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競技跆拳道的訓練深入分析

  高水平競技跆拳道的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實踐當中不斷的探索和總結經驗。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高水平競技跆拳道的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實踐當中不斷的探索和總結經驗。本文提出一家之言,謹供同行參考。

  一、 訓練內容和方式

  基本功和基本技術訓練。

  跆拳道的基本技術比較簡單,從技術角度而言,一般分兩類九種技術,一類腳的技術,指踝關節以下腳的部位所使用的技術,包括橫踢、前踢、後踢、側踢、旋踢、鉤踢、推踢和下劈;一類拳的技術。指握緊的拳頭使用直拳擊打。步法以及各種組合技術均為這兩類技術的演變和發展,有人曾經做過統計,兩類技術可以變化出3200多種。為此初級訓練應當以練好兩類技術的基本功和技術技術為第一目的,為高水平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高水平跆拳道訓練應當以實戰需要為標尺,從比賽當中發現問題,改進關鍵技術環節,使之合理、有效、實用。如果在高水平訓練階段發現兩類技術有重大缺陷,回過來去進行補償性訓練,勢必影響高水平階段的訓練。一般訓練方式有以下幾種靶位訓練。作為跆拳道訓練的常規手段進行。應當注意多設計移動靶、難度靶和模擬靶位練習。攻防訓練。目的明確,要求嚴格,有針對性,手段和方法多樣,能體現實戰戰術意圖。條件或模擬實戰訓練。設定條件的難度高於競賽要求,選擇好陪練選手和其它模擬手段和方法,防止傷病出現。智慧和心理負荷訓練。對運動員的智慧因素進行開發,在訓練中培養競賽所需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大負荷和強度。實戰訓練。創造與競賽相同的實戰氛圍和情景,及時進行技術評定,制定改進措施和辦法。

 

  二、基本規律與發展趨勢

  基本技術及其訓練方式世界各國選手大體雷同,但高水平選手在技戰術連線、變化組合及綜合實戰能力的培養和實際運用方面的表現和訓練方法截然不同,選手之間的實力差距也是在這方面體現出來。

  常見的訓練型別可以分為技術型,即著力通過完美的技術訓練,在比賽中依靠技術取勝,多數亞洲選手屬於此種類型。力量型,即突出競技跆拳道要求的力量素質訓練,在比賽中依靠凶悍的攻擊力量迫使對手就範。

  歐洲和中東地區的選手多數具備這樣的特點。散手型,即在訓練中強調實用,不論技術好壞、力量大小,注重最後得分的結果,形成看上去沒有特點但比賽非常實用的打法。這些選手有超人的身體素質和頑強的意志品質,訓練年限段,比賽成績好。由於競賽規則決定了技戰術的目的和運用方式,因此比賽中技術戰術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很強,但選手往往難以充分展示和使用在訓練中獲得的多樣化的技術;一般地講。選手在比賽中所表現的技術和戰術水平能夠佔訓練的40%-50%就相當不錯了。簽定哪些是比賽中經常用的技術和戰術,訓練中就加重這些技術戰術的比重,是做為一名跆拳道教練員的題中應有之意,但是這一條簡單的規律在訓練實踐中並非能夠充分運用和掌握,就單個技術而言,在平常訓練中金牌選手和未取得名次的選手好象差別不大,但侷限在11分鐘比賽時間內,兩者的差距顯而易見。

  重大國際比賽的明顯標誌是,比賽的水平越高,技戰術表現形式和得分的手段趨向簡單、精練、實用和有效,表現出高階的簡單的特徵。跆拳道是智慧型的格鬥專案,戰術設計和訓練是高水平跆拳道訓練的核心內容。戰術設計和訓練的一般規律是圍繞技術以及技術之間的相互關係、體力分配和假動作三個方面,前者占主導地位。

  戰術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要結合選手個人的特點進行,如同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同樣的技術具體到每一個選手身上,表現力各不相同。如何把同樣的技術通過訓練納入不同身心水平、不同級別的選手身上,的確是一個難題。研究技術動作相互間的關係是進行高水平訓練的關鍵環節,仔細琢磨跆拳道的各類基本技術,會發現技術只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辨證關係。一種技術可以破另一種技術,環環相扣,有常規的技術,有反常規的技術,各種技術之間強調協調發展,例如步法和踢法、擊頭和擊腹、前腿和後腿、拳和腳、真動作和假動作等等。智慧作為制勝的關鍵因素,在訓練中無統一模式,多數以靈活機動、快速多變的戰術表現形式反覆在選手頭腦中“成像”,技術動作形成動力定型,而戰術反應和所表現的智慧則以下意識或者無意識的狀態在比賽中出現。總的來說智慧訓練十分重要但在平常訓練中難以把握和實施,是訓練中的重點和難點。關於技術動作訓練的要點,世界跆拳道聯盟副總裁、競技跆拳道的開山鼻祖李仲佑先生說過,跆拳道技術動作的要點一句話:“快打快收、收比打快”。此話不長但寓意深刻,這大概是李先生50多年跆拳道生涯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仔細在訓練實踐中去品嚐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會感到韻味無窮。

