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春歷史導遊詞3篇

  長春的城市規劃歷程經歷了4次重大變化,從封建城市到由於鐵路建設而得到發展的城市,到成為鐵路附屬地,再到日偽政權的“行政中心城市”,最後轉型成為綜合工業城市。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關於長春歷史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關於長春歷史導遊詞範文1:

  長春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早在4萬多年前這裡就有了人類,考古學者先後在榆樹市和農安縣地區發現了早期人類在此生活的遺址。

  夏、商、周時期,這裡地屬肅慎,在進入兩漢時期,這裡出現了最早的城市——“夫餘王城”,而夫餘王國則一直持續到西晉,後在公元493年被北方勿吉族所滅,夫餘王被驅逐後,逃往高句麗,後高句麗逐漸強盛起來,東晉之後,長春併入高句麗的版圖,而夫餘故都變成了高句麗的夫餘府。

  公元668年。唐聯手新羅滅掉了高句麗後,渤海人興起,並建立渤海國,長春便納入其轄地,為扶余府所轄,府治在今長春市以南。

  北宋時期開始,長春之地先後有遼國在此設立了黃龍府***即今農安縣***,女真族建立金國後,攻破黃龍府,並於公元1140年改黃龍府為濟州,這一時期,是長春古代歷史上最為繁榮的時期,直到公元1234年,金國被蒙古所滅,蒙古建立元朝之後,將此地作為其遊牧之地,屬開元路轄。明朝時期,這裡先後屬於奴爾幹都司、兀良哈部、蒙古族王公領地。

  之後,這裡的滿族逐漸興起,這裡的人口皆為八旗編制,後滿人入關,建立清王朝,對這裡實行封禁政策***即保護皇家圍場,保證江北貢品人蔘、貂皮、東珠、鹿茸等資源、防止各族人民流動遷徒,防止漢人進入開發並保護滿族騎射尚武的風俗等***;直到其封禁政策廢除,毀於公元926年的長春古城才得以重新建立,到嘉慶五年***公元1800***為了管理流入此地的漢人,在此設立了“長春廳”,後於光緒十五年升為“長春府”,但此後不久,這裡便淪為沙皇俄國的附屬地,到日俄戰爭之後,長春便成了日、俄兩個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的分界點,日本在此修建了火車站***今長春火車站***。

  民國時期,長春的經濟迅速發展,很快就成為這一地區的中心城市,民國政府將長春府改為長春縣,可由於軍閥林立,不久,長春就成為了軍閥張作霖的勢力範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淪陷,並開始了長達14年的偽滿國曆史,長春因其特殊的地理、經濟等各方面的條件,成為了偽滿國的國都,表面看來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此“登極稱帝”,實則是日本軍國主義在此掌權,進行殖民統治和掠奪。

  1945年,由蘇聯紅軍替中國收復了東北失地,並於後不久,就將長春移交給了國民黨政府,在1946年4月蘇軍離開長春回國之後,中央紅軍和國民黨就在此進行了拉鋸戰,後於1948年10月19日,在駐城國民黨軍投誠情況下,長春和平解放!

  關於長春歷史導遊詞範文2:

  這一片沃土,遠在四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

  1951年,長春地區的榆樹市發現人骨化石證明,早在遠古時代,這片土地上的人類已進入了智人階段,屬母系氏族社會初期。

  1984年,農安縣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居住遺址,這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原始紡織技術,進入著裝時代,原始農業也已經很發達。

  “夫餘王城”是長春地區最早出現的城市,公元493年被北方勿吉族所滅。

  渤海國和遼、金繁榮地區

  自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之後渤海人興起,建立了渤海國。長春地區屬西京夫餘府和莫頁頡府夫餘府,府治在長春市迤南。北宋末年,公元1114年9月,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抗遼,1115年攻破黃龍府。阿骨打稱帝,國號金,遼金時代是長春地區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公元1126年,金兵掠宋朝徽欽二帝北走,曾把他們囚禁於此。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曾說“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指的就是這個黃龍府。

  幾度滄桑,這裡的歷史和遺蹟,訴說著當年的往事

  公元1234年,金被蒙古所滅,這一帶成為蒙古遊牧之地。

  1644年,清兵入關時,長春地區的蒙古族與滿族人口皆為八旗編制。

  1896年俄侵入東北,攫取中長鐵路築路權,在長春建起俄國人居住區。

  1906年日俄戰爭結束,在長春的俄權益為日所取代。

  1908年日為擴大“滿鐵附屬地”,開始建設長春火車站,其後又開闢商埠,當時城市面積為21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國整個東北地區,長春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國主義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成為傀儡政權—“偽滿州國”,將長春定為“國都”,改名“新京”,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東北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至1944年市區面積為80平方公里,人口達81.7萬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軍於1946年4月14日曾一度解放長春。但1946年5月23日國民黨入長春,使長春的經濟和各項事業遭到了嚴重破壞,城市生產和人民生活瀕臨絕境,市區人口最後減至17萬人。

  1948年10月18日,長春重新獲得解放,被確定為特別市。

  1953年改為中央直轄市。

  1954年劃歸吉林省,隨後省會遷至長春,成為吉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55年定為全國10個省轄大市之一。

  1979年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關於長春歷史導遊詞範文3:

  50多年前,年輕的長春因承載起新中國汽車夢想而一躍成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工業城市,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砥礪、拼搏奮進,今天的長春已經成長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城。

  “長春是我國最著名的汽車城,應該說中國的汽車工業就是在50多年前的長春開始的。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長春已經有100萬輛汽車的生產能力。長春汽車工業產值佔整個工業的比重達到七成,僅此一點,長春從產業本質上講就是汽車城。”長春市市長崔傑在今年3月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如是說。

  長春市的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周朝以前屬肅慎;秦漢時期,挹婁族居於此;西漢、三國、西晉時屬扶余;東晉南北朝及隋唐為高句麗境地;唐朝,靺鞨族建立了渤海國;北宋時期,建立了遼帝國,並設遼東京道黃龍府***今農安縣城***;北宋末年,建立金國,黃龍府改為隆安府;明初屬三萬衛;清初為郭而羅斯前旗地,是蒙古人的遊牧區域;清雍正末年,寬城子已有坐商、客店和集市。

  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7月***正式建治,設長春廳,治所設在長春堡境內的新立城,長春之名由此而來。1825年***道光四年***治所遷至寬城子,1865年***清同治四年***建築城垣,佔地5平方公里。到1883年,人口達9萬餘人。18******光緒十五年***長春廳升為長春府。1913年***民國2年***改為長春縣,1925年***民國14年***,設立市政公所,實行市治。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整個東北地區,長春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1932年3月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日本帝國主義扶持下,成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將長春定為國都,改名為“新京”。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被中央人民政府定為特別市。1953年劃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劃歸吉林省,同年6月改為省轄市,為吉林省省會。1955年市政府稱長春市人民政府,並定為全國10個省轄大市之一,1968年改為長春市革命委員會。1979年列為國家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1980年複稱長春市人民政府。***2月11被國務院列為國家計劃單列市。1992年列為國家沿邊開放的中心城市。1994年列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和“優化資本結構,增強企業實力”的試點城市。1994年列為副省級城市。

  

看過關於長春歷史導遊詞的人還: