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牽人物介紹

  蔡牽***1761年-1809年***,福建同安人。1809年8月,蔡牽與清軍閩浙水師連續交戰於浙江漁山外洋,遭清軍圍擊,寡不敵眾,發炮自裂座船,與妻小及部眾250餘人沉海而死。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蔡牽,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生,原籍同安縣***今西柯鄉人***。因生活所逼到霞浦縣水澳***今屬長春鎮加竹村***,替人修補漁網為生。乾隆五十九年左右到三沙一家漁行打工,不久被老闆解僱,與好友金烏仔等6人以水澳為據點揭竿起義,被推為首領。

  蔡牽舉義後,體恤民眾,深得漁民、商民擁護。嘉慶五年***1800年***夏,被安南***今越南***王驅逐流落在福建沿海的夷兵投靠蔡牽,義軍實力驟增,擁有戰船百餘艘,義兵萬餘眾,活躍於浙、閩、粵沿海,對抗清廷,成為頗有影響的海上農民起義軍。

  嘉慶七年五月,蔡牽率義軍500餘人,夜襲大擔、二擔島,全殲守島清軍。浙江巡撫阮元建造“霆船”30艘,新鑄大炮40門對付義軍。翌年初,義軍在浙江定海洋麵遭“霆船”伏擊,損失慘重,回師三沙澳,在沿海民眾幫助下,建造巨艇,安夷炮,備糧彈,出海尋戰,屢敗水師“霆船”。六月,渡海東進,繳獲白米數千石,分餉朱濆“粵海幫”。自此,蔡、朱結合,軍力倍增。

  嘉慶九年四月,蔡、朱義軍兵分兩路,先後攻取臺灣鹿港和鹿耳門。二十八日,義軍冒雨突襲重鎮北汕,擊斃遊擊武克勤、守備王維光。三十日,夜焚鹿耳門營署。五月初,又焚燬哨艇。六月初五,蔡牽率部在浮鷹海面截擊溫州清軍運載造船木料船隊26艘,擊斃總兵胡振聲及其部下80多人,同時,義軍船隊80餘艘直逼羅星塔。八月,清政府令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率領四鎮兵船圍剿義軍,義軍失利。

  嘉慶十年四月,蔡牽調集百餘艘戰船進軍臺灣,在鹿耳門沉舟塞港,阻止清軍後援,當地義軍首領洪老四、吳淮泗等率眾響應,義軍增至2萬餘人,並迅速向臺灣腹地推進,順利佔領鳳山***今高雄市***、淡水等地,蔡牽被推為鎮海威武王,佈告天下,建元“光明”。臺灣鎮總兵愛新泰、知府馬夔升派兵鎮壓。蔡牽率部與官兵周旋,以聲東擊西戰術,向府城逼進,佔據城郊洲仔尾,控制南北通道。十二月,與愛新泰部激戰,擊斃千總薛元勳。

  嘉慶十一年五月,仁宗特命成都德楞泰為欽差大臣,調動四川、兩廣、兩湖、山東和吉林、黑龍江等地兵馬赴閩參戰,閩浙兩省水師總統李長庚率兩省水師和部分陸軍赴臺。義軍-失利,僅剩戰船30多艘,7月,撤回福寧海灣,以浮鷹島為根據地。清軍在閩浙沿海一帶堅壁清野,義軍得不到糧彈補充,迫而轉入分散隱蔽遊擊鬥爭。

  嘉慶十二年十二月,李長庚探知蔡牽行蹤,與福建提督張見陞率兵合剿。清兵數十倍於義軍,義軍頑強抗擊,混戰中擊斃清軍主帥李長庚,張見陞引師逃遁。義軍也傷亡慘重,餘船3艘,撤往越南海域。

  嘉慶十三年六月,蔡牽率50艘戰船,重返閩浙粵海面,襲擊清軍兵艦,朝野震驚,清政府復令閩、浙兩省水師合剿。嘉慶十四年八月十七日,蔡牽部在定海洋麵遭福建提督王得祿襲擊,傷亡較大。次日,突圍至黑水洋海面,又被浙江提督邱良功“分船隔攻”分割包圍。蔡牽座船彈丸用盡,以銀元充當炮子,傾力還擊。在兩船相接短兵交戰中,蔡牽舉鐵錨砸邱座船,用長矛傷邱左腿及王得祿額腕。清軍改用火攻,蔡牽座船尾樓起火,船舵折斷,清兵爭功登船捉拿蔡牽。蔡牽毅然引爆首尾巨炮,裂船沉海,蔡牽舉家及同船義兵一起殉難。時年48歲。

  蔡牽簡介

  家境貧寒,幼喪父母。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因饑荒而下海為盜寇,船幫馳騁於閩、浙、粵海面,劫船越貨,封鎖航道,收"出洋稅"。嘉慶七年***1802***,率船隊攻廈門海口的大、小擔山,500餘眾登岸,奪炮13門。清廷命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赴閩造大艦30艘,鑄炮400餘門往攻。次年初,蔡牽在浙江普陀海面遭李長庚襲擊,敗退福建海面,僅餘船24艘,處境不利,遂向閩浙總督玉德詐降,又用厚金賄賂閩商更造巨艇,恢復作戰能力。九年夏,移屯臺灣海面,集大船80艘,突入福建海面,擊殺溫州總兵胡振聲,焚其戰船26艘。清廷命李長庚率閩浙水師往攻,在浙江海面擊敗蔡牽。十年冬,蔡牽欲取臺灣建立據點,聚戰船百餘艘,先攻佔臺灣淡水、鳳山***今高雄***等地,得當地民眾支援,隊伍發展至2萬餘人。蔡牽被推為鎮海王,率船隊駛入臺灣鳳山***今高雄***,包圍臺灣府城。清廷急調廣州賽衝阿為欽差大臣赴臺督辦軍務,命李長庚率水師3000渡海入臺鎮壓蔡牽。蔡牽沉舟鹿耳門港,阻滯清軍艦船。十一年初,李長庚分路圍堵鹿耳門及其附近港口,阻止義軍突圍。蔡牽趁海潮驟漲、沉舟漂起之際,奪航路突圍至閩、浙海面。十二年底,在廣東黑水外洋迎戰李長庚及福建水師提督張見升,受挫後僅剩大船三艘、小船十餘艘。清軍乘勝追擊,並以火攻船掛住蔡牽座船後艄,蔡牽於船尾發炮,擊殺李長庚。張見升畏怯,遂退出戰鬥。蔡牽移師遠海休整。清廷命王得祿、邱良功分任福建、浙江提督,合兵圍攻。海盜軍長期作戰,傷亡甚重,內部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