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作文3篇

  題目:寫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蒐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看到、聽到了許多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把它們理一理,寫成一篇習作。寫完後,大家交流交流,選出寫得好的,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篇一:鬧元宵

  “正月裡,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大街小巷“大紅燈籠高高掛”,元宵真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今天,我和爸媽拿出相片簿,一起回憶著鬧元宵的情景。

  下午3點,一聲禮炮響起,“民俗歡鬧賀新春”廣場活動拉開序幕。臺上那些具有閩南民間特色的舞蹈節目牢牢吸引住觀眾的眼球,另一側,一場木偶表演也讓許多男女老少拍手叫好呢。一位老爺爺說:“元宵氣氛真是好,那些節目讓我回憶起童年,好久沒看到這麼好看的木偶戲了!”

  不遠處,燈謎引人入勝;圍棋、跳繩、投羽毛球入洞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玩得樂翻了天……這樣的演出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好戲在後頭,現場鑼鼓聲、鼓掌聲、雨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舞龍、高蹺小丑等具有典型民間特色的傳統舞蹈,精彩得讓人目不暇接。觀眾圍得裡一層外一層,小孩子坐在爸爸肩上,個子不夠的脖子伸得老長看錶演……

  6時30分,天黑了,公園裡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鬧元宵真叫人難忘。

  篇二:熱鬧的陶瓷展銷會

  在“瞭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活動中,我們這個小組選擇瞭解有關陶瓷的知識。

  今天,只聽到大街上的人們興致勃勃地議論著陶瓷展銷會的情況。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趕往交流會所在地。一路上,我們很納悶:這次陶瓷展銷會上的陶瓷到底有多好,在家鄉引起了這麼大的轟動。

  交流會上的人可真多呀,好不容易擠過人群,來到陶瓷展銷點,我們已經熱得汗流滿面了。我放眼望去,每個攤點上都圍滿了人,有的已經買好了自己稱心的花瓶,有的正與商家討價還價,有的還沒選準,正在精心挑選著。主持人告訴我們:“這些都是景德鎮的瓷器。”我仔細地欣賞著:花瓶上都畫著金花彩畫,精美極了,有山水畫、有人物畫、有花鳥畫。除了花瓶還有更美麗的陶瓷作品,如溫酒壺、盛酒碗等等。特別是那頭貪玩的大象,最引人注目,懷裡抱著皮球,好像總也玩不夠。

  我們流連其間,欣賞著每一件陶瓷作品,真正體會到了陶瓷的魅力。

  篇三:中國的傳統文化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喝的茶;還有我們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們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國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還是最喜歡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過春節可以收到象徵著祝福和平安的壓歲錢;過清明節可以祭拜去世的親人;過端午節可以吃到香甜軟糯的粽子;中秋節是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日子;重陽節是登高、佩帶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傳統節日裡,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騙,傷心至極,當晚投江而死。人們知道了這個訊息時,紛紛趕到江邊,上了小船準備把屈原的屍體打撈回來,可怎麼也打撈不回來了。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讓魚蝦吃粽子。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為端午節,在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粽子吃,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國的每個傳統文化都有它的一個歷史背景或是一個經典故事。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