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文化對當代社會的三大價值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太極拳是中國獨有的武術,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太極拳不僅是門武術,也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對人類身心均有良好的影響。

  太極拳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武術。它崇尚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後發制人,注重吐納導引、內外兼修,體現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傳統健身養生智慧。

  人們在長期研習太極拳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太極拳文化,包括太極拳套路、拳理、技擊健身理念、行為模式、價值取向,等等。太極拳文化具有行為文化和觀念文化的雙重特性,弘揚太極拳文化對於促進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樹立環保理念以及濡養民族精神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太極拳講求陰陽平衡,可調節人們的心理平衡,加強人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

  1、有利於促進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

  太極拳文化不僅能夠促進人的身體健康,在調適心理、愉悅精神方面亦具有重要價值。如果人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壓力長期不能除錯和舒緩,就容易誘發心理和精神疾患。有關研究表明,習練太極拳要求身心放鬆、凝神靜氣、摒棄雜念、返觀內照,專注於意、氣、神的執行,追求物我兩忘、天人合一,即所謂“恬淡虛無,精神內守”***《黃帝內經·素問》***;“致虛極,守靜篤”***《道德經》第十六章***,這對人的神經系統是很好的養護,可以健腦益智。

  有關研究發現,長期習練太極拳者,其腦電波中α波佔明顯主導地位,主峰突出,α波頻率同步化、有序化,大腦機能處於良好的覺醒狀態,這對於改善人的心理狀況很有益處。有關研究還發現,習練太極拳還能促進腦下垂體分泌“快樂荷爾蒙”——內啡肽,使人感到身心愉悅、思維活躍、記憶力和創造活力增強、願意與周圍人溝通交流,從而有效地排解焦慮、抑鬱、狂躁等不良情緒。

  另外,太極拳拳理所強調的“中正安舒”,既是一種拳理身法,也是一種心態和人生智慧,為人處事“中正”“適欲”,避免“過”與“不及”,可以減少和化解許多矛盾衝突,有助於心理和精神的健康。

  練太極拳能提高心理素質,使人們的心胸更寬闊,減少不必要的鬥爭和暴利行為,增進彼此感情,使整個社會更協調發展。

  2、有利於樹立環保理念

  太極拳文化所詮釋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太極”之理,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習練太極拳要顧及天地方位、五行所屬、陰陽交感以及四季執行等等,這體現了古人對天人關係的認識,天乃自然界,人乃自然界的產物,人與天有著統一的本原、屬性、結構和規律,這有助於人們樹立敬畏自然、保護環境的觀念。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人類逐漸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和征服之中。與此同時,物種滅絕或變異、溫室效應、酸雨蔓延、霧霾籠罩等環境問題也逐漸成為了困擾人類的全球性問題。

  面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和危機,儘管我們可以聲討“人是萬物的尺度”“人為自然界立法”等西方哲學主客二分思維造成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撕裂,以及因此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損失和災難,但更為現實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各種環境問題,克服環境危機。到目前為止,人們主要強調通過科學技術、法律規範等來實現全球性環境治理,應該說也已經收到一定的成效。

  但從總體來看,人和自然的緊張關係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因為科學技術和法律規範歸根結底要由具有特定價值觀念的人來實施,價值觀或者說環保理念是引導、規範人們行為的社會意識力量。

  太極拳文化或曰拳理源自“太極”。《周易·繫辭》記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孔穎達雲:“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太極”乃中國傳統哲學關於宇宙生成及其化生萬物的範疇,是對宇宙渾然一體及其“剛柔相摩、八卦相蕩”等特徵和辯證運動法則的揭示。

  太極拳文化承載、傳遞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是對西方啟蒙哲學主客二分思維的超越,是當代哲學之“主體間性”思維的踐行。“天人合一”意味著自然界和人都是主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共生共榮,不是人對自然界的控制和征服,而是彼此之間互為主體的休慼與共;“道法自然”意味著人們對自然界規律的遵循,人要順應自然秩序,才能最終達致與自然的和解、和諧。

  太極拳效法天地自然之理,動作鬆靜舒緩,人們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不斷感悟、體驗此意境,這對培養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環保理念非常有益。

  3、有利於濡養民族精神

  觀念形態的太極拳文化源於《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等傳統經典,包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其“中正安舒、捨己從人、以柔克剛、後發制人”等拳理,符合中華民族儒雅自律、外柔內剛、不屈不撓的品格特徵,對於濡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正氣浩然、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是非常有益的。

