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門上要掛艾草是什麼意思
端午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門上掛艾草是什麼意思嗎?下面是有端午節門上掛的物件,歡迎參閱。
端午節門上掛的物件
1、掛艾草
端午節有一個習俗是在門上掛艾草,掛艾草的源於古代黃巢軍隊對老進姓的屠殺,人們認為在門上掛上艾草就可以規避這個風險,於是這個習俗流傳了下來。
曾有記載,艾草能芳香通竅,常聞能令人頭腦清晰、耳聰目明、記憶力增強,可預防感冒,還能活絡通筋。同時,還可以燃點艾條用作治病,稱為艾灸法,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掛菖蒲
端午節天一亮,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要插兩棵艾草和兩棵草蒲。艾草能避各種邪氣,“蒲劍”是“斬妖劍”。傳說唐代的魏徵夢中斬蛟龍,用的就是草蒲劍。從此以後,各種瘟神惡鬼妖魔邪怪,見了草蒲就害怕。
端午節掛艾蒿,是因為端午前後的艾蒿藥性最好,能散發出芳香之氣,使蚊蟲不能靠近。除了掛艾蒿外,把艾葉做成香包,戴在身上,也可以起到防蚊蟲的作用。
3、掛石榴花
有些地方是把石榴花插在門前。傳說唐時黃巢起義,某次經過一個村落,看到一個婦女背上揹著一個大孩子,手上牽著一個小的。黃巢很好奇為何背大的牽小的,就上前詢問。婦人不知道這是黃巢,乃說因為黃巢殺了叔叔全家,只剩下一根命脈,就是背上的這個大孩子。如果萬一無法兼顧,只好犧牲自己的孩子,保全叔叔的骨肉。黃巢聽了很感動,告訴婦人只要門上懸掛石榴花,就可以避黃巢之禍。
沒多久,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裡,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著石榴花。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率兵離去,而端午在門上掛石榴花的習俗也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4、掛“艾虎”
老南京們要在房門特別是新生兒的房門上掛“艾虎”。就是用兩個空雞蛋殼粘在一起,蛋殼上粘些毛髮,畫成虎形,用線系起,下邊再系一串用彩紙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徵五毒踩在虎的腳下。
或用一個獨頭蒜系以彩色線,下掛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剛收割的新麥秸編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縷彩穗,叫“麥秸艾虎”。這些艾虎掛在房門上,既是節日點綴,又能辟邪。
5、貼畫符
畫符貼門上,用紅筆黃紙畫些闢鬼符咒貼在門上。如:用紅筆在黃紙上畫一個“聻”***音吉***字。也有的畫“五雷鎮宅”符貼在門楣的正上方。
另外,家家要在堂屋當門的屋頂上***一般在第二路桁條***懸掛一張鍾馗畫像,用以攆鬼辟邪。
6、掛葛藤
每年的端午節,在廣東梅州,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等習俗外,還有一個獨有的習俗——掛黃葛藤。鄉人們在家門前懸掛黃葛藤以祈求一切平安、順利,驅災辟邪。
葛藤是驅邪之物,這還緣於一個客家民間傳說。唐末黃巢帶起義軍進入粵閩贛地區,客家人為了躲避戰亂,進行第二次南遷。因為黃葛藤又名黃斤,有人在門前掛上黃葛藤,黃巢軍沒有燒殺百姓。此事一傳十、十傳百,許多難民也掛上黃葛藤倖免於禍。於是,這種傳統流傳下來,客家人每年的端午節都會在門前掛上黃葛藤祈求一切平安、順利,驅災辟邪。
7、掛布猴子
在乳山,端午時村民還會在門上掛一個布做的猴子,也可以叫做“孫悟空”,據說這隻猴子是專門掛在老百姓門前用來鎮妖的。過端午時,人們會用布條縫製猴子,布猴手拿掃把,寓意將一切及不祥之物全部掃地出門。
這種布偶猴子,一般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每年都用這一個,端午節的時候拿出來掛在門上,等過完端午節,再摘下來放好,等來年再用。
端午節的由來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習俗
民俗活動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掛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闢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