  技術動作的訓練同時講究發力順序和認準主要工作肌群和工作方式,一些選手採取遠端機群首先發力顯然是動作速度慢、擊打效果差的主因。

  在跆拳道比賽中,從得分的結果看,使用腳的技術約佔90-95%,其中前後橫踢技術在這一比例中占主導地位。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是,忽視對拳的技術進行必要的訓練。隨著競賽規則的導向向使比賽更加激烈的方向發展,拳的技術在進攻和防守以及戰術行動中的作用和意義日趨顯著。國內比賽選手很少用拳的技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選手平常訓練不夠,忽略了拳的技術訓練,二是拳在比賽中的得分裁判不能給予計分,導致選手對拳的技術失去信心。截止目前為止國內比賽還沒有一例使用拳的技術得分的情況。根據規則拳的技術符合三個條件和一種情況就應當計分。姿勢正確、擊打部位準確、符合規則要求的力度,用拳擊倒對手打在允許擊打的部位的情況。在重大國際比賽中,拳的技術使用逐步上升,得分的情況也開始出現。高水平比賽中步法和假動作的作用明顯,帶有戰略性,可進行攻防轉換,實施戰術意圖。因此在訓練中應當可能安排好步法和假動作訓練。步法訓練最好結合特長技術的訓練,注意發力腿的落點,許多選手在訓練中僅僅追求踢靶的力度,而忽視落點,久而久之練成了單一的技術好看而不中用,無法形成比賽技術。步法的種類也應當區分清楚,例如移動、滑動、跳動、挪動、跑動等。

  三、專項素質和體能的特點

  本專案是有氧和無氧代謝交替出現、供能混合型的瞬間操作技術的非週期對抗專案,協調好供能和節能的關係,中樞神經系統傳導的敏感性至關重要。 爆發力、速度、柔韌是突出的專項素質。強調腰腹背力量、單腿支撐能力、被動肌群和區域性專門肌群素質。目前國內選手比較薄弱的素質是柔韌性。跆拳道計分所要求動作的準確性和鞭打式力度,有時候裁判員在比賽中往往根據選手技術動作的幅度來判斷是否得分,因而動作的幅度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是實戰的要求。以上這些均要求選手要有良好的柔韌性。曾獲得世界冠軍的韓國選手徐聖教35歲退役後仍能橫叉前後滾翻,其柔韌性之好可見一斑。

  四、 高水平運動員的顯著特徵:

  技術全面:能夠全面嫻熟掌握和運用跆拳道的技術,在全面發展技術的基礎上,有以多種技術為核心的個人特長技術。

  戰術突出:根據自身條件組合成進攻和得分技能,在比賽中處理和應對複雜的情況和局面,戰術設計合理,戰術效能良好。

  攻擊性強:有正確的進攻概念和意識,並使之根據不同情 況,有多種實現和表現形式,達到有效進攻的目的。 身體形態好、重心高,爆發力突出,靈活協調。 智商高,心理品質良好。能夠在激烈的比賽中保持冷靜的頭腦。 專項素質好。具備跆拳道選手應有的爆發力、速度和柔韌性。

  五、 幾項常規得分技術極其訓練

  後橫踢。

  此項技術尤其在閉勢和騰空狀態下中運用;規則和人體生物力學的使得這一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十分普遍。據有的專家統計,比賽中橫踢技術佔80%。 後踢。比賽中經常可以看到,是跆拳道突出的技術之一,分進攻和反擊兩類。裁判在計分時一般要根據是那一類的後踢而在力度和技術幅度上有雙重標準。

