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怎樣形成的火山噴發的過程

  火山是熾熱地心的視窗,地球上最具爆發性的力量,爆發時能噴出多種物質。那麼你對火山的形成原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火山怎樣形成的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火山的形成原因

  火山是一個由固體碎屑、熔岩流或穹狀噴出物圍繞著其噴出口堆積而成的隆起的丘或山。火山噴出口是一條由地球上地幔或岩石圈到地表的管道,大部分物質堆積在火山口附近,有些被大氣攜帶到高處而擴散到幾百或幾千公里外的地方。

  火山的形成是一系列物理化學過程。主要是地球內部存在的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在自然狀態下衰變,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無法散發到地面,溫度不斷升高,直至把岩石融化,形成地球內部的高溫融化狀態。這些岩漿一旦衝破地殼噴出地面,就形成了火山。

  有人認為火山是岩石因壓力而融化,那岩漿噴出地面後,因壓力迅速降低,其溫度就不可能還那麼高,而應該是常溫或者比常溫低。如果是因壓力的原因導致的升溫,那當壓力不在增加後,其溫度也不會再上升,也就是說,在地球形成之初,溫度就不會再升高了。

  我們可以做這樣的實驗,將冰箱用的冷媒,裝入一個密閉很好的活塞,壓縮活塞並保持壓強不變,冷媒的溫度會先升高,壓力不變後,溫度最多保持不變或者逐漸降低。即使在最高溫度時刻突然給冷媒減壓至常壓,其溫度也不可能比常溫高多少。岩石更不可能保持融化狀態噴出地面。

  從熱力學理論的角度進行分析整個過程:壓縮時,外界對冷媒做工,溫度升高;減壓時,冷媒對外界做工,溫度必然降低。

  所以說,火山應該是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的熱使岩石融化形成的。

  岩漿的來源

  岩漿分為原生岩漿和再生岩漿。

  原生岩漿是地核俘獲的熔融物質形成的。地核俘獲熔融物質和其他一些物質形成巨厚的熔融層。這些物質其成分是不均的。原生岩漿凝固形成最原始的地球外殼。

  現今所見到的各類侵入岩,如超基性岩、基性巖、中性巖、酸性巖和鹼性岩等,以及火山噴發出的各類岩漿,它們都是再生岩漿,只是來源深度、通道、物質成分及分異程度不同而已。

  再生岩漿包括原生岩漿變異出的岩漿和重熔岩漿。

  現今地球液態層是由原生岩漿經變異形成的再生岩漿組成的——經過溫度、成分和物態的改變而形成的。

  岩漿運移的動力

  岩漿由地球深處移動到地殼內形成侵入岩或噴發到地表形成火山,岩漿移動的動力主要有二:

  其一,由於地球內球比重大於液態層和外球,在繞太陽公轉時,內球始終偏向引力的反方向,內球不在地球中心。形成內球對液態層由內向外的擠壓力,使岩漿和其他氣液態物質由地球內部向外移動或噴發到地表。

  其二,岩漿結晶或發生其他物化反應,產生一些水和氣及其他物質,形成膨脹擠壓力,使岩漿和其他氣液態物質由地球內部向外移動或噴發到地表。

  火山的危害

  火山泥石流

  火山爆發噴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結合形成泥石流能沖毀道路、橋樑,淹沒附近的鄉村和城市,使得無數人無家可歸。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漿可象洪水一般淹沒了整座城市。

  岩石雖被火山灰雲遮住了,但火山剛爆發時仍可看到被噴到半空中的巨大岩石。

  碎屑汙染

  火山碎屑是火山噴出的岩漿冷凝碎屑以及火山通道內和四壁岩石碎屑。火山碎屑按大小分為大於雞蛋的火山塊,小於雞蛋的火山礫,小於黃豆的火山砂和顆粒極細小的火山灰;按形狀分為:紡錘形、條帶形或扭動形狀的火山彈,扁平的熔岩餅,絲狀的火山毛;按內部結構分為:內部多孔、顏色較淺的浮石,泡沫,內部多孔、顏色黑、褐的火山碴。被噴射到空中的火山碎屑,粗重的落在火山口附近,輕而小的或被風吹到幾百千米以外沉降,或上升到平流層隨大氣環流。火山噴發時灼熱的火山灰流與水***火山區暴雨、附近的河流湖泊等***混合則形成密度較大的火山泥流。火山灰流和泥流都帶有災害性。

  火山碎屑熔岩是火山碎屑物質的含量佔90%以上的岩石,火山碎屑物質主要有岩屑、晶屑和玻屑,因為火山碎屑沒有經過長距離搬運,基本上是就地堆積,因此,顆粒分選和磨圓度都很差。

  火山碎屑流

  火山碎屑流是主要的火山殺手之一,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和致命性。由於其速度很快,因而很難躲避。火山碎屑流是氣體和火山碎屑的混合物。它不是水流,而是一種夾雜著岩石碎屑的、高密度的、高溫的、高速的氣流,常緊貼地面橫掃而過。火山碎屑流溫度可達1500°F,速度可達每小時100-150英里***Myers 等, 1995***,它能擊碎和燒燬在它流經路徑上的任何生命和財物。火山碎屑流起因於火山爆炸式噴發或熔岩穹丘的崩塌。

  熔岩流

  在火山噴發後,有一定概率會形成熔岩流。呈液態在地表流動的熔岩被稱為熔岩流,熔岩流冷卻後形成固體岩石堆積有時也稱之為熔岩流。呈液態流動的熔岩溫度熔岩流常在900°C~1200°C之間,如熔岩中氣體的含量多,更低的溫度也能流動。酸性熔岩粘滯,流動不遠,大面積的熔岩流常為基性熔岩。溫度高、坡度陡時,熔岩流的流速可達每小時65km。熔岩流的形態取決於多個方面,如熔岩成分***玄武岩、鞍山岩、英安巖、流紋岩***、流量、地形和環境等。

  山體滑坡

  在火山噴發之後,火山噴發所產生的巨大震動,會導致火山周邊的泥土鬆動,從而導致山體滑坡。

  火山噴發的過程

  火山噴出地表前的過程歸納為三個階段:岩漿形成與初始上升階段、岩漿囊階段和離開岩漿囊到地表階段。

  1、岩漿形成與初始上升階段

  岩漿的產生必須有兩個過程:部分熔融和熔融體與母巖分離。實際上這兩種過程不大可能互相獨立,熔融體與母巖的分離可能在熔融開始產生時就有了。部分熔融是液體***即岩漿***和固體***結晶***的共存態,溫度升高、壓力降低和固相線降低均可產生部分熔融。當部分熔融物質隨地幔流上升時,在流動中也會產生液體和固體的分離現象,從而產生液體的移動乃至聚集,稱之為熔離。

  2、岩漿囊階段

  岩漿囊是火山底下充填著岩漿的區域,是地殼或上地幔岩石介質中岩漿相對富集的地方。一般視為與油藏類似的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高溫流體,通常認為在地幔柱內,岩漿只佔總體積的5%-30%。從區域性看,可以視為內部相對流通的液態集合。岩漿是由岩漿熔融體、揮發物、以及結晶體組成的混合物。

  3、從岩漿囊到地表階段

  岩漿從岩漿源區一直到近地表的通路的上升,與岩漿囊的過剩壓力、通道的形成與貫通、以及岩漿上升中的結晶、脫氣過程有關。當地殼中引張或引張-剪下應力大於當地岩石破裂強度時,便可能形成張性或張-剪性破裂,如若這些裂隙互相連通,就可以作為岩漿噴發的通道。噴發時常有巨大的閃電出現。

火山噴發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