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茶文化畫冊圖片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

  2

>

  3

>

  4

>

  5

  中國茶文化的傳播歷史

  茶自被發現並利用以來,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有約5000年的歷史。如今,茶已成為全世界人們追求和平、安寧的一種媒介和精神寄託,並與各地社會的經濟與文化產生了緊密聯絡。茶的傳播,無疑地豐富了人們生活的品質與內涵。

  “茶為中國特產,或即原產地,後始傳播於東西洋,先述東洋日本飲茶風俗之起源。中國茶未人日本之前,傳說日本之高千穗椎葉七山,肥前,玖磨八代山鹿,筑波之生葉上妻,豐前之上毛由川,豐後之大野直人諸郡,皆有野生之茶。唯日本人取為飲料與否及種植之與否?寂然無聞。日本之有茶種系自中國傳人,當平安朝初期,桓武平城嵯峨諸帝之間,傳教弘道之請益僧留學僧不斷來唐,乃傳人茶種。前引當時來唐之最澄上人,歸國時,台州司馬口口曾煮茶為之餞別,即攜茶種至日,栽於江州阪本。或謂在奈良朝之聖武天皇治下,僧行某曾攜茶於參州藥王府內,顧其種得自中國與否,則不敢斷定。當茶種輸人之始,日人種之固少,飲之尤少。當時,營公作詩雖有“東方明未睡,悶飲一杯茶”之句,但自平安朝至倉時代約百八十年間,飲茶風氣乃未開,它僅為貴族僧侶中之消費品。及仁安文治間,前後兩次入宋,榮西禪師回國,茶樹之栽植與飲茶之風氣,始遍及全國。禪師入宋,第一次在仁安夏季,當其上浙江台州之天台山,深感茶之靈液,及秋歸國。攜茶以隨,種於肥前之福岡佐賀縣境雷振山坊前庭,稱為巖上茶,同縣三井郡山本材豐田之千光寺,亦有茶園種植。第二次在文治建久之時,歸國之船,先到長崎之平戶葦浦,民部大輔清貫迎之建小庵,開道場,禪師即於庵之附近種茶,今日日本之九州嬉野,茶乃產於長崎縣之彼杆與佐賀縣之東西嬉野。飲水思源,皆系榮西禪師之賜。禪師曾著《吃茶養生記》,並以茶醫好當時詩人將軍宮朝宿醉,有名於世。其後明惠上人,亦栽茶于山城大和,人工種植既多,飲茶之風乃盛,上人曾說:“茶道之幽玄,復授北條泰時以治道儉素之要義。”間接上予日本政治,莫大影響。自此而後,至德川八代吉宗將軍時代,日本飲茶之風更盛,茶店林立,時人作詩曰:“隨處開茶店,一鍾是一錢,生涯唯簡裡,飢飽委天然。”足見當時風氣矣。

  次述西洋飲茶之始。歐人知道茶葉,始於十六世紀葡萄牙東來,而傳人歐洲,約在十七世紀初期,歐洲之東洋貿易,著先鞭者,為葡萄牙人,根據地在廣東澳門。澳門人,為歐人最初見到之飲茶之人。唯廣東非產茶之地,其於茶之傳播,殆無若何影響。後荷蘭人繼之東渡,達到中國南方之福州,親見中國產茶之地,時為西曆一六00年之事。歐人最初用茶,當作藥品,斯時荷蘭東印度公司,輸極少之茶葉入歐洲,為西洋有茶葉之始,歐洲醫學,深信茶之功能,一如中國人最初之飲茶。法國貴族,對中國之茶視作一寶,極珍貴之,且當時茶價昂貴,有以磚茶納入黃金之箱,以作贈品之傳說。英國之輸入茶葉,約在西曆一六六0年,喝茶店建於倫敦,大約亦於此時,一六六二年英王查理十三世迎娶葡萄牙皇女為內親王皇后時,皇后之禮物中,即有茶葉。

  此為英國皇室與茶發生首次因緣。及後,飲茶之風次第及於民眾。時有英人彼皮,受人贈予茶葉,且作日記雲:“為中國人所飲之飲料,餘未嘗見之,此恐系藥物學家巴苓帖嘗謂有治感冒或腦充血癥功效之藥用飲料乎?”茶初作藥用,中國日本四洋,前後如出一轍。其後,一六***年,東印度公司進獻茶於英王。當時茶價,一磅值六十先令,極為昂貴。咖啡之輸人歐洲約在西曆一五八0年,比茶早二十年,初由阿拉伯商人輸入。雖是先人為主,但在英國,後進之茶實有凌駕之勢。至一七00年,輸人之茶每年平均兩千磅,自後十年,平均約在十四萬磅。至一七八0年全歐輸入五百五十萬磅,而英一國突進至一千二百二十萬磅,咖啡之輸入瞠乎其後。繼而英領印度,相競植茶,與中國頡頏,以輸入稅之關係,印度紅茶種植迅猛發展,一八八八年輸出到英國的數量遂超中國茶之上。英人有朝茶、午後茶。家居外出,默思會談,皆不離茶。每人每年平均消費茶九磅,可謂“嗜茶之國民”也。