  擊頭技術。

  包括前腿空中變線,或運用橫踢、跳踢等技術點選對方頭部。騰空單擊。控制對方距離,騰空狀態下運用後旋踢、後踢等技術擊頭。

  多點突擊。

  連續動作開始,結束動作突然打向對手頭部。常見於左右橫踢雙飛或多飛佯攻對手兩肋部,最後一擊擊向頭部。

  伺機巧擊。

  在強烈擊頭意識驅使下,善於選擇並製造出最佳擊頭時機,運用多種技術,巧妙完成對頭部的攻擊。

  居高強擊。

  運用自上而下的、無所顧忌地強行對頭部攻擊,多見於“以高打小”的比賽中。

  搶點迎擊。

  “彼不動,我不動,彼若動,我先動”。在對手發動進攻的同時,起腿搶佔高點,同時擊打。

  六、遵循動態規律是技戰術的基本規律。

  大動。

  技術動作外形、戰術變化清晰可見。

  小動。

  相對大動的不易被覺察的動作,例如各類假動作、 移動、跳動、跑動、轉動等。

  內動。

  看似不動實質卻操作思維,實施戰術意圖的過程。

  此外,男女選手的訓練和比賽特點區別較大。女子運動員使用動作數量相對較少,技術動作難度不大,以“亂中取勝”和“大動得分”為主。男子運動員使用動作多,有較多難度技術,動作變化和連線快,以“直接取分”或“內動得分”為主。

  七、 訓練選手熟悉比賽規則和場地。

  比賽是在規則指導下進行的,選手對規則熟悉與否直接關係到比賽的結果,而這一點恰恰是訓練中容易忽視的內容。 教練員訓練課的焦點一般集中在技術動作和訓練的課本身的質量,容易忽視用規則來衡量訓練本身。即便在分階段訓練時,規則的要求應當是貫穿始終的。通過對技術運用過程、幅度和擊打部位的認定,在瞬間1秒鐘原則做出反應,這是跆拳道的計分辦法區別於其他交手格鬥專案的核心點。而訓練中的難點在於,完全按照規則進行過於逼真的訓練不是訓練,而不注意在規則導引下的訓練則使選手比賽中無所適從,所練就的技術和戰術地不到承認。

  因此有條件的隊伍應當有裁判教練,經常從規則的角度對選手進行培養和訓練。實踐中下列情況能夠獲得意外收穫。迫使對手退往邊線或誘使對手犯規等,使對手被判“警告” 或“扣分”得負分。重視進攻後不失分,提高所獲分數的價值分。主動進攻,敢於使用高難度技術動作,平局情況下獲得優 勢判定分。有時候。主動進攻帶有決定意義,優勢判定依據4種情況,主動進攻性、使用技術動作的數量、高難度技術和比賽態度,4種情況依次選擇。悉尼奧運會跆拳道比賽決賽出現平局,則加賽進行突然死亡法。誰獲得一分誰勝,駕駛加時賽打平採取優勢批判定。可見,在比賽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重要的。

  八、 比賽水平和得分難度成正比。

  原因是高水平比賽對選手的技戰術準確程度、擊打力度、速度、精確程度要求極高。連續得分的情況幾乎難以見到。反差較大比分的情況不多見,優秀選手往往憑1- 2分獲勝。但高分情況逐步上升,近年國際比賽決賽的得分情況一般在10分左右,意味選手在每局比賽中要得3分以上。擊頭趨勢增強,並能為其它技戰術得分創造必要條件。但KO情況不多。

  九、 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正確理解基本功和基本技術,用實戰要求作為檢驗標準,重視戰術基本功和技術的訓練,以戰術要求設計並進行基本功、基本技術訓練。技術訓練是手段,能力培養是過程,比賽獲勝所需要的競技能力是目的。為此需要加大技術轉化為能力的訓練的力度。繼承當代一切成功的訓練經驗和成果,排除外來傳統訓練模式的負面影響,用現代競技跆拳道的發展和要求看待訓練,逐步建立全新的、先進的訓練體系。

  突出技戰術訓練目的性、針對性和系統性,並有多種手段和方法,操作性要強,防止訓練異化現象。認真研究技術動作的關鍵環節,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尋找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 加強體能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重視與專項能力相關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柔韌素質的訓練,防止忽略對重點肌群和關節柔韌性的練習。如腳的支撐力量、髖關節靈活性、腰腹背力量包括上肢力量的練習。合理的柔韌性練習和力量素質不相矛盾,應加大對柔韌性和肌肉伸展練習的力度。 設定常規訓練指標應體現多樣化、有效化原則,包括靜力動力練習、墊上練習等。

  常規專案至少應包括:11分鐘跑、超長跑、3分鐘跳繩、跳深、50M折返跑、30M衝刺、30秒高抬腿等。增加體能訓練中助力和阻力練習、逆向練習、空中練習的比例。智慧對於制勝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增強訓練中有關智慧部分的內容,並通過具體的手段和方法予以貫徹落實。加強軍事理論學習,從軍事經典戰役中得到啟發。通過對戰例的解剖和分析,找出取勝或失敗的根本原因,從而提高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採取個別談話、臨場技術評定和分析、語言複述實戰內容等方式,增強運動員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強化其“把握時機、選擇動作”能力的培養。安排有運動員參與的技術分析課、理論課和研討課,全 面發展和增強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十、 處理好訓練中的幾個重要關係。