  太極拳“中正安舒、捨己從人”的拳理,體現了儒家修身律己、中庸禮讓、自強自信、仁者無敵等思想;其“捨己從人、隨屈就伸”的技擊理念,既是戰術策略,也是強大與自信的表現;其“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之理念乃道家學者的智慧;其動與靜、虛與實、開與合、剛與柔等陰陽轉化的拳理,體現了萬物陰陽相濟、互為其根、和諧共生、和而不同的思想,即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太極拳講究後發制人,禮讓與威懾並重,其套路中沒有主動攻擊對方的招式,都是先化解對方的進攻再借力發力,即所謂“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如果把這種理念內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處事的藝術,可以減少和避免許多剛性的社會衝突。

  此外,太極拳的武術性質有助於培養人們的不畏強敵、勇於拼搏、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其調身、調息、調心,力戒喧囂與浮躁,注重意念和感悟等要領,有助於人們對太極拳文化的內化及觀念與行為之間的互動。

  現代人練太極拳的意義

  第一,太極拳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哲學觀

  太極拳是和自然聯絡在一起的,我們練習時都是置身自然之中。

  太極拳“道法自然”,人身為一“小太極”,自然為“大太極”。

  當你練完了一套太極拳,到戶外、曠野、樹林、草地上,無拘無束地“全身處處毫無牽掣”,“動靜作勢、純任自然”,呼吸自然,開闊心胸“隨天機動宕”,也無意追求蹬腿有多高,架勢有多低,姿勢有多規範,以順乎自然、天人相通的觀念來行拳走勢,與大自然靜靜地交流、交融,將自己溶人大自然之中,天人一體,生機無限,熱愛自然、熱愛人生之情油然而生。

  所以說,我們學習太極拳,選擇一個好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忘卻煩惱,進入一種恬淡自然的境界,會有一種好心情,一份緊張煩惱之外的寧靜。

  第二,太極拳體現了人與人和諧的一種社會觀

  現代人工作中、商務中的激烈競爭,使人與人的關係緊張,甚至白熱化,由此引來嫉妒、煩惱、仇視;現代科技又給人創造了網上聊天的環境,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和交流。

  人們聚在一起練太極拳,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環境,隨著音樂舒拳走勢,或兩兩推手“隨曲就伸”“捨己從人”,粘連黏隨,成為一種融洽感情、樂此不疲的交流情感的活動。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助,體現了太極拳的和諧團圓。

  正如《大趨勢》一書中提到的“每當一種新技術引進社會,人類必然要產生一種加以平衡的反應,也就是產生一種高情感”。

  太極拳以靜心養性,動中求靜的運動方式,做為一種高情感活動是非常可取的。

  尤其是在外國,老年人,婦女平日較為孤獨,有一種場合給他們一起練拳、交流、說笑,相互尊重,其樂融融。太極拳以其綿緩斯文的運動風格,尤其容易增加人與人的和諧相處的觀念。

  不少發達國家,有興趣練太極拳的人聚集一起,無慾無爭,陶然往返,不失為凝聚人情感的“魔杖”。

  第三,太極拳是終身追尋和諧的養生觀

  太極拳和其他武術拳種一樣,在練拳中追尋和諧,上下、身步、手眼、內外,處處和諧,可為“終身不盡之藝”,也就是人們說的“終身體育”,對老年人十分有益。可以擺脫寂寞和孤獨,天天練,天天有新感受。

  太極拳不同於其他拳種的,是更重視內在的養氣。“以虛靈之心,養剛中之氣”。

  “氣”被中國人視為生命之源,養生在於養氣,養氣必須修心,修心既要修德。人不為物所累,不為利所謀,才能恬淡自如,養好精氣。

  太極拳正可以寧靜其心。使精氣浩然和平。

  概括地說,太極拳的健身是在綿緩不斷的運動中,把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生哲學連在一起,相互作用;把心態平衡、延年益壽、生活情趣融成一團,兼而得之。太極拳對人類的特殊功效,才會得以充分顯現。

  正如國際一位著名營養專家說:“除非你能夠鬆弛,所有全世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不毹幫助你。”

  放鬆身體,放鬆心情吧。太極拳最優長之處恰恰在於此,願更多的人練太極拳,願太極拳為人類生存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