  茶之初生,不在英國,不在西洋諸國,且不在日本,而在中國。因此,中國古代不獨精神文明舉世聞名,即物質生活亦擅優長,所謂“大國文明”,其在斯乎?***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從明成祖永樂三年***公元1405***至明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期間,鄭和***公元1371—1435***率船隊曾七次下西洋,足跡遍及東南亞、阿拉伯半島,並直達非洲東海岸,涉及30多個國家。所到之處,加強了中國和各國之間的往來,發展了包括茶葉在內的中國大批貨物和各國貨物之間的交換。

  擴大了中國茶葉的輸出量和茶種的外傳的地域範圍,對東南亞和東非的飲茶風俗起了推動作用。同時,波斯***今伊朗***商人、西歐人東來航海旅行,加上傳教士的中西交往,把中國茶葉傳往西方,為後來我國茶葉大量輸入歐洲作了宣傳和輿論準備。

  茶從中國傳播到世界諸國,普遍通過以下三種渠道:***一***由僧侶和使臣,將茶葉帶進周邊地區。***二***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茶葉成為隨帶禮品或日用品。***三***通過貿易商務,將茶葉運銷到國外。至今為止,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生產茶葉,而消費國家和地區則達160個左右。

  茶在歐洲的傳播:葡萄牙***1517年***,***1560年*** 葡萄牙海員從中國帶回茶葉。傳教士克魯茲公開撰文推薦中國茶“此物味略苦,呈紅色,可治病”。 荷蘭***1610年*** 荷蘭與中國開始茶葉貿易,壠斷西方市場。英國***1650年***,***1669年*** 荷蘭將中國紅茶轉銷英國。英國出現第一則茶葉廣告,是至今發現的最早的售茶記錄。第一批由英國直接進口的茶葉在倫敦上岸。法國***17世紀*** 以開放態度接受英國式飲茶。德國、瑞典。挪威***清初*** 美國從廈門、廣州購運大量茶葉,相繼銷售到毗鄰各國。法國***17世紀*** 以開放態度接受英國式飲茶。

  茶在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傳播:美國***1626年*** , ***1773年*** 、 ***1784年*** 荷蘭把中國茶葉運銷至其管轄之地。美國對英國發動,“波士頓傾茶事件”。 美國與中國開始茶葉貿易。 巴西***1812年*** 引進中國茶葉。阿根廷 ***1824年*** 輸入中國茶籽。 摩洛哥***19世紀初*** 種植茶樹。肯亞***1925年*** 開闢茶園,迅速成為世界第四大茶葉生產國。澳大利亞***20世紀中*** 種植茶樹。

  日本歷代飲茶法: 平安時代:貴族茶--這是天皇、貴族、高階僧侶等上層社會模仿中國唐代先進文化,受唐風餅茶煮飲法影響的風雅之事。鎌倉時代:寺院茶--這是受中國宋代末茶點飲法影響,以寺院茶園為中心,視茶為藥物,備受和尚推崇的飲料。室町時代:鬥茶--源自中國宋代,但更富遊藝性、娛樂性。武士、官員們藉此聚會擴大交際,炫耀進口貨及大吃大喝。書院茶--一掃鬥茶的雜亂、拜物風氣。漸追求典雅、沉靜的藝術風格,在書院式建築裡進行莊重的茶會,為日本茶道奠下基礎。16世紀:村田珠光掀開日本茶道之序幕,之後由武野紹鷗繼承,終於集大成者為千利休。

  馬來西亞茶風:17世紀 中國閩粵地區華人遷移馬來西亞時,一併將飲茶習 慣帶過來。19世紀 栽種茶樹。 20世紀人們從新加坡轉銷茶到馬來西亞,把茶當作解渴與 藥用飲料。華人族群推崇“肉骨茶”飲食風俗,所謂肉骨茶,是選用新鮮排骨和豬蹄,配以黨蔘、枸杞、熟地等 滋補藥材和其他香料,進行烹調成為一道美味可口 茶餚,吃時規定必飲福建或廣東烏龍茶。普遍風行全國的是一種“拉茶”飲用方式,可在任 何印裔回教徒經營的飲食小攤喝到。1987年 現代茶藝館興起,火速帶動工夫茶品飲潮流,為馬來西亞播下茶道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