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常掛在嘴邊的議論文

  你們有一句話是常常掛在嘴邊的嗎?又是什麼話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僅供參考。

  篇一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那也許是親人對你的叮嚀,那也許是父母對你的期望,也許,有時候你會很煩,但當你發覺它很珍貴時,卻再也聽不到。

  從小到大,每當我跨起書包準備上學時,姥姥都會上前撫摸著我的額頭,語重心長的對我說:“要好好學習啊!”每次,我都是漫不經心的回答一句:“哦!知道了!”此時他便很滿意的笑著對我說:“乖!真懂事!”

  直到去年冬天,姥姥被診斷為糖尿病,他的精神日漸衰退,隨之而來的是併發症的頻繁發生,讓他無法站起,於是他沉默了,他知道自己快到生命的盡頭了,每天坐在門口看天邊的落日,彷彿在細數自己所剩不多的日子。又到了週末,中午我攙扶著姥姥出去晒太陽***突然感覺他好輕***,驀的,姥姥又如以往一樣,輕輕撫弄我額前的頭髮,他的眼神裡多了一份留戀,似乎想最後再好好的看我一眼。把我刻進他的腦海。

  他有些哽咽的對我說:“你要好好學習,姥姥要走了,姥姥以後都沒有機會再說這句話了,姥姥真的好捨不得你,姥姥真的好希望能永遠陪著你,看著我的小寶貝慢慢長大!”一剎那,我的心彷彿被撕裂的疼痛,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任眼角的淚水在臉上肆意的傾瀉。

  可是,沒想到那竟成了姥姥的訣別,我再回去時他卻已不在,以前,姥姥經常將“要好好學習啊!”掛在嘴邊,但那時的我卻不知珍惜,只有在失去時,才發現他的重要。

  “要好好學習啊!”那是姥姥常說的一句話,那是姥姥對我的期望,是我對姥姥的承諾,所以我要比以前更努力,帶著姥姥對我的囑咐,在逐夢路上披荊斬棘。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要好好學習啊!”那是姥姥的囑託,姥姥把它帶去了天堂,而我把它珍藏在心裡。將它作為我前進的動力。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要好好學習啊……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議論文篇二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嚴於律己”即對自己嚴格要求,日省吾身,見賢則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孔夫子曾教導弟子“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說的就是此意。

  對做學問者來說,嚴於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縱觀歷史,凡學有所成者莫不深知此理。古時學者懸樑刺骨,囊熒映雪,故有縱橫捭闔之才,經綸世務之智;王右軍臨池練字,在池中洗筆,竟染黑了一池水,故後有書聖美譽。其精益求精,嚴於律己的決心意志著實令人敬佩。也正因為這種精神,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經世濟國之才。

  對修養自身者而言,嚴於律己更顯得尤為重要。儒家朱熹強調“吾日三省吾身”,不斷檢視自己的行為。法家荀況同樣也說過“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名而行無過矣”。可見反躬自省,嚴於律己對加強自身修養的重要性。

  以此看來,嚴於律己可達到不斷完善自己,以至於“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寬以待人”即寬容地對待別人,多發掘欣賞別人的優點。只有如此,才能發字內心地熱愛民眾,即儒家所提倡的“仁”,和墨家所闡釋的“兼愛”。

  孔子將“恕”歸結為儒家要義之一,勸說人們原諒他人的過錯,包容他人的缺點。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的人,今天抱怨這個人太小氣,明天又說那個人目中無人,以致於弄得人際關係緊張。因為他不懂得寬恕別人,看人只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當然就無人可入其眼。試問天下又有誰是十全十美的嗎?經常義正詞嚴地指責別人難道就能說明你身上缺點很少?恐怕事實恰好相反。

  進一步來說,如果一個人經常欣賞別人的優點,那麼在他眼裡則天下無一人不可愛,又哪會心生怨恨呢?東坡流放嶺南之時,曾與化外人比鄰而居。但他看不到他們的粗魯,而只看到他們的豪放和不拘小節;看不到他們的不知禮儀,而只看到他們的自然率真。故雖生活艱苦而能得鄰里多方援助,結交到不少好友。所以懂得欣賞別人的人總是樂觀愉快,兼懷仁愛之心。

  “寬以待人”是最好的為人處世之道,它令人曠達無憂。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一言治學修身,一言善處人際,人生三昧盡在其中。如此金玉良言不止應常掛於嘴邊,更應反覆思量,定能從中獲益良多。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議論文篇三

  當愛已成過往,我們都無意再去追尋曾經的記憶。但卻只有一句話,滌盪內心,常掛在嘴邊:“愛你,無悔!”所以——

  中國古代有人說愛特別短暫,因為花紅易衰似郎意,流水無限似輪潮;有人說愛其實很長久,因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有人覺得愛矜持,所以他願意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有人覺得愛雋永,所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於是你突然發現原來愛的時候人們都美滿,記得去年今日此明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可待後人很傷感。

  於是從此無心愛兩夜,管他明月下西樓。有的人愛時會感嘆,說天涯並鳥有群失,只有送去無盡苦,但愛卻疏於恨,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可惜當時已惘然。

  一千年來無數的人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生死相許。仍有句話常掛在嘴邊:愛你,無悔!

  我聽到最感人的江水滾滾,是虞姬用生命的結束等待著烏江畔與霸王幸福的開始。

  我看到最美的沈園裡花如錦,紅酥手,黃滕酒,恍惚間早已離去。卻在故遊時留下“夢斷香消四十年,一泫然”那驚天地泣鬼神的執著。

  我仍相信,唐婉離去的剎那,塵埃落於陸游旁,吐氣如蘭,依舊重複著那句常掛在嘴邊的話:愛你,無悔!

  西風殘照,落木蕭蕭,卻不知哪朝哪代了。

  我知道,“愛你,無悔!”已讓古人演繹得分外明晰了。

  左鄰,叔叔的母親去世了;右舍,孕育十月的小弟出生了。生命的輪迴就這樣交織著歲月。

  聽母親講與父親的愛,全然失去了的豆蔻年華,沐浴著十八年的愛。真的,好珍惜!

  我知道,現實中只有親情可以戳到心靈最軟處,“愛你,無悔!”縱使常掛在嘴邊,卻依然很受用。伸出食指,點觸的是開始,畫一個圓,結束時與開始交合。而圓心則是愛,愛在其中充盈而溢。

  雙手合十,食指向心。親情,友情,愛情,便可撐起生命中的全部。

  當愛已成往事,總有一些什麼被人們提及,我親愛的朋友,隨著歲月的流逝,你我的感情或許會更豐盈濃郁,也或許會淡定下來。不過,無論時光怎樣抹去往昔,永恆即是永恆,所以——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愛你,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