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動物的故事

  動物的故事是兒童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樣式,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野貓買了大冰箱

  野貓買了一個大冰箱。冰箱是最大的那種,塗著淡綠的漆,上上下下有好幾層,能放好多好多的東西。

  野貓買來5千克魚塞進冰箱裡。“再冰點什麼呢?”野貓想了想,又把家裡所有能冰的東西都裝了進去。大冰箱一下子塞得滿滿的。

  “買冰箱我在村裡可是頭一個呀,”野貓得意地想,“我得讓大家都知道我買了一個大冰箱!”

  野貓決定把大冰箱搬出去,放在門口正對著馬路的地方。野貓緊靠著大冰箱,一步也不離開。“不這樣誰會知道這是我的冰箱呢!”野貓想。

  平時,這裡來來往往的總不斷人,可今天總也不見人來,野貓等得好心急呀!

  終於,路口走來一隻花貓。花貓只顧匆勿忙忙地趕路,根本就沒朝冰箱看。野貓忍不住伸長脖子大叫起來:

  “嘿,夥計!”

  “啊?!”花貓嚇了一大跳。

  “往這兒瞧:我買了個大冰箱!這在我們村可是頭一個呀!”野貓說。

  “冰箱?能做什麼?”花貓奇怪地打量著這個從未見過的玩藝兒。

  “你真傻:冰箱能冰東西呀:有了它,隨時都能吃到新鮮魚呢!”野貓拉開冰箱拎出一條魚。他呱唧呱唧啃著冰魚,好像這輩子都沒吃過這麼新鮮的魚。

  花貓擦了擦淌到嘴邊的口水,有點難為情。野貓有點不忍心了,又從冰箱裡拎出一條冰魚:“花貓,請嚐嚐鮮吧!”

  “呀,好吃!只有像您這樣有知識的人才配用冰箱呢!”花貓討好地說。

  花貓打著飽嗝走了,野貓也很開心,“嗯,總算有人知道我有冰箱啦!”

  沒多久,又來了一隻白貓。

  “嘿,瞧呀!我買了個大冰箱!”野貓又大叫起來。

  “冰箱?”白貓走過來東摸摸西瞧瞧,然後挺內行地說:“啊,我知道這東西。”

  “哈,終於有個識貨的啦!這可是個最最棒的東西呢!”野貓把冰箱門拉開,對白貓說,“瞧,能冰多少鮮魚呀,吃魚不用愁呢!”

  看到冰箱裡塞得滿滿的,全是好東西,白貓的眼睛都發亮了:“唔,冰魚……味道怎樣?相差些吧?”白貓膠著眼,使勁吸了吸鼻子,“是不是新鮮,我一嘗就知道!”

  “肯定新鮮的!”野貓又拎出一條魚送給了白貓。

  “味道怎樣?”野貓盯著白貓的嘴巴,很緊張地問。

  “味道嘛……不錯的,冰箱是個好東西呀!”白貓很肯定地說。

  野貓鬆了一口氣。

  走過這兒的人越來越多了,大家都圍過來看野貓買的大冰箱。野貓熱情很高地請大家看冰箱,介紹冰箱的用處,然後弄條魚或者別的什麼給人家嚐嚐。

  天黑的時候,野貓把大冰箱搬回了家裡。

  白天滿滿的冰箱已經空空蕩蕩了。“雖然有點累,可別人都說我的大冰箱好呢,還是值得的!”野貓這麼想。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吵鬧聲。野貓開開門愣住了:野貓村的老貓帶著一家老小在他的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出什麼事了?”野貓問。

  “我們還想嚐嚐冰箱裡的鮮魚!”

  “是呀,是呀!”“晚飯沒吃,真餓呀!”

  小貓們七嘴八舌地說。

  野貓突然覺得很累很累。

  篇二:猴子戴手套

  一隻猴子進城玩兒,看見男男女女都戴著手套,挺好看的。猴子進商店,也給自己買了一副手套。

  回到山林裡,猴子戴上那副花花綠綠的手套到處炫耀:

  “大夥都來瞧呀,我的手套多漂亮!”

