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瑜伽有哪些正確的方法

  瑜伽是一套從肉體到精神極其完備的修持方法。那麼?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練習瑜伽的相關正確的方法吧。

  練瑜伽的正確方法

  1.瑜伽前熱身

  瑜伽作為一種健身方式,在練習之前記得要先熱身幾分鐘。練習中通過傾聽自己深沉平緩的呼吸來感受身體的每一寸變化,引導你從一個姿勢到另外一個。如果感覺不適,應當延緩瑜伽動作。

  2.循序漸進來進行練習

  瑜伽動作需要在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累積中仔細練習。當你在頭腦中有了對動作的基本認識之後,再用身體去嘗試。如果是練習流瑜伽或者熱瑜伽則更具挑戰性。當你伸展身體或者擠壓肌肉時候,沒有感到疼痛、緊張或疲勞,那麼你可以大膽讓你的呼吸帶領你的身體做得更好。

  3.選擇適合自己的瑜伽老師

  選擇一個有經驗的瑜伽老師,牢記他的方法和風格。並在上課之前讓你的老師瞭解你的身體狀況,不要羞於問你的身體是否適合練習瑜伽,如果你的老師不能對於你的具體身體狀況提供反饋,那麼顯然這是一個提示:他可能不適合你。

  4.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

  不要模仿其他任何人,沒有兩個人是身體狀態是相同的,不要去跟其他練習者攀比,也不要因為自己做不到某個動作而沮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劣勢。你只要在自己身體許可的情況下挑戰自己的極限即可。

  5.穿著舒適

  堅持赤腳練習,穿著柔軟舒適、非活性天然纖維織物製成的服裝,這樣可以讓你的面板更好地呼吸。

  6.熟悉自己的身體

  熟悉自己的身體各個部位,尤其是你的雙腿雙腳,尾骨,坐骨,恥骨,骶骨,肋骨鎖骨,肩胛骨,頸部以及你的頭部等位置。

  練瑜伽可以給你帶來的好處

  1、柔韌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練習瑜伽最大的功效就是鍛鍊人的柔韌性。

  而柔韌是身體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例如,僵硬的臀部肌肉會導致大腿和小腿骨不協調從而增大膝關節的壓力。

  2、肌肉和站姿

  鍛鍊肌肉不僅讓人擁有更好的體型,而且能預防關節炎和背痛。通過瑜伽的鍛鍊能達到力量和柔韌的平衡。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大,身體時刻都保持著緊張的狀態。

  長時間下來,不僅導致肌肉疲勞,更會引起頸部和背部脊柱的骨關節炎症。

  3、關節和脊柱

  你的渴望運動,它們就像海綿,只有當你擠壓時它們才會吸收新的養分。瑜伽通過充分的伸展、收縮和扭動,幫助關節“擠壓和吸收”,保持關節軟骨和椎間盤的健康。

  4、骨骼

  許多研究顯示負重運動能增加骨骼強度並且預防骨質疏鬆而瑜伽中許多動作要求你支撐自身的重量。

  在瑜伽中有很多的體式,可以幫助我們強化骨質疏鬆,比如上犬式和下犬式。

  5、血液迴圈和淋巴系統

  瑜伽能夠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迴圈。扭轉身體時,靜脈血從各個器官被擠壓出來;放鬆時,新鮮的動脈血迴流到器官。

  倒立姿勢促進下肢的血液迴流到心臟。當你收縮、伸展肌肉,移動器官擺出各種瑜伽姿勢的時候淋巴迴圈也被促進,這能提高人的免疫力,抵抗炎症,清除細胞產生的垃圾。

  練瑜伽的注意事項

  1、場地不太硬太軟

  最好是用專業瑜伽墊,或者在地板上鋪一塊毛毯或大毛巾,以膝蓋跪上去不痛為宜。健身房用於跳健美操的墊子用來練習瑜伽是不安全的。過厚會導致在完成某些動作時起不到應有的支撐,嚴重時會傷到骨骼。相反,如果墊子過硬則起不到應有的保護,輕者導致受力部位發生炎症,重者會傷及關節、骨骼的正常功能。

  2、練後不立即吃食

  練習之後,我們的腸胃都處於放鬆休息的狀態,立即進食大量食物會造成腸胃負擔過重。練習結束後,身體的血液分佈於身體的骨胳、肌肉馬上吃食物會使血液大量流向胃部,而使心臟的血流量大大減少,導致心臟負擔增加。

  3、不舒服立即停止

  練習過程中若出現任何不適或不舒服都應立即停止練習。進行練習時應該全神貫注這樣才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並且注意力集中可以讓你在身體出觀不適時,馬上感受到並立即停止,以免傷害到自己。患有嚴重感冒、發燒、腎病、糖尿病、癲癇病、心臟病、高血壓、狐臭的人,不適合練高溫瑜伽。如果練習者本身有脊椎病、腰間盤突出、骨關節病、骨性關節炎等疾病,練習時就應尤其慎重,甚至是不練。

  4、最基礎動作學起

  瑜伽初學者,要從適應再到熟練,按照步驟進行才能夠有效避免損傷。做瑜伽開始要做充分的伸展運動幫助自身舒活筋骨,同時做瑜伽時應當儘量注意保持重心,學會配合呼吸。在練習時,不要一味追求高難度的動作,練習瑜伽應該循序漸進,有個逐步提升的過程,如果一心想著一步到位,以挑戰高難度動作為目的的話,就極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