  特長技能訓練和薄弱環節訓練。

  以“特長”技能訓練為主,同時兼顧可能對“特長”技能產生深刻影響的薄弱環節的訓練。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和技戰術訓練。前者是根本,應高度投入,後者是競技能力的“載體”。應採取立體交叉式手段,用技戰術訓練促進體能及專項身體素質訓練,防止將二者截然分開。模擬實戰訓練和“實戰”。無論訓練中的實戰何等逼真,但比賽中不可預見的因素很多,總是與真實競賽中的“實戰”有相當差距。防止實戰和“實戰”嚴重脫節,最大限度的縮小這種差距是教練員、運動員能力的表現,也是提高水平的關鍵。

  技術訓練和競技能力的培養。

  技術訓練是競技能力形成的基礎,競技能力是技術的表達形式,優秀運動員所謂的感覺、下意識、熟能生巧等均是競技能力的體現。加快把技術轉化為競技能力是核心,防止出現“有技無能”現象。基本功訓練和尖端技術訓練。就基本功而言至少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磨”出來的基本功,其特點為相對較長時間重複性訓練,需要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變化。一是用實戰相關的戰術基本功,與前者相反,相對較短時間內可以形成,非週期性練習多。尖端技術指比賽中具有有效得分能力的技術動作,有的以難度技術出現,也有的以“高階的簡單”動作出現。尖端技術的基礎是“磨”出來的基本功,形成卻在於戰術基本功。為此,必須重視戰術基本功的訓練,防止進入“磨”基本功式或教學式訓練的誤區。

  主力隊員和非主力隊員的訓練。

  提高陪練水平也是提高訓練水平的有效途徑,交手專案的主力和非主力之間可能迅速轉換,主力隊員應瞭解並認識到陪練選手的辛苦,非主力選手應當具有甘做人梯,願為鋪路石的精神,超越對手的勇氣和技術,防止假陪假練。

  繼承和獨創。

  吸收優勢專案以及高水平隊伍的成功經驗,同時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敢於創新,把創新、個性化作為檢驗訓練工作的指標。

  一般戰術風格和專項風格。

  “快速多變、靈活機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為一般戰術風格,應體現在技戰術訓練的各個環節;“快、準、狠、變”作為專項技術風格,則是檢驗訓練質量的常規標準。

  專項戰術風格寓於一般戰術風格和特點之中,是一般戰術風格和特點的深化、細化、具體化和實用化。沒有專項特點的戰術風格是失敗的,離開一般戰術風格和特點難以形成專項戰術風格。

  進攻和反擊。

  進攻是戰略要求,反擊是戰術行動也是進攻的一種形式。注意全面理解進攻的內涵,深化對進攻的認識和研究,明確進攻有多種實現形式這一基本概念。

  遵守規則和合理利用規則。

  作為裁判計分分勝負的專案,規則和裁判的執裁方式方法對技戰術的形成以及取勝有巨大的作用和反作用力。教練員和運動員應精通規則,對規則的條款瞭如指掌,對裁判員的執法過程和心理狀態非常清楚。在此基礎上,做到能夠利用規則發揮技戰術,在比賽中處於主動地位。

  單一技術和成套技術組合。

  單一是成套的基礎,成套是單一技術的高度組合,二者辨證統一。絕大多數得分的表現形式通過最後的單一技術完成,同時幾乎所有得分的單一技術均由成套技術策應和創造而來。高水平比賽中一些超一流選手或強弱反差大的對抗,也可能出現直接單擊得分的現象,但目前這類理想化境界的得分十分罕見。因此,訓練主攻方向仍是和實戰緊密聯絡的、高難度的成套組合技術。高難度係數原則下的成套組合技術的訓練還可作為意志品質、作風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重要內容。

  常規技術和技術創新。

  常規技術訓練遵循訓練和比賽的一般規律,技術創新是競技體育發展的重要原則和規律,是制勝的法寶。以世界冠軍為目標,必須對技術動作進行創新。現階段“多飛”、“多後踢”、擊頭特技等提供了基本思路。教練員和運動員。一個好的教練員首先應當具備良好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並且能把自身的各方面知識、能力、品格等等同時運用和表現在訓練過程中。要善於發現運動員存在的問題,使教學過程與運動員相融,運動員應做到有思想、有頭腦,理解訓練過程,防止教與學相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