傳統及其在新時代的更新,是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傳統的具體體現,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是東方繪畫系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