  八哥鳥隨聲附和地道:“是啊是啊,多漂亮!多漂亮!”

  喜歡拍馬屁的小猩猩說:“嘿,猴哥!今兒個你戴了手套顯得格外精神,既有風度也很瀟灑!”

  只有上了點年紀的驢子不以為然地說:

  “手套是人的專用品,我們動物不宜生搬硬套地使用。猴子戴手套,我看有點不倫不類。”

  猴子聽了驢子的話,罵道:

  “你這蠢驢知道個啥!我看你是妒忌心太重了。”

  沒過幾天,猴子摔成重傷住進了醫院,原因是他戴了手套上樹,握不住樹枝,從樹上跌了下來。

  篇三:老鼠、小鳥和香腸

  從前,有一隻老鼠、一隻小鳥和一根香腸住在一個家裡,它們和睦相處,生活充滿了幸福和快樂。他們分工合作,積累不斷增加,變得十分富裕。小鳥每天飛到森林裡去銜柴回來;老鼠擔水,生火,佈置飯桌;香腸則負責做飯。

  一個人生活太順暢,就會開始變賴,會想著法子玩新花樣。有一天,小鳥遇到了另外一個朋友,它向朋友很自豪談起自己生活的愜意現狀。那隻鳥卻嘲笑它是一個可憐的傻瓜,說它辛辛苦苦在外面幹活,另兩個夥伴待在家裡幹輕鬆的活:老鼠每天生火、擔水之後就回到自己的房間裡躺下休息,到了吃飯的時候才去擺好桌椅,鋪上桌布。香腸則坐在鍋子旁,除了看食物烹煮的情況外,什麼事都不做。到了要吃飯的時候,只加一點油、鹽就算了事,不到一分鐘就幹完了。小鳥聽了這些話,心裡很不是滋味。它飛回家,把柴擔放在地上。大家和平時一樣一起坐在桌子邊吃飯,進餐之後又都回房睡覺,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起來。

  還有什麼生活比這種默契、合理分工的生活更令人滿意呢?

  可是小鳥受了朋友的挑撥,第二天不想到森林裡去了,還說自己一直在服待它們兩個,做了很久的傻子,現在應該交換一下工作,家務事應該大家輪著來幹。儘管老鼠和香腸苦苦勸說,講明它們這樣分工最合理,這樣才可能繼續維持正常的生活。但小鳥聽不進去,堅持它的提議。最後,它倆只好順著它。它們用抽籤的方式決定了這樣的分工:香腸去背柴,老鼠做飯,小鳥去擔水。

  人要是離開了適合自己乾的工作崗位時,會有什麼結果呢?

  香腸出發到森林裡去了,小鳥生起火,老鼠架好鍋子,只等香腸回家擔來第二天用的柴枝。但香腸去了很久都沒有回來,它倆意識到它一定出事了。小鳥馬上飛出去沿著小路去找香腸,但它飛了不遠就發現路上有一條狗,狗說它遇到了可憐的小香腸,把它當作可以捕食的獵物抓起來吃掉了。小鳥指責狗公開搶劫,行凶殺人。但一切話都已毫無用處,因為狗說它發現香腸從事的工作與它的身份不符合,斷定它是偽裝的間諜,這樣才把它殺死的。小鳥非常傷心地銜起柴枝回到家裡,把自己所看到和聽到的都告訴了老鼠。他和老鼠都很悲痛,但它們兩個商定,最好還是住在一起。

  小鳥把桌子鋪好了,老鼠把菜也做好了,但當老鼠去盛菜時,熱氣一衝,它一子就掉進了鍋裡,連淹帶燙死去了。小鳥來到廚房想把飯菜端到桌子上去,可它沒有看到廚師。它把柴枝翻來翻去扔得到處都是,這裡叫,那裡喊,每個地方都尋遍了,就是找不到廚師。就在這時,灶裡的火掉到柴枝上,柴枝馬上燃了起來。小鳥急忙去擔水,但匆忙間又把木桶掉到井裡去了,它也跟著一起掉了下去